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河北省某肉鸭场的鸭疫里氏杆菌病发病鸭中分离出鸭疫里氏杆菌 (Riemerellaa natipestifer ,RA)菌株。对该菌株采用液体、固体两种方法增菌培养后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 ,以 0 .5mL/只剂量经皮下免疫 7日龄雏鸭 ,并在河北省某发病肉鸭场进行了田间试验 ,表明该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保护率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从陕西省主要养鸡地区病死鸡分离的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Omp分型 ,用不同Omp型的菌株构建成融合菌株。用融合菌株制作铝胶灭活疫苗 ,与单价疫苗和两亲本菌株双价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融合菌株疫苗可对多种O血清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攻毒试验产生坚强的保护 ,保护率高达 93%~ 10 0 % ,而O血清型单价疫苗的保护率仅 6 7%~80 % ,双价疫苗的保护率仅 80 %。在生产中对蛋用鸡的应用结果表明 ,融合菌株疫苗可明显降低鸡的死淘率。  相似文献   

3.
在沙门氏菌invH基因重组表达的基础上,研究invH基因表达蛋白的免疫保护功能。采用PCR技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DT104株的入侵基因H进行扩增,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中,将重组克隆进行融合蛋白表达、纯化和Western-blot检测,用油乳剂制备融合蛋白疫苗,将该疫苗通过3种不同剂量(40μg/只、60μg/只、80μg/只)免疫注射小鼠进行免疫保护效果测定,同时设油乳剂灭活疫苗组和PBS空白对照组,采用黏附与黏附抑制试验对抗血清的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克隆成功表达了44ku的融合蛋白GST-invH,且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3种剂量重组蛋白疫苗间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均能提高小鼠体内IL-4和IFN-γ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油乳剂灭活疫苗组的保护率为90%,3种剂量重组蛋白疫苗组的保护率均在60%以上,虽然重组蛋白疫苗的保护效果不及油乳剂灭活疫苗,但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体外黏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抗融合蛋白GST-invH的抗体能抑制沙门氏菌对靶细胞的黏附。表明,GST-invH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4.
以1、2型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为菌种研制了1型鸭传染性浆膜炎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和1、2型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油佐剂灭活疫苗.经过无菌及安全检查合格后,对7日龄雏鸭经颈部皮下接种0.5 mL/只,免疫后14、24 d用相同血清型强毒攻击,保护率达90%~100%.单价疫苗免疫后2周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从第3周开始缓慢地下降,5周时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攻毒保护试验和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表明,鸭传染性浆膜炎油佐剂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离自我国不同地区的3株B型副鸡嗜血杆菌菌株及0222标准株分别制作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无鸡传染性鼻炎病史的鸡群,通过攻毒保护试验和HI抗体测定,分析比较了其免疫原性,以筛选适用于制备疫苗的菌株。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分离株在致病性和免疫原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TJ-1株疫苗免疫鸡对TJ-1和DL-1株的保护作用可达90%和91.7%,对BJ-1株的保护率为63.6%,具有相对较好的保护作用,目前可以作为疫苗株使用。在各免疫组试验鸡中,0222株和BJ-1株免疫鸡群的血清抗体水平较高,但这可能与血凝抑制试验所采用的抗原是由0222株制备的及BJ-1株在抗原性上可能更接近于0222株有关。DL-1和TJ-1株疫苗免疫鸡的抗体水平都很低,但其免疫保护却要强于0222和BJ-1株疫苗免疫鸡。由此说明B型株因菌株之间免疫原性的差异使得HI抗原的选择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评价融合菌株DB4的免疫原性以及对亲本大肠杆菌ZYD2(O78)株、亲本多杀性巴氏杆菌YB2(5∶A)株的攻毒保护力。制作DB4蜂胶灭活疫苗分为一免组、二免组对鸭进行免疫,对两组鸭的血清抗体效价、IL-4和IFN-γ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进行测定,并于首免后2周以大肠杆菌ZYD2(O78)、多杀性巴氏杆菌YB2(5∶A)攻毒。结果显示,DB4能够诱导鸭产生两种亲本抗体,效价达1∶29、1∶28,同时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免疫后刺激指数增加3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吞噬率升高30%,血清中IL-4和IFN-γ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33.5、12.5 ng/L,可抵抗亲本菌株的攻击,保护率80%,表明DB4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应用于研制大肠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疫苗。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选择四川等地流行广泛的鸭疫里氏杆菌 (RA) 1、2、4和5血清型菌株制备铝胶佐剂四价灭活疫苗。对疫苗经无菌检验及安全检验合格后 ,给 3日龄樱桃谷商品鸭每只颈背皮下注射 0 .5mL ,第 10、13和 16d免疫鸭对同源RA的攻击分别表现出 5 %~2 0 %、75 %~ 90 %和 10 0 %免疫保护力 ,第 2 3~ 30d免疫保护力开始下降。用间接ELISA对免疫鸭进行抗体消长规律检测 ,表明 3日龄樱桃谷鸭首免后第 2 3d抗体达到高峰 ,至 93日龄时仍能检出抗体 ;10日龄时进行二免后可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 ,到第 65d时仍能保持较高抗体水平。疫苗免疫雏鸭能够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地增强其T细胞的免疫力 ,时间达 2周。经攻毒保护试验、抗体消长规律测定、T细胞免疫水平测定和田间试验 ,证明研制的鸭疫里氏杆菌病(RAI)四价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能有效预防RA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病是威胁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以往主要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 ,但大肠埃希氏菌极易产生抗药性 ,而且化学药物在禽产品中的大量残留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在日益增加。   2 0 0 1年以来 ,辽宁省动物防疫站应用大肠杆菌病蜂胶疫苗和新城疫、大肠杆菌病二联蜂胶疫苗 ,对部分鸡场和养鸡户的肉仔鸡进行免疫 ,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1 疫苗大肠杆菌病蜂胶疫苗和新城疫、大肠杆菌病二联蜂胶疫苗是辽宁省动物防疫站与山东滨州华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合作 ,用辽宁省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为抗原研制的蜂胶疫苗。该疫苗所用菌株的血清型以O78为…  相似文献   

