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E39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制备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将编码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E39的DNA序列进行人工合成,随后插入表达载体pGEX-6p-1的限制性酶切位点BarnH I与Xho I之间,构建了表位肽与GST的融合表达质粒.该表位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融合.以化学合成的E39表位多肽为抗原,对融合细胞上清进行间接ELISA筛选.结果,筛选出1株分泌E39表位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能力稳定.经鉴定,该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2b,轻链类型为k链.结果表明,用表位融合蛋白为抗原可以制备表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鉴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蛋白抗原表位,本研究将PRRSV N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和纯化,并用纯化后的N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瘤细胞融合技术和间接ELISA抗体筛选方法,制备获得4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D10、3G12、6E2和6F4,Western-blot和IFA鉴定其均能与PRRSV特异性反应。4株单抗均属于Ig G1亚类,轻链均为κ链。ELISA结果显示,3D10、3G12、6E2和6F4之间的叠加系数均在50%以上。选择N蛋白3个主要抗原表位合成肽进行ELISA检测,证明4株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均为30~52 aa,提示4株单克隆抗体亲和力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为该病毒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非结构蛋白NS2的单克隆抗体,进而用于C-ELISA鉴别BTV自然感染动物与BTV灭活疫苗免疫动物。通过原核表达BTV NS2蛋白的高保守多肽(1~228 aa)来制备抗原,并通过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BTV NS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1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命名为BTV-2A4。鉴定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的亚类/亚型为IgG1/κ;其抗原表位在NS2蛋白的91~138 aa区间;能特异性地与1~24型BTV的NS2蛋白反应;可应用于Western-blot、间接免疫荧光、间接ELISA及C-ELISA技术。C-ELISA应用的试验数据表明,BTV疫苗免疫动物及未被BTV感染动物的血清中检测不到NS2抗体,而BTV感染动物的血清中大多可被检出NS2抗体。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构建家兔出血症病毒VP60基因特异性噬菌体展示肽库,并选用已知表位序列的单克隆抗体对VP60基因特异性肽库进行鉴定,以确定所构建肽库的特异性和丰富性。利用DNA酶Ⅰ随机消化法构建VP60基因噬菌体随机肽库。采用生物淘选和噬菌体原位杂交技术,选用1B8、1D4、5H3和A3C 4株纯化的单克隆抗体对该肽库进行抗原表位的鉴定。结果显示,所构建多肽库的滴度约为2.6×1012 PFU/m L,能够满足鉴定VP60蛋白的抗原表位的要求,同时鉴定到4条与VP60蛋白高度同源的序列,分别为N(326)PISQV(331)、D(338)MSFV(342)、K(562)STLVFNL(569)和G(25)TTTDGMDPGVVAA(38),与已知单抗所对应的表位序列高度同源。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家兔出血症病毒VP60基因特异性随机肽库,选用已知表位序列的单克隆抗体对构建的肽库进行鉴定,鉴定到的表位与目前已经报道的单抗针对的表位序列高度同源,表明所构建肽库的特异性和丰富性良好,为进一步筛选和丰富VP60抗原表位奠定基础,还可用于VP60与受体结合域的鉴定,对阐述RHDV的感染、致病和免疫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研制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单克隆抗体,从樱桃谷鸭脾样品扩增鸭MAPK1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鸭MAPK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过3次免疫后,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间接ELISA筛选分泌抗鸭MAPK1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进行3次亚克隆纯化后,制备小鼠腹水。采用间接ELISA测定腹水效价,用Western-blot检测其特异性,并进行单克隆抗体的亚类鉴定。测序结果表明,鸭MAPK1基因编码区全长1 107bp,编码369个氨基酸。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了可溶性的42ku的鸭MAPK1重组蛋白。用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得到2株抗鸭MAPK1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腹水效价均达到1∶12 800以上,均为IgG1亚类。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特异性。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抗鸭MAPK1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将通过计算机软件预测并通过间接ELISA检测确定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H、F蛋白的10个B细胞抗原表位串联,再加上一个外源通用T细胞表位,表位之间用甘氨酸间隔,人工合成一条多抗原表位编码基因序列,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转化BL21(DE3)诱导表达。结果获得分子质量为19 ku的表达蛋白,该蛋白可与PPRV感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的PPRV多抗原表位编码基因可以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具有反应原性,这为研究PPRV抗原表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A、B抗原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免疫的影响,应用PCR方法扩增出A、B抗原表位基因并分别克隆于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中。原核重组质粒表达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将重组蛋白和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前者可诱导产生针对PRRSV的特异性ELISA抗体,但是此抗体没有中和活性;后者不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PRRSV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中和抗体的产生不但与A、B表位的空间构象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蛋白质分子质量过小也不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构建鹅细小病毒亚单位疫苗候选菌株,通过软件优化分析预测鹅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3的抗原表位分布,并设计抗原表位富集区的引物,PCR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双酶切定向连接于pET-30a表达载体,转化BL21表达菌株诱导表达,获得目的蛋白,使用该蛋白免疫SPF鸡,制备抗血清,使用鹅胚成纤维细胞原代细胞进行中和效价的测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VP3,通过条件优化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免疫制备的抗血清中和效价能够达到-2.608。