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价是政府和百姓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连出台。但在房地产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政府官员、房地产商以及购房者具有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导致政策执行阻滞现象发生。应通过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房价问责制等减少政策执行阻滞。  相似文献   

2.
谢来位 《求实》2024,(2):43-55+110
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中层层加码的现象由来已久且较为普遍。基于不同类型公共政策主要直接功能存在的差异,对规范性、分配性、导向性等3类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中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监控层层加码或层层递减的表现和结果展开分析,从利益逻辑、行为逻辑、制度逻辑探寻行为背后的逻辑动因。要消解政策执行中的层层加码或层层递减现象,应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并运用有效的政策工具,健全公共政策执行者激励相容机制,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目标群体的民主法治监督能力和公共舆论客观理性,在减少政策执行层级的同时加强跨层级治理。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是党的意志和主张能否实现的关键.公共政策执行力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判断力、应变创新力、规划组织力、实施推进力和协调控制力等五种.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主体失职,"执行尺度"不当;衙门作风严重,"执行速度"缓慢;资源缺乏,"执行力度"不足;有法不依,执行"刚度"不够;"越位、错位"现象严重,"执行角度"错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突出,"执行有效度"过低等六个方面.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问题的性质,政策执行的资源,政策执行的人员,政策执行的制度和政策执行的环境等六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职业健康与安全政策事关劳动者的健康权益能否得到有力保障,它与相关政策的执行密切相关。以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的灵活就业人员为例,解析目前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发现职业与健康安全的政策特性导致政策利益冲突、政策重要性未得到有效认知、政策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本位主义造成的执行阻滞、执行过程中的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对政策执行监管不力及政策目标群体存在特殊性等共同造成了目前的执行困境,为此应通过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加强政策执行机构及其人员的能力建设、加强政策执行机构间的合作、改进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提高目标群体的认知与能力等方面,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环境政策在执行实践中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即中央垂直控制型、地方政府主导型与委托—代理型。我国环境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长期存在偏差,政策执行阻滞是生态环境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面临着执政体制不健全、市场调节手段不完善、环保科技支撑力不足以及公众和环保NGO参与程度低等现实困境,要走出环境政策执行困局,需从破除体制障碍、完善市场机制、推进法治改革、夯实科技支撑及优化公众参与等层面做出制度回应。通过环境政策的完善与落实,切实推动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刘雪明 《求实》2000,(5):21-24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是我国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现象。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这一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反而正日益严重地影响着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贯彻执行。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是维护中央政策权威的需要 ,也是政策科学研究的应有内容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作为一种政策执行的消极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五花八门 ,但概括起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 ,你有政策 ,我有对策。在执行政策过程中 ,政策执行人员经常会碰到…  相似文献   

7.
王铭  薛客 《求实》2010,(Z2)
<正>政策执行不力,也叫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有的研究者也把这种现象称为"执行障碍"、"执行不当"、"执行走样"、"执行梗阻"、"目标置换"等等。尽管提法各异,但共同的  相似文献   

8.
论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规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国红 《唯实》2003,(2):66-70
政策规避是政策执行中的常见现象。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驱动和政策执行机制的缺陷是政策规避产生的重要原因。整合政策执行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减少政策执行弹性 ,健全政策执行机制和全面推动政策创新是防范政策规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冠疫苗接种政策是预防和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也是充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有效举措,但在实践中却出现“好政策没有好反响”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基层执行过程中部分出现了强制执行的偏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共同作为委托代理的政策执行末梢,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方能顺利推进政策实施。但权力关系下乡镇政府的行政逻辑、村委会组织综合能力的不足以及二者之间互动的不对等性,造成了行政惯性与基层现实的脱嵌,导致村委会组织难以合理、合规地完成既定的政策目标,产生了违规执行,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为此,国家政策在基层的有效执行,需要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之间构建一套完备的互动、协商机制,努力探索两大主体权责分明、平等沟通的制度安排,以破解二者之间的脱嵌困境,进一步提升政策执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政策执行问题是现代国家治理遭遇的共性问题,它是现代国家建构的伴生现象,也是现代国家建构的逻辑生成。现有的政策执行研究存在局限性:表现为着眼于官僚体制内部、小案例经验描述、缺乏有用的分析性概念。文章主张从国家治理与地方性知识两个视角建构政策执行的解释逻辑,国家通过政策实现治理目标需要正视地方性差异。地方性差异不仅指政治、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更重要的应该包括文化及当地人理解问题方式的差异,对差异的分析需要"深度描写"研究方法。这一解释框架开拓了政策执行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