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天8杯水,如此饮用将轻松达到"饮水指标"。6:30经过一夜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起床先喝250毫升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8:30清晨从起床到办公室的过程,身体无形中会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到了办公室后,先给自己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11:00在办公室里工作一段时间后,  相似文献   

2.
绿色走廊     
不要等孩子渴了才给水喝人体水的补充,主要靠喝水,儿童如果饮水不足,生长发育就会受阻。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那么一天喝多少水才算适中呢?对学龄儿童来说,每天需饮水1000毫升以上,每次200—250毫升;学龄前儿童每天也要饮水  相似文献   

3.
微科技     
散发果汁味的智能水杯常听人说每天应该喝8杯水,怎样才能让喝水这件事儿变得有趣呢?从杯子下手吧。The Right Cup是一款能让你将喝白开水喝出果汁味道的智能水杯。我们的舌头只能感受酸甜苦辣咸,但是鼻子能闻到各种的气味。这款杯子就是通过散发香气,影响使用者的嗅觉,潜移默化,从而减少摄入含糖饮料,适合减肥男女。目前有柠檬、橘子、苹果及热带混合水果口味。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经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和亲人患上肾结石的消息。那么,应当怎样吃才能预防肾结石?喝足够多的水不要总是等到很渴了再喝水。如果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尿液就会浓缩,尿液中本来处于溶解状态的物质可能因为过饱和而沉淀,肾脏和膀胱就更容易出现结石。按照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在不出汗的情况下,每天宜喝6杯水(一次性纸杯的量.约200毫升)。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安》2012,(19):38-38
专家提倡每天要喝八杯水才健康。那么,这八杯水要怎么喝?什么时候喝?第1杯水时间:早晨7:00功效:早晨的身体处在轻微“脱水状态”.可及时唤醒五脏六腑,让机体循环系统充分活跃起来,对经常便秘的人来说,更具有效果。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学生:“谁知道这杯水有多重?”学生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教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1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1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1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没有变,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到最后,我们就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来。如此,才能够拿得更久。”(摘自《祝您幸福》2003年第6期)一杯水的重量…  相似文献   

7.
<正>拒绝五谷杂粮是没病找病中国自古以来就说"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治百病"。所以,不吃碳水化合物就等于慢性自杀,我们每个人每天最好要吃50克粗粮。胆固醇高每天吃两块红薯日本东京大学对130种食物抑制胆固醇的功效进行研究,发现红薯的作用是其他食物的10倍。所以,如果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协公报》2011,(4):58-58
<正>1、餐前喝两杯水美国科学家发现,每顿饭前喝两小杯水,能减少饥饿感和食物摄入量,比节食减肥的效果更明显。餐前饮水的人,一天能少摄入近300卡热量。2、复合维生素饭后吃生活中吃得精细、清洗蔬菜、烹饪等,都可能减少食品中维生素含量。这时,补充复合维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险",而且最好饭后吃。叶酸、维生素B、C等水溶性维生素如果饭前空腹吃,很快通过胃进入小肠吸收,还没完全被人体利用,就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维生素A、D  相似文献   

9.
信息     
正2020年我国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11月2日公布的《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2017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底前,各省(区、市)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底前,各省(区、市)完成勘界定标。国家卫计委倡导每天发呆5分钟:"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乐享健康生活)"项目日前启动,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即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  相似文献   

10.
健康     
食物是可以降压的。那么,吃哪些食物可以降压呢?下述食品可供你选用。芹菜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磷等矿物质。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大,具有降压降脂的功效。治疗方法是取芹菜250克,捣烂取汁,每次口服20-30毫升,每天2次,也可用芹菜250克,大枣10个,煎水加白糖调食,每天2次。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文学作品和现代汉语方言中以实例为语料,对饮食义动词"喝"的语义特征及其宾语语义类型进行了客观描写,认为饮食义动词"喝"的语义特征不仅包含词典的释义"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吸引液体或气体",还应包含"把固体或半固体可食物经过咀嚼后吞下去";因此,饮食义动词"喝"不仅可以带常规宾语,也可以带超常宾语;所带宾语语义类型可以是受事宾语、结果宾语、来源宾语、工具宾语和方式宾语,还可以是目标宾语、处所宾语和施事宾语。  相似文献   

