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两个概念郝书辰,冠一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把通货膨胀理解为物价上涨,部分理论工作者在论述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问题时,也经常把二者混为一谈。其实,物价上涨只是通货膨胀在自由价格这一特定条件下的市场表现,通货膨胀并不仅仅表...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一年,我区经济在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物价上涨过快过猛,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认识当前物价形势,探讨通货膨胀的原因,提出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一、通货膨胀的原因从去年年初开始,我区的物价水平便呈大幅度卜升趋势,元月份全社会零售物价比去年同期上涨23.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1%,之后各月物价上涨幅度都保持在20%以上。预计全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比上年上涨2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大大超过年初自治区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确定的物价…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国内学者就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发表了许多意见,现综述如下: 一、通货膨胀的测度问题 在究竟如何测度通货膨胀问题上,我国学者意见不一。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通货膨胀是因货币供应超过实际需要量引起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集中反应就是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标志。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是相当明显的,当前的通货膨胀尤为严重。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不仅反映在物价上涨上,还包括非物价上涨式的通货膨胀,称非物价上涨式的通货膨胀为隐蔽式的通货  相似文献   

4.
利益关系与通货膨胀洪远朋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高。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寻找治理通货膨胀的"药方",也就成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通货膨胀的实质,实质问题清楚了,治理问题就好解决了。经过初步...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一度出现过热现象。这种“过热”始于1984年下半年,突出表现为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到1988年.物价上涨水平和货币发行量都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全年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5%,职工生活费用总指数上涨20.7%,货币流通量比前一年增长达46.7%,这种情况西方国家称之为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1995年山东物价形势分析赵学功1995年,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实现物价控制目标,加强了价格调控体系和价格监管工作,圆满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年初提出的15%的物价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是多年困挠我们的一个难题,1994年的通货膨胀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全国零售物价上涨21.7%。是改革开放16年来涨幅最高的一年(消费物价指数过去最高为1988年的18.8%,零售物价指数过去最高为1988年的18.5%)。贵州同样物价涨幅大,通胀严重。在上年物价大幅度涨基础上,1994年物价又继续上扬,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8%;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涨19.5%,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个上涨高峰年。 94年物价上涨最大特点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工业品价格涨幅不大,生产资料价格甚至稳中有降。这与1988年那次通货膨胀有着明显的区别。另一个特点是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内地高于沿海。这也是与往年大不相同的。据统计,全国在1994年的物价上涨中,食品类价格上涨占的份量最大,约影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8,(2):51-51
汪嘉波在2007年12月28目的《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2007年的世界经济仍在持续增长,但同时也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在俄罗斯,通货膨胀日趋严重。莫斯科基本食品价格上涨指数已经达到11.1%,而整个俄罗斯今年通胀率预计将超过10%;在美国,批发物价11月份大幅上涨,达到3.2%,能源价格跃升到14.1%,黄金首饰价格也上涨2%;在英国,食品价格已经达到近十几年来的最高点,价格增幅要比通货膨胀率高出3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2007年的全球性物价上涨呢?一些专家认为,美国是全球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今年调整燃料乙醇政策、改变玉米消费结构、大幅减少农产品出口等动作造成了世界食品价格的上升。数据显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的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美国一发烧,全球就感冒。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强化竞争,进而促成原料价格的上升。此外,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美元贬值、欧佩克限产、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等现象都可被看成是引发全球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猛。这个问题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在今明两年进行治理、整顿,坚决抑制通货膨胀。1988年9月以来,国家相继采取若干措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货币的过量供应直接相关。在1990—199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9.7%,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1.64倍,每年增长27.4%,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增长幅度。按照货币理论来说,货币过量供应到物价上涨,有一个时间滞后期,连续几年的货币过量供应,必然会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1.
邹家华强调:控制物价上涨是一项长期方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近日强调,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是我国政府今后要长期坚持的方针,也是当前国家的大局。邹家华认为,物价稳定是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尽管近来物价涨势趋缓,但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平抑...  相似文献   

12.
当前,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突出的问题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自去年7月以来,物价上涨幅度连续十几个月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率和银行存款利率。怎样才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难题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的明显和持续上涨。一国的总体价格明显的上升,比如说每年超过1%,而且持续三年以上,从现代经济学意义上就称之为发生通贷膨胀。二次世界大战后,所有实行中央计划经济制度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都实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通货膨胀严重,这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与1993年同期相比,1994年1—10月全国平均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分别为21.3%和23.7%。 去年物价变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起步高,物价涨幅居高不下。受1993年年底粮价暴涨的冲击,1994年一开年,物价就在上年高位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1月份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8.8%,2月份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6%。3月份以后,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措施,物价上涨的势头有所遏制。3、4、5月份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逐月回落,月环比指数下降至1%以内。  相似文献   

14.
浅谈应用全息经济控制法抑制通货膨胀傅汝学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确保物价上涨幅度比去年有明显回落。”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本文就应用全息经济控制法抑制通...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特点 当前物价上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与人民生活密切有关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和收费涨幅较大。在生活资料价格上涨中,食品上涨的最多,九四年上半年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的幅度为19.8%,有11.5个百分点是电子产品,价格的上涨,比九三年同期上涨29.2%,可以说是产品导型的调整上涨;其次是服务项目、燃料、建筑装璜材料、日用工艺品、中西药品价格上涨得最多、最快。 第二,农业生产资料在较高水平上继续上涨。九四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九三年已有较大幅度上涨的状况下,又上涨了18%,使一些地方的农民无力购买化肥等农资,对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城市的物价上涨趋缓,但农村物价上涨较强,去年5-6月份农村零售物价指数分别为19.5%和21%,比同期城市物价涨幅分别高出1.1和1.9个百分点,农村物价上涨超过城市,除了反映短缺的一面以外,还反映出农业资源市场化的程度加深,农民收入增  相似文献   

16.
智西 《廉政瞭望》2008,(9):56-57
如今,通货膨胀率正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上升。随着全球性的物价上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挑战。世界各国是如何应对通胀难题的呢?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过度的通货膨胀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不稳定。李鹏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坚决控制物价上涨幅度列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了帮助大家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本刊记者采访了贵州省物价局局长朱登天,朱局长就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介绍了情况,谈了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经济运行中面临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的突出矛盾,应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布2007年  相似文献   

19.
采取有力措施 坚决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刘明祖同志在我区六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采取增加供给,完善调控等多种有效措施,稳定市场,平抑物价,抑制通货膨胀。”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环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是各种经济矛盾的综合反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民经济发展与物价上涨分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物价上涨的关系,有这样三种类型:一种是较高的经济增长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例如60年代的日本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韩国;第二种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如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第三种是低增长或负增长伴随着高通货膨胀,即所谓“滞胀”。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到1993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3%,年均物价上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