9.
为分离、鉴定猪盖他病毒(GETV)并对其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进行评价,本研究对猪腹泻病样品进行了二代测序,用Vero细胞分离病毒并进行了qRT-PCR和IFA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用该分离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在猪体进行了免疫抗体水平测定和免疫攻毒保护研究。结果显示,二代测序检测出腹泻样品中存在GETV;经细胞分离、qRT-PCR和IFA鉴定证实,成功分离到一株猪源GETV,将其命名为GETV JS18株;该分离株与我国其他猪源分离株同属于基因Ⅲ型,与我国2017年分离株AH9192株的亲缘性最近,序列同源性为99.7%。GETV JS18株以0.005 MOI接种Vero细胞48 h毒价最高,达7.6±0.2 Log_(10)TCID_(50)/m L;该毒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仔猪,可有效阻止GETV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和平均日增重(ADWG)下降,降低GETV感染引起的病毒血症并阻止排毒和组织带毒,对攻毒保护率为100%;疫苗免疫后的平均中和抗体滴度最高可达9.8±0.8 Log2,且持续较高水平至少7个月。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了一株猪源基因Ⅲ型GETV JS18株,其油佐剂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和免疫持续期。  相似文献   

10.
在分离的6株传染性鼻炎菌株中择优选取其中的4株,分别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免疫7周龄SPF鸡,免疫3周后分别用分离菌株攻毒.结果HPG-HZ株对各菌株的保护效果最好,平均保护率达76%以上,而用标准株HPG-0083株制成的疫苗,对各分离株的平均保护率只有60%.  相似文献   

11.
以 1、2、10型鸭疫里氏杆菌 (RA)分离株为菌种 ,研制鸭疫里氏杆菌病三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经无菌及安全检验合格后 ,对 6日龄樱桃谷雏鸭颈部皮下接种 0 .4mL/只 ,免疫后第 10、14、2 1和 3 5d分别用 1、2、10型RA强毒株攻击 ,第 14d的攻毒保护率为 91.7%~ 10 0 % ,3 5d的攻毒保护率为 66.6%~ 83 .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雏鸭 5~ 7日龄免疫后至上市保护率可达 95 .0 %~ 10 0 %。  相似文献   