12.
饮料中第二个是红葡萄酒。有种东西,叫“逆转醇”,它是抗衰老的,还是抗氧化剂.常喝红葡萄酒的人不得心脏病。第二它可以帮助防止心脏的突然停搏,我们叫猝停。大家知道,什么情况下心脏可以停搏,第一原来有心脏病的,第二有高血压的,第三跟食物有关系。什么食物呢?过大、过硬、过粘、过热的食物可以使心脏停搏,血脂高可以使心脏停搏。红葡萄酒还有个作用是能降血压、降血脂。世界卫生组织说葡萄酒每天不超过50~100毫升,白酒每天不超过5~10毫升,啤酒每天不超过300毫升。有的女同志提出来:我不会喝酒怎么办?你不会喝酒,难道不会吃葡萄吗?吃葡萄…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5,(9)
<正>最近,一名患有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听说喝粥可以养胃,每天坚持喝稀粥。不料,竟患上了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整个食管已经糜烂。这让"喝粥养胃"这句老话受到了质疑。那么,到底喝粥是不是真能养胃呢?其实,现在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吃得好,吃得细,食物本身就经过多种方式的加工,如果这个时  相似文献   

14.
<正>肌肉强健产生力量燃烧热量强健的肌肉是人们活力的根本。肌肉除了使我们产生"力量"外,还能耗掉身体相当大的"热量"。每增加一磅(约等于0.45千克)肌肉,每天就可以多燃烧30到50卡的热量;如身体能保留更多肌肉,那么每天所消耗的热量就会更多,同时脂肪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平时使用保养品保养肌肤,其实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我们每天都需注意的事项,只要稍加注意,都是重要的保养之道。1.多摄取具抗氧化功效食物如维他命C、E、绿茶多酚、葡萄多酚等,都是具有抗氧化功效的成分,可以多摄取水果;由于葡萄多酚存在于葡萄籽内,建议吃葡萄时,可以改成喝葡萄汁,连葡萄籽一起打汁,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16.
锐词     
《群众》2022,(6):72-72
大食物观与过去的“粮食观”相对,指我们日常摄入的营养品都是食物。过去的食物主要是指粮食,而粮食又容易被片面理解为稻子、小麦等主粮。现在,老百姓每天吃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主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加,眼睛晶状体慢慢发生浑浊而逐渐造成的视力障碍,也是第一致盲性眼病。如今,白内障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白内障。卫生部一项慢性病发病原因调查数据显示,白内障等慢性病,约60%与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1.只喝饮料不喝白开水。眼科医学研究证实,水分在眼内晶状体的代谢和保持透明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内缺水,是导致晶体变浊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养成多饮水尤其饮用白开水的习惯,每天保证饮水在2000毫升  相似文献   

18.
《时事报告》2009,(12):7-7
通过计算为宠物提供足够食物所需土地面积来计算“生态足迹”,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的教授得出数据:一条中等体型宠物狗每天标准食量为300克干狗粮,其中包括90克肉类和156克谷类。这些食物干燥前相当于450克鲜肉和260克谷类,  相似文献   

19.
马里奥 《中国减灾》2012,(8X):42-43
<正>自2008年,中国乳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后,国产奶制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极剧下降。喝还是不喝?成为两难。有消费者将目光转向进口奶制品,然而,进口奶制品也并非绝对安全。2011年12月6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明治奶粉被查出含有放射性铯。随后,美赞臣奶粉被查出含有细菌,并导致一名新生儿死亡。抛开这些安全问题,牛奶就真的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饮品吗?每天喝牛奶就可以补充流失的钙吗?或者像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2,(9):91
喝饮料,学问大。美国《悦己》杂志最新载文,总结了经科学证实的6种抗衰老饮料。对应每天不同时间饮用不同的饮料,可有效抗击衰老。1.晨起喝杯水。美国纽约皮肤病学专家大卫·班克博士表示,起床后喝杯水,可以有效补充体液,消除疲倦感,保持皮肤光滑有弹性。2.早餐喝咖啡。多项研究表明,早餐喝咖啡不仅提神醒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