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已成为当代社会犯罪的趋势,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涉及信用卡犯罪类案件,其作案的隐蔽性与案件本身所蕴涵的高科技技术是侦破此类案件的难题。如何让犯罪分子在犯罪发生时留下更多的信息是侦破此类案件的关键。本文利用指纹扫描技术在用户使用信用卡交易的同时保留下交易人的指纹信息,为公安机关侦破此类案件提供证据,同时也可以起到预防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诈骗犯罪是随着信用卡作为银行的一种新型支付与结算手段而出现的。犯罪分子能成功行骗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用了发卡银行规章制度以及信用卡本身的某些缺陷。我们可根据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特点 ,从健全银行信用卡制度入手 ,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并且对现有信用卡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 ,开发保密性和安全性高的信用卡 ,如IC卡 ,必能有效地防范这类犯罪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付利用计算机贪污郭瑞海自从1986年我国首次发现利用银行计算机犯罪以后,这类案件呈直线上升之势,作案手段也越来越智能化了。某银行计算机程序员篡改信用卡系统中客户余额累计部分原程序,使计算机失去信用卡总额余额部分与客户分户帐总余额部分的相互核对功...  相似文献   

4.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是信用卡诈骗罪最为常见的犯罪类型 ,应将以虚假申办材料从银行骗领到信用卡的持卡人列为此类犯罪的主体。对侦查对象明确的恶意透支案件 ,侦查工作应围绕查明其恶意透支犯罪事实和获取其恶意透支犯罪证据展开。对侦查对象不明确的恶意透支案件 ,应根据对骗领信用卡人骗领时留存的各种书面材料的分析发现线索 ,及时向有关特约商户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以查明透支者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信用卡的发展与普及,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的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此类案件侦破难度大,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但是,由于我国信用卡诈骗犯罪立法并未对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这一立法疏漏最终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定性及处理的混乱状况。为了严密法网,有利于司法实践依法惩处这类犯罪,通过对一起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案件的分析,对修改与完善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提出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用卡诈骗案件的立案应谨慎,严格刑法入罪,对信用卡透支到期不还的行为不能都以犯罪论处,刑法重在打击恶意透支行为。侦查机关应分析犯罪分子作案规律,严密布控,伺机抓获现行,或从涉案信用卡入手挖掘侦查线索。侦查人员应注重现场勘查,从犯罪分子遗留信息如监控录像记录、指纹、通信和住宿登记信息等入手突破案情。还可以通过对POS机商户的业务进行排查,发现可疑线索,集中查处一批信用卡诈骗案件。侦查中,应注意针对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进行证据收集,如伪造的或作废的信用卡、催收记录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信用卡诈骗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此类案件增多,主要有以下原因:银行片面追求高发卡量,对信用卡办理把关不严。一些银行为了多发展客户、增加使用信用卡手续费的收入,片面地追求高发卡量。经办人员在办理信用卡业务时,采取推销方式发卡,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短信息服务的行业化,手机短信息诈骗犯罪也越来越猖獗。此类诈骗犯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个人财产,也使移动通信部门蒙受巨额损失。文章针对该诈骗犯罪手法新颖、作案模式隐蔽、案件取证难、侦破难、犯罪主体团伙性等特点,提出了遏制此类案件必须加强侦查协作以及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有效获取证据;在防范方面开展宣传,提高防范意识;同时要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法制等。  相似文献   

9.
信用卡诈骗犯罪及其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诈骗犯罪有其特定的犯罪形式和作案手段 ,具有用卡场所的指向性、用卡时间的密集性、用卡区域的跳跃性以及伪卡犯罪的团伙性等特点。公安机关应针对不同的信用卡诈骗犯罪采取相应侦查方法 ,从涉案卡入手 ,挖掘犯罪线索 ,明确侦查范围 ,确定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0.
许韬 《公安学刊》2000,(6):26-28
随着我国信用卡的发展与普及,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的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此类案件侦破难度大,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但是,由于我国信用卡许骗犯罪立法并未对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这一立法疏漏最终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定性及处理的混乱状况。为了严密法网,有利于司法实践依法惩处这类犯罪,通过对一起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案件的分析,对修改与完善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提出若干立  相似文献   

