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论突破和“否定”是更好的继承与发展简明才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这样一个原理: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的表现,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它是肯定与保留旧事物中积极东西的否定,体现了事物...  相似文献   

2.
一种意见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理由是,在能否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泉源这个问题上,把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明确地区别开来了。恰恰在这一点上,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同其它各对范畴处于相同的地位,没有任何区别。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在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我们来剖析这个精髓——实事求是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对于我们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实大有裨益。 一、实事求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五十年 马克思说:“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69页)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胜利,是实事求是的胜利。这是事物的肯定阶段。对一事物的肯定,也就是对与之对立的其他事物的否定。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肯定,就是对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的否定,也是对与实事求是相对立的党内“左”“右”倾思想路线的否定。这个胜利的取得是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和帝国主义侵略交互作用的产物,也是以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哲学视野中的“创新”,蕴涵了丰富的哲学原理。“创新”的内涵和哲学中所讲的“矛盾”、“和谐”、“否定”及“实践”密切相关;“创新”的基本类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和认识观;“创新”的方法具有和唯物辩证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文小勇 《探索》2002,42(4):72-75
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理解和说明是基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形成的一个彼此相互诠释的说明过程。马克思学说个人观的立足点是从人的本质、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产劳动的关系诸方面,揭示“现实的个人”范畴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活的灵魂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的深刻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想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恩格斯称这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9—240页)。正是从这个伟大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既包含有肯定的方面,又包含有否定的方面。对于全部意识形态来说,否定的方面意味着某些意识形态是虚假的、反科学的,具有保守的功能;肯定的方面则意味着某些意识形态是客观的、科学的、具有进步的功能。最早将意识形态区分为“科学的”(即肯定方面)与“非科学的”(即否定的方面)是列宁。列宁认为,如果一种意识形态是建立在客观的自然法则和同样具有客观性的社会规律的基础之上,并能正确地认识和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话,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具有科学性。“任何科学的意识形态都与客观真理和绝对自然相符合。”(列宁《唯物主义和经  相似文献   

8.
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事物变得复杂和多极化,以矛盾论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已不能适应现时代,应该用系统论代替矛盾论.(简称“取代论”)对于这种观点,只要我们作一认真的分析研究就不难看出,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一、唯物辩证法是完整和科学的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矛盾理论是它的核心,其中并不缺少“系统”思想。  相似文献   

9.
江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与时俱进,作为一个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理论表述,与“三个代表”有机结合,在新世纪之初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针。与时俱进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了唯物辩证法的大意:“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一分为三”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哲学原理中,已经“有中介”范畴,但还没“有一分为三”命题。多数人承认“有中介”,但否认它体现着“一分为三”,个别人又“把一分为三”仅仅等同“于中介”。实际上“,一分为三”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对立面、中介、对立面;三足鼎立(鼎立统一);三位一体(合三为一);三管齐下;立体思维(三维综合观);三元论(三本论);三环论(圆圈论);三点论(三要素);三重性;三个层次;三种形态(三种形式);三种类型;三种可能;三种结果;正题、反题、合题(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人们长期以来思考、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对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研究方面,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反映的情况来看,似乎还是几十年一贯制,并未增添一对新的基本范畴,似乎整个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和相互联结的基本范畴早已被人们揭示无遗,我们以后的工作只是对这些规律和范畴作些阐释、说明,多加几条注脚。实际上,这样的辩证法已走向了反面,由活生生走向僵化。因此,为了维护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以便更好地认识世界,有必要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存在论与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从某种意义看,都是一种中介学说,即关于主体与客体,概念与存在物之间内在关系的中介学说.从他们的理论前提看,虽然都具有批判理论的外观,但是,本质上保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阿多诺,比海德格尔更具有理论自觉:"存在"或"是"在本质上是一种没有具体内容的形而上学中介,否定的辩证法要做的正是回到现实的主体与客体,概念与存在物之间的内在中介.  相似文献   

13.
怎样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应当说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理论问题。有人认为,把“不断革命”论当成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学说发展史上一个“惊人的误会’。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第一,“不断革命”论确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在马克思学说发展史上是不容“否定”的;第二,“不断革命”论也和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基本原理一样,确实反映了革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是不能“抛弃”的,对于这样的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采取轻易否定的态度是有害的。应该承认,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形式建立了自己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立足于现实的人,使辩证法跳出了意识的内在性,变成了一个真正开放的体系,并得出最终结论:“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类实现本质力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论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是一个具有的遍意义的唯物辩证法范畴。中介论的观点,渗透在马大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并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中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运用中介论的观点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中介.不仅有一定理论意义.也有一定实践意义。一、什么是中介中介本来是黑格尔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唯物辩证法的中介范畴.是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中介是表征不同事物之间…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3,(12)
马克思学说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人的解放是贯彻其始终的逻辑主线,整个马克思学说体系就是以人的解放为逻辑主线凝结在一起的整体。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正题,是整个体系的逻辑起点。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合题,是整个体系的逻辑终点。马克思学说体系是以人的解放为主线通过否定之否定逻辑构筑而成的完整的总体性圆圈。  相似文献   

17.
分工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它既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 ,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对社会分工的具体分析 ,不仅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还揭示了“消灭分工”的现实动因。分工范畴的科学确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发展着的社会现实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理性的人经由抽象的人再到现实的人的过程。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实践为基本范畴,把自己的学说归结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一学说深刻的揭示了人的本质及其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现实地生成的过程。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对“现实的人”论述把人从思辨、抽象性的人和自然的人中解放出来,真正赋予了人以现实性,实现了人本质的复归。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一、向往古希腊的酒神文化尼采不只是一个偶像破坏者 ,他在摧毁的同时也提出了“新文化”的设想。要给人类指出一条超越的道路仅凭不遗余力的否定、毁坏是不够的。“打倒偶像非常接近我的工作”[1] (P2 ) ,“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 :那就是我对人类最高的自我肯定活动的公式。对我而言 ,这个公式已成为具体生命了。”[1] (P10 7) 他决心在废墟上重建文化复兴的光荣 ,由否定一切达到更高的肯定活动。尼采为人类提供的理想文化是古希腊酒神文化的摹本 ,所以尼采决不是一个只会破坏、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者 ,他要求人们回到古希腊那个文化鼎盛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