结论:本研究以可溶性形式成功表达了鹅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3优势抗原表位区,且该蛋白作为免疫原具有很好的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A型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H3N2,H3病毒)株的基因组作为模板,扩增NS1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NS1。以大肠杆菌表达的NS1蛋白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了2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细胞株2H9和3A4。IFA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抗NS1单克隆抗体与H3病毒感染的细胞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H3N2病毒的NS1聚集于核仁处,H1N1病毒NS1聚集于核内周边,PR8毒株的NS1少部分在核内聚集、多数胞质呈颗粒状分布。流感病毒NS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监测、鉴别诊断及对其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杆状病毒GP64蛋白在感染宿主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克隆构建含GP64基因的重组质粒,在CHO-S细胞表达重组GP64蛋白,利用野生型杆状病毒免疫BALB/c小鼠血清,筛选出重组GP6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构建出正确的GP64重组质粒,成功表达出GP64蛋白,筛选出1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B1;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结果显示,单抗亚类为Ig G2b,轻链类型为κappa;IFA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筛选出的GP64单克隆抗体可以与杆状病毒及GP64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GP6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成功。  相似文献   

11.
为制备具有广谱反应性的SAMHD1单克隆抗体,通过提取Marc-145细胞的总RNA,采用RTPCR将SAMHD1全长编码基因定向克隆至pCold-TF原核表达载体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oldmSAMHD1。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纯化获得了可溶性的重组SAMHD1蛋白。以纯化的重组SAMHD1蛋白为抗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和5次杂交瘤细胞亚克隆,筛选出1株针对SAMHD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遂被命名为M2D9。Western-blot分析显示,M2D9能够与SAMHD1真核表达蛋白以及细胞内源性SAMHD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且具有很好的免疫沉淀效价。交叉反应性鉴定结果显示,M2D9抗体能够与人、鼠源细胞内SAMHD1蛋白发生特异反应。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具有特异性和广谱反应性的猴源SAMHD1单克隆抗体,可用于ELISA检测、Western-blot分析和免疫沉淀试验,为SAMHD1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制备禽坦布苏病毒囊膜E蛋白截短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抗原性,以坦布苏病毒YY1分离株的cD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编码截短E蛋白的基因,并将其成功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重组载体pET-28a(+)-YY1E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pLysS)在IPTG诱导下高效表达重组蛋白His-YY1E,该蛋白可与坦布苏病毒感染鸭的血清反应。用纯化的His-YY1E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有限稀释法经过3轮筛选和鉴定最终获得了2株分泌抗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1C5和3B11。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原核表达和病毒感染细胞中的E蛋白均能反应。进一步通过转染截短蛋白E不同区域截短体与pEGFP-C3构建的重组载体,并经IFA检测,发现单克隆抗体1C5和3B11识别的截短E抗原区域位于C端35个氨基酸(105个碱基)之间。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功能,研制坦布苏病毒病亚单位疫苗以及建立快速特异的坦布苏病毒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拟通过对双芽巴贝斯虫棒状体相关蛋白1(rhoptry-associated protein-1,RAP-1)羧基端进行研究,以期了解该蛋白的一些免疫学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RAP-1进行抗原表位预测,并与其他重要的巴贝斯虫和泰勒虫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对,以筛选出抗原性和特异性均良好的基因片段;针对筛选出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最后利用Western-blot对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融合目的蛋白含His标签,分子质量为26ku左右,该蛋白只与双芽巴贝斯虫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与其他主要巴贝斯虫、泰勒虫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表达的PAP-1蛋白可作为ELISA诊断方法的候选抗原,为建立一种双芽巴贝斯虫病特异性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VT1B亚单位的单克隆抗体(McAb),以大肠杆菌EDL933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VT1B基因,纯化后经BamHⅠ和XhoⅠ酶切,连入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VT1B,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实现了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7%。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3株融合细胞1G11、2H8、1B10,Western-blotting表明,此3株单抗能与VT1B蛋白特异性结合而与载体蛋白不反应。Ig亚类分别为IgG1、IgG2a和IgG2b,染色体数均大于100,腹水单抗ELISA抗体效价大于1∶256000,亲和常数分别为0.54×108M-1、0.95×108M-1、0.33×107M-1,间接ELISA叠加试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3株单抗针对的是同一抗原表位。此3株特异性单抗的获得为VT1毒素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ORF3蛋白并检测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开展了ORF3蛋白相关的生物信息分析(包括遗传进化分析、跨膜区、亲水性、抗原表位、二级结构等),以预测结果为依据,选取抗原区域进行了截短原核表达。根据CV777株的ORF3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RTPCR扩增了大小为342 bp的ORF3截短基因片段,将扩增的ORF3基因插入p ET-22b(+)载体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 ET-22 b(+)-ORF3。确定了最佳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25℃、诱导时间4 h、IPTG浓度1.2mmol/L,表达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约18 ku。Western-blot和ELISA试验证明,该蛋白与PEDV阳性血清有良好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6.
