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之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务员的权利救济制度,促进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已成为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公务员的权利救济制度很不完善。现有的行政救济途径仍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公务员权利保障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权利救济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公务员权利救济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和具体制度上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因其受特别权利关系理论的影响,操作性不强,不能有效的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利.而公务员权利救济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切实保障公务员的权利,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成果,对我国公务员权利体系的完善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涵义,现状及其缺陷入手,运用比较分析,逻辑推理,历史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需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权利救济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受特别权利关系理论的影响,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局限于内部行政救济,排斥司法救济,无法适应法制行政与人权保障的时代要求。本文通过梳理特别权利关系,提出完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风 《行政与法》2007,(1):33-35
公务员权利救济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受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影响,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多以行政性救济为主。由于行政性救济欠缺程序性规定,操作性不强,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切实保障公务员权利,有必要从多方面对该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法国,为了防止行政主体的侵害,公务员具有行政上的保护手段和司法上的保护手段;在中国,公务员只能通过申诉控告维护自己的权益。中法两国在公务员救济制度方面的不同缘于两国在公务员关系理论、权利规定及行政诉讼等方面的不同。借鉴法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完善中国的公务员救济制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摒弃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第二,扩大公务员权利范围;第三,完善公务员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6.
行政公务员在受到内部行政行为侵害时,有其特殊的救济制度,这不同于一般公民的权利救济。本文结合各国对行政公务员权利救济的规定,对我国公务员申诉控告权进行了思考,论述了公务员复议权的构建,并探讨了权利的司法救济,试图扩大公务员的权利救济途径,完善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7.
王丽瑛 《时代法学》2011,9(1):50-55
公务员惩戒制度是通过惩罚公务员的失职行为而对该公务员及其他公务员予以警戒的制度。该制度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防止公务员滥用权力和违法乱纪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如果惩戒不当,对公务员合法权益将造成莫大的损害。“有损害就有救济”,纵观世界各国的公务员权益救济制度,大体上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并轨”的救济模式,如美国、日本等;另一种是以行政救济作为单一的救济模式,如我国现在所实行的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行政救济制度。本文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的公务员行政惩戒救济制度,以“扬弃”的移植理念,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行政惩戒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8.
汤文昊 《法制与社会》2013,(3):193-194,196
长期以来,行政处分行为一直以"内部行政行为"的身份被排除在司法审查的门外,对处分不服的公务员只能通过行政救济维护自身权利。单一的行政渠道已经愈来愈不能满足公务员对救济的需要,也不契合法治社会和人权社会的精神。本文希望借对这一论题的研究,提出改进措施,使我国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放眼当今世界,随着现代法治建设的脚步,各国纷纷将司法救济权纳入到公务员权益救济手段中,而我国立法者却把公务员寻求司法救济的途径截断,致使我国公务员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或不公正对待时,无法得到全面的救济,这有悖于"有权利必有救济"的现代法治理念,本文则是尝试在我国构建公务员权益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心全 《行政与法》2003,5(12):63-65
权利需要有效性救济作后盾,由于传统理论对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的定位偏颇,在我国实践中,使得公务员的权利救济制度缺乏有效性,而目前很少有人对其予以关注。本文分析了“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向“特别法律关系理论”的转变,并介绍了德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在实践中对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改革,随着国际社会对人权的重视,我国也应借鉴别国经验,当公务员权利受到行政行为侵害时,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以有效保障公务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的权利与救济长期以来都受到了忽视。但《公务员法》的出台以及人权日渐得到重视,使得公务员权利保障进入了人们探讨的范围。目前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构建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尝试结合外国的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进行论述。重点不在于作出一个新的制度构想,而在于通过各国之间的比较为我国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国家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公务员能否依法执行行政职务,关系着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然而,在实践中,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的行政执法热情,无疑会影响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实现。要完善公务员惩戒救济法律制度,就应当完善申诉制度;将对公务员的惩戒争议案件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在行政处分救济领域实行司法最终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之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鑫 《法学论坛》2006,21(4):82-89
公务员的权利及其救济是个被忽视已久的论题,在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当中,其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尝试从该问题理解障碍的朴素心理着手,结合无独有偶的中外历史文化背景,阐释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更着重论述了我国现有的公务员权利状况和救济渠道,以及其应当的发展方向。笔者尝试对公务员的权利作出个人的分类梳理,并就相应的救济方式提出了较为大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务员人事权利诉讼救济的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鑫 《政法论丛》2004,(4):26-28
行政诉讼范围是行政诉讼制度的核心 ,也是行政诉讼法中争议最多的问题。本文主要论及公务员人事权利救济的可诉性问题。结合世界其他国家的制度设计 ,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与现代人权理念为依据 ,论述了公务员人事权利救济限度纳入行政诉讼领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并初步提出了我国公务员人事权利诉讼救济的范围问题 ,防止司法泛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务员权利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既标志着我国公务员管理进入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更标志着我国公务员权利的保障步入法制化保障的新时代。我国公务员依法享有较为明确、广泛、真实的权利。公务员权利及公务员权利保障有其科学的内涵。我国公务员权利的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然而我国公务员权利的保障机制还有待完善和创新,尤其是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申诉控告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走出上级命令违法的困境——市财政局局长披诉案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通说认为,上级命令违法,公务员有不服从的义务,但我国公务员惩戒救济途径的不完善影响了该制度运作的可行性。因此,为使得公务员在面临服从上级命令义务与遵守法律义务相冲突这个两难选择时,有从这个困境中走出来的理性途径,需要理性地建构一个解决冲突的制度———公务员执行上级为刑法所禁止的命令时,责任自负;此外,如果命令采取书面形式下达,公务员应予执行,其责任由上级承担。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事行政救济制度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人事行政救济制度探讨叶必丰行政救济制度,是国家民主和法治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事行政救济制度,即公务员依法要求特定国家机关撤销或变更违法或不当具体人事行政行为,并获得赔偿的法律制度。这是行政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行政救济制度得以建立并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论对公务员惩戒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丽 《行政与法》2002,(5):51-53
国家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公务员能否依法执行行政职务,关系着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然而,在实践中,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的行政执法热情,这无疑会影响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实现。为了依法行政的实现,就必须对公务员的合法权益给予充分的保障。要完善公务员惩戒救济法律制度,就必须完善对公务员进行惩戒的事前、事中、事后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公务员法》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就公务员队伍的管理进行的立法,该法进行了许多里程碑式的创新。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公务员范围的界定、公务员的考试和录用、公务员的考核、公务员的救济、公务员对上级违法决定或命令的抵抗权等。为此,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公务员制度也逐步完善,但忽视公务员人事行政诉讼救济权却始终是我国人事救济制度中的一大缺憾。人事行政诉讼制度以司法审查这一法治的坚强屏障,阻止行政机关任意处分国家公务员,保证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廉洁高效,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都早已实行了类似的制度,而我国不仅在实践中缺乏这一制度,而且在理论上的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本文试图界定人事行政诉讼的概念,从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角度批驳“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探寻建立人事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