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红军在南雄的革命遗址不断被深度挖掘和保护。广东南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沈荣金和高级教师马修明,收集整理和稍作改动的《当红军歌》面世,引起较大反响,使人们倍感当年党和红军时期宣传工作的成功。红军历来把宣传工作当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与头等大事来抓,本文以中央苏区县南雄为例,浅议红军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宣传方略。  相似文献   

2.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造成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得红军不得不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长征的胜利,铸就了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己经整整80周年了。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会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的一项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它不仅拯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而且在这场远征中产生出来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丰  相似文献   

4.
<正>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红军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红军长征展现的伟大精神力量的核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钢铁般的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代以来,闽粤边区一直传颂着一位令人敬仰的革命母亲、红军“阿姆”——李梨英。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她,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呕心呖血,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五个亲人;是她,在几十年漫长的革命征途中,无论是艰苦卓绝风雨如磐的游击战争岁月,还是白色恐怖魑魅横行的地下斗争中,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总是那么忠贞、坚定、勇敢、顽强,始终如一地服从革命的需要,从事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她以自己不朽的业绩,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  相似文献   

6.
美文 《前线》2016,(8):95-95
正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和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画家张亮京曾多次赴云贵高原等革命圣地采风,被"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深切体会到长征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是  相似文献   

7.
常程 《新长征》2006,(9):59-59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只是从教科书和影视作品中对70年前的红军长征略有了解。仅仅如此,我已经深深地为当年红军将士们的历史性壮举所感动,更为长征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所鼓舞。长征精神不仅仅是当年红军将士们的无畏无惧、艰苦奋斗、英勇牺牲和战无不胜精神,更是一种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和为国为民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也永远是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先进性建设。在不断变化的各种形势下,永远保持先进性,是我们党领导革命、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红军长征是人类战争史、革命史上的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既充分展示了党的先进性.又使党的先进性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1,(2)
金秋十月,零陵地区处处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这里枫叶正红、油茶花盛开、桔园硕果累累。披着这优美的风光,沿着红军的足迹,我们访问了红星闪闪发光的地方。一蓝山是湘南边陲的一个偏僻小县。1934年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长征都先后经过这里,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和总参谋长刘伯承还亲自指挥红三团攻打蓝山县城,消灭了城中湘军一个营和县保安队。红军在蓝山停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们带给山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却象一位红军连长留给蓝山人民的那枚红军奖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蓝山人民至今还会唱红军孜会的《我们是英勇的赤卫》歌曲,这支歌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1,(4):F0003-F0003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中国中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奇迹——万里长征。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  相似文献   

11.
红军长征在四川,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战胜天堑急流、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景仰  相似文献   

12.
<正>三次走过草地的女红军1933年4月的一天,川北旺苍县白水乡来了红军。那天正逢白水赶集,年仅13岁的侯敏去集市换盐巴。刚走到场上,她便发现不远处,有几个剪着齐耳短发、打着绑腿的女红军,正对着人群大声地讲着什么。侯敏凑了过去一看,原来她们正在动员人们参军。"乡亲们,红军是咱们穷人自己的队伍,是带领穷人翻身做主的革命军队。"穷苦出身的侯敏被红军的话打动了,她鼓起勇气问:"女子也能当兵吗?"女红军说:"当然行啦!我们不是姐妹吗?"侯敏怯生生地问:"你们能不能收下我呀?"女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红军东征60周年。红军东征在我党我军和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篇章。红军东征在山西,曾对山西革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深远的影响。山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红军东征所创立的丰功伟绩。在纪念红军东征60周年的日子里,我省将举办两项重大活动:一是省委、省政府在石楼县隆重举行红军东征纪念馆开馆典礼;二是由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省军区政治部、山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吕梁地委、中共临汾地委在离石联合召开红军东征6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来参加这次研讨会,一是作为省党史学会顾问,二是我曾在吕梁工…  相似文献   

14.
古田会议奠定了红军宣传工作基础.中央苏区红军按古田会议决议要求,编印了一批革命书籍,居当时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红军之首.红军图书在宣传贯彻古田会议决议以及在建设红军中,充分发挥着"宣传队"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歌曲《十送红军》以其悠扬而凄婉的曲调,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叙事为基础,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  相似文献   

16.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从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相继开始长征。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率先胜利完成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也胜利到达西北,中共中央和红军三大主力胜利结束长征。在长征过程中,党和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和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等严重情况。为了赢得长征的胜利,中共中央在长征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领导红军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使长征的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座永远的丰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助理薛庆超撰写的长篇纪实作品《长征中的重大决策》,详细披露了长征中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本刊从本期起连载这一纪实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14年9月16日23时18分,敬爱的爸爸带着对亲人对家园的无限眷念,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革命的一生父亲是一名刚毅果敢、信念坚定的军人。他坎坷一生因充满艰辛、曲折而丰沛,铸就了一个从放牛娃出身的红军小战士成长为共和国军队干部的人生传奇。父亲1915年秋冬出生在江西铅山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名字永远与毛泽东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在中国革命的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使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胜利。毛泽东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位伟人。但作为一位伟大人物,毛泽东到晚年为什么会犯下发动“文化大革命”那样大的错误呢?这实在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2月23日,廖汉生、杨秀山两位开国中将在人民日报撰文《忆红军将领卢冬生》,其中深情地写道:“卢冬生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但他革命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所建的功绩,永远值得纪念。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千秋永存,光照后人。”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它不仅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而且在这场远征中产生出来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丰碑上和全国人民的心里。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决维护党的统一,这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长征是我们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