用猪瘟病毒石门株E2(SM-E2)的BC区原核表达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抗,测定其效价并鉴定抗原表位。结果表明,制备了1株持续、稳定分泌抗SM-E2的单克隆抗体2B10,效价在1∶600~1∶1 000之间。单抗2B10能与常规SDS-PAGE转膜的SM-E2蛋白发生反应,表明其识别的是线性表位,并且该单抗只能识别石门毒株,而不能与C株疫苗及2型流行毒株发生反应。点突变E2蛋白ELISA分析结果表明,该单抗不与707、709、711、713和714位突变蛋白发生反应,表明单抗2B10识别的线性表位为707I-X-P-X-G-X-G-G714。该单抗对猪瘟病毒抗原多样性分析和致病机制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鼠伤寒沙门菌延伸因子Tu(EF-Tu)的单克隆抗体,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鼠伤寒沙门菌EF-Tu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分离脾细胞与SP2/0融合,以间接ELISA筛选出阳性克隆,经5次亚克隆后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EF-Tu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遂将其命名为Tu1-A1、Tu1-C4、Tu1-H2、Tu4-C11、Tu9-B9。对这5株单克隆抗体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其抗体亚型均为IgG1/κ型。以原核表达的带GST标签的EF-Tu蛋白做Western-blot检测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证实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这些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后期研究EF-Tu蛋白在沙门菌侵入及胞内存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将合成的非洲猪瘟病毒K205R基因序列插入p ET-28a(+)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p ET-28aK205R重组蛋白。用制备的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化学融合方法融合、筛选,获得了6A4、7F5和7G3三株抗K205R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这3株单克隆抗体(单抗)的亚类均为Ig G1型;单抗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51 200、1∶409 600和1∶102 400。将这3株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20代,在第20代仍有很高的分泌抗体的能力,表明其稳定性较好。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这3株单抗与K205R重组蛋白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这3株杂交瘤细胞株能够稳定分泌抗体,分泌的抗体特异性高,为非洲猪瘟诊断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猪巨细胞病毒(PCMV)gB优势抗原表位区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进一步分析PCMV gB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建立PCMV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对PCMV gB基因优势抗原表位区进行了PCR扩增,将回收的目的片段连接入pET32a(+)表达载体,转化入E.coli Rosetta(DE3),构建了重组表达菌E.coli Rosetta-pET32a(+)-gB,经IPTG诱导表达了gB优势抗原表位区重组蛋白。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后,通过Western-blot试验验证了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并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大量可溶性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琼脂扩散试验及Western-blot检测表明,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8,且能与gB优势抗原表位区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证实,成功制备了PCMV gB优势抗原表位区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0.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的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广东株的血凝素(HA)基因,测序后对HA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将HA基因克隆到高效可溶表达载体pBCX上,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CX-HA。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诱导表达的HA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94.0 ku,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29.5%。经Western-blot分析证实可溶表达的融合蛋白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用纯化的HA融合蛋白作包被抗原用于猪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筛选,成功筛选到2株针对HA蛋白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ELISA结果表明,制备的SIV单克隆抗体ⅢF6A4C10与H1N1亚型SIV抗原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为H1N1 SIV的鉴别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