11.
金融系统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特点:一是技术含量高;二是发案部门多数是安全管理混乱。主要作案手法:对程序、数据进行物理破坏;非营业时间单人操作;利用工作便利条件;利用营业程序安全措施不足的漏洞;利用修改程序;伪造存折;信用卡;利用他人名义;伪造电脑密码。行为人的一般特点:内部与外部勾结作案;精通专业、动手能力强;临时人员与被调离人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信用卡诈骗流窜作案逐年增多,受害人在甲地申领的信用卡,被犯罪嫌疑人在乙地盗取了信用卡信息,并在丙地被提现或消费。犯罪嫌疑人企图通过空间的转换逃避刑事打击。为及时有效打击此类犯罪,现就有关案件管辖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公账户因具备限额高难监控、易获取被害人信任等特点而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当前,利用对公账户犯罪已经成为一种隐蔽性强、犯罪链条组织化产业化、跨境犯罪多发、手段不断升级的新形式犯罪,存在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强、跨境抓捕取证难度大、银行存在管理漏洞和警银协作机制不完善等侦防困境。为解决此类案件的侦防难题,提升打击、防范此类犯罪的效率,应从串并案件、加强国际警务协作、完善警银协作机制、建立科学预警机制和加强舆论宣传等方面寻找斩断犯罪产业链条的思路,以求通过多元化方案建立利用对公账户犯罪的打击防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傅国平 《公安教育》2009,(12):44-47
路面常发性刑事案件也称“路面两抢一盗”案件或路面案件,是指两至三名犯罪嫌疑人以摩托车为主要犯罪工具,以不特定的车辆、人员、财产为作案目标,实施随机抢夺、抢劫、盗窃犯罪的统称。近年来,在福建泉州各市、县、区主要路段,此类犯罪目益猖獗,并成蔓延之势,其与入室盗窃犯罪并列成为一般刑事犯罪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开始把作案目标对准银行,盗窃银行库款、金融诈骗、抢劫运钞车和营业网点、内部作案等各类案件相当突出,不仅严重扰乱了我国金融秩序,而且对银行资金和职工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从总体上看,近两年银行对安全技术防范投入较多,并且在预防案件发生方面已初见成效。但是,当前治安形势仍很严峻,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而且犯罪出现了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攻防技术在诈骗网站侦查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涉网诈骗犯罪日益猖獗,此类犯罪目前已成为全国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案件类型之一。涉网诈骗犯罪案犯多为团伙作案,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犯罪主体线下实际位置遍布全球,犯罪手段智能化、形式多样且不断翻新。受害群体人数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覆盖各个阶层。整体上,此类案件危害范围大,打击犯罪成本高、侦查要求高、电子证据易灭失。主要应用案例,复盘对目标的网络侦查过程,从网络攻防技术角度提出此类案件的侦查、数据固定方法与注意要点,拓展传统的刑侦信息流侦查主线,能够为广大刑事侦查员提供新时期下的涉网案件侦查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一起网络盗窃案件的作案手法进行分析,详细论述新型网络犯罪案件与前置犯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紧密联系,揭示新型网络犯罪背后黑色产业链条的犯罪态势,为全国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侦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刑事犯罪案件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严重暴力性犯罪案件日益突出。(二)侵财型犯罪案件增势凶猛。(三)经济犯罪案件迅速增多。(四)境外和国际犯罪组织的渗透及影响日益明显。(五)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构成较为集中。(六)有组织犯罪和流窜犯罪成为重要的刑事案件构成形式。(七)作案手段的智能化、技能化程度愈来愈高。依据刑事犯罪存在的原因、现状,在今后一定时期,刑事犯罪案件将会呈现出以下主要发展趋势:(一)刑事犯罪案件的总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诱发新型刑事犯罪案件和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因素。(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在一定时期仍将较为突出。(四)团伙犯罪和有组织犯罪案件仍将呈上升趋势。(五)犯罪分子将会不断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改进作案方法。(六)刑事犯罪案件将会更明显地受国际犯罪影响。  相似文献   

19.
董宁 《公安学刊》2007,(5):64-66
农村职务侵占犯罪是近年来职务侵占犯罪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结伙作案、内外勾结、发案时间跨度大、取证难等特点。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重点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信用卡犯罪是伴随着信用卡业务而滋生的一种犯罪,文章详细阐述了信用卡犯罪行为的认定,为正确开展侦查提供了前提条件。随之提出了侦查中应注意的六个环节,为破获此类案件提供了侦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