12.
乳牛衣原体病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免疫原性稳定的鹦鹉热衣原体SX5菌株灭活,加入油佐剂制备乳牛衣原体病灭活疫苗,并对疫苗的安全性进行了检测。用该疫苗对成年牛和犊牛进行了最小免疫量试验、效力试验和免疫持续期试验;结果表明,最小免疫量分别为3 mL和5 mL,平均免疫保护率达94.4%,免疫持续期达10个月。疫苗保存期试验表明,在4℃条件下可保存12个月。本动物安全试验和田间小试免疫证明,该疫苗安全性好,乳牛注射疫苗后饮食、产乳量及注苗部位没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我市某肉用鸡场,在1988年流行鸡呼吸道疾病期间,笔者从病死鸡分离出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O_(78):K_(80)。用分离出的O_(78)菌株的肉汤纯培养物制备甲醛灭活疫苗,在实验室条件下做免疫保护试验,对免疫组鸡用同型菌株气管内攻毒,保护率为96%;做现场免疫试验,在发生呼吸道疾病后,免疫鸡群比非免疫对照鸡群因大肠杆菌致死鸡数下降了62%,出栏平均体重增加300g/只.(一)流行病学调查 某集体养鸡场,利用塑料大棚饲养宝星肉用鸡。1988年5~10月,先后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中的流行情况,根据HPI结构基因irp2和fyuA参考序列设计了引物,用PCR方法和斑点杂交法对从江苏等地分离的APEC基因组进行了扩增和检测,并对E.coliNTJC040406菌株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16株APEC中有44.9%的菌株携带有HPI,序列分析表明相关基因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8%以上。提示HPI在APEC中广泛存在,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菌株是否携带HPI与O78等特定血清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的分子流行特点,从华东等地区分离鉴定210株APEC菌株,然后检测其血清型、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基因,并分析毒力因子与血清型、系统进化分群之间的关联性。血清型检测结果显示,O78、O1、O2为流行血清型。通过系统进化分群分析发现A、B1、B2及D群比例分别为21.90%、20.00%、31.90%、21.90%。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fimC、mat及ibeB基因检出率为90%以上,papC、neuC、vat、ibeA检出率低于22%,且所有分离株至少含有4个毒力基因。关联分析发现,毒力基因irp2、ibeA、neuC、vat及ETT2在特定血清型中的分布较高,而papC、tsh、irp2、neuC、vat及ibeA在B2进化分群较高。结果表明,华东等地区APEC携带多种毒力基因,毒力基因分布与特定血清型及系统进化分群具有关联性,为了解当地的APEC优势流行菌株及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对不同种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rChIL-6)在商品鸡体内对不同种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应用rChIL-6分别对不同种类新城疫病毒(NDV)单联疫苗和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三联疫苗(NDV-IBV-H9)进行了免疫增强试验以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田间试验,并进行了将rChIL-6与NDV Ⅳ系预混合乳化制备成的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将rChIL-6与NDVⅣ系、Ⅰ系活疫苗预混合后分别采用滴鼻点眼、肌肉注射接种方式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其他方式;rChIL-6与NDV抗原预混后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将相同抗原量的NDV油乳剂灭活疫苗和rChIL-6同时分点免疫接种.rChIL-6对NDV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活疫苗,对NDV单联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NDV-IBV-H9三联灭活疫苗.田间试验表明,rChIL-6对IBDV油乳剂灭活疫苗首免和二免都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二免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首免.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新型鸡基因工程免疫增强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用超声裂解、Sarkosyl处理和超速离心法提取禽大肠埃希氏菌O78强毒株 (简称O78)、O78耐氯霉素弱毒株 (简称O78r)、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5∶A强毒株C4 8 1(简称C4 8 1)、O78r 与C4 8 1的融合双价弱毒株F4 (简称F4 )菌体外膜蛋白 (OMP)。经SDS PAGE结果显示 ,O78、O78r、C4 8 1与F4 均有 1条分子质量为 31.0~ 4 3.0ku ,分子质量相近的OMP条带 ;O78与C4 8 1还有 1条分子质量小于31.0ku且相近的OMP条带。用OMP制备的油乳剂疫苗分别免疫小白鼠 15d和岭南黄鸡后 2 2d ,以O78、C4 8 1强毒菌攻击 ,结果表明O78、C4 8 1的OMP不但对同源菌具有免疫作用 ,且具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用各自的OMP作包被抗原 ,建立的ELISA方法也能交叉检测到 3组OMP免疫鸡产生的抗 2种菌OMP的IgG抗体。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口蹄疫O-A-Asia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按OIE口蹄疫疫苗效检标准和我国口蹄疫灭活疫苗质量标准,对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4批疫苗进行了安全性试验、免疫效力试验、免疫持续期试验、疫苗保存期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显示,4批疫苗均对靶动物和实验动物安全,无任何毒副反应;对O、A、AsiaⅠ型口蹄疫的平均免疫效力分别为4.73、6.84和8.10 PD50/头份;一次接种的有效免疫期达6个月;2~8℃下的疫苗保存期为12个月;适宜的免疫剂量为,6月龄以上牛每头3.0 mL,6月龄以下牛每头1.5 mL。该疫苗对接种动物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一次接种可同时预防O、A、AsiaⅠ型3个血清型的口蹄疫。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的 8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疫苗进行了效力试验 ,并对其中的 3批疫苗进行了最小免疫量、免疫持续期和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 ,免疫猪对APP(Actinobacilluspleuropneumoniae) 1、3、7血清型强毒攻击的近期保护率分别为 91.6%、91.6%和 95 .8% ;免疫剂量为 1mL时 ,对APP 1、3、7血清型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 3 3 .3 %、3 3 .3 %和 5 0 .0 % ;免疫剂量为 2mL时 ,保护率分别为 88.9%、88.9%和 10 0 % ;免疫剂量为 3mL或 4mL时 ,保护率均为 10 0 % ;免疫后 12 0d和 180d时 ,攻毒保护率分别为 10 0 %、88.9%、10 0 %和 88.9%、77.8%、10 0 % ;疫苗经 4~ 8℃保存 180d和 3 60d后 ,攻毒保护率分别为 88.9%、10 0 %、10 0 %和 10 0 %、77.8%、88.9%。  相似文献   

20.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coli)可引起家禽的胚胎死亡、脐炎、败血症、肉芽肿、卵黄性腹膜炎和全眼球炎等一系列疾病 ,对养禽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目前对该病的预防多采用多价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由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具有多种血清型 ,因此难以获得对各血清型都具保护力的疫苗。而应用相应血清型的菌株制备疫苗 ,可起到预防和控制本地区大肠杆菌病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培养基 伊红美蓝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厌氧肉肝汤、改良沙氏培养基、马丁肉汤 ,均按常规方法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