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案情概况] 1936年的中国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急关头,是年 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号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政 府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红军议和,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 动员千百万群众起来参加救亡求存的运动。国民党政府坚持内 战政策,并企图以笼络手段窃取救国会的领导权,遭到沈钧儒等 人多次拒绝后,于1936年11月先后在上海逮捕了沈钧儒、邹韬 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七人,时称"七君子"事 件,即"七君子案"。 1937年6月,国民党江苏高等法院审理此案期间,这起问 题在政治而不在法律的案件成为舆论焦点,社会各界纷纷行动,  相似文献   

2.
《山东审判》2012,(3):31
张志让(1894—1978),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留学美国和德国学习法律,回国后从事法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东吴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为营救爱国人士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拥护中国共  相似文献   

3.
受命于艰难之时七君子中的沈钧儒、史良、沙千里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上海开办的平正法律事务所(即律师事务所)赫赫有名,在中国律师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1946年春,蒋介石积极发动内战。叫嚣“一年之内消灭其军”。山东解放区,在许世友司令员的领导和指挥下,已经形成胶东、滨海、沂蒙山、鲁西南。鲁北等十几块大小不等的解放区。山东解放军已发展到二十余万人。但是,装备落后,有些部队就是靠大刀片和手榴弹。指战员穿的是槐树花浸染的黄土布,电器通讯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营、连单位连台手摇电话机都没有。这时,山东解放区派出共…  相似文献   

4.
<正>用嘴“衔”笔,他流利书写案卷;用语音“打”字,他迅速完成录入检索。人生不设限,即使折断“翅膀”也能“振翅”翱翔,这是一位律师用行动交出的答卷,也是君子自强不息的誓言。2022年11月,全国律协副会长、浙江律协会长郑金都赴温州市苍南县专程看望吕心为律师。吕心为是一名执业15年的残疾人律师,现为浙江正昌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中残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5.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当我捧着律师工作执照时,却止不住泪如泉涌。是喜、是悲、是激动、还是忧伤,我说不清楚。这梦寐以求的律师梦,在我人生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终于如愿以偿。然而成功的喜悦又如何能冲淡昨天的哀怨,昨天是一片沼泽,更是一场叫人不堪回首的梦……还在我孩提的时候,父亲便遭到冤狱被开除公职,递解回乡。也许是章乃器的故乡,父亲常常提及七君子,也就在此时我第一次从父亲的口中知道沈钧儒、王造时、史良,也第一次知道他们都是律师。幼小的童心从此萌发出对律师的无比崇敬与膜拜。然而初中三年那残酷的现实使我连律师…  相似文献   

6.
张文珍在2004年12月6日在《学习时报》撰文认为,和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较早的记载见于《国语&#183;郑语》。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史伯相同的是晏子,他也是用举例来说理,而晏子的针对性更强,就是君主的治国理政如何才能更合理更科学。君臣之间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和谐的状态。这一思想被孔子归纳提升为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相似文献   

7.
地方自治思想是沈钧儒宪政思想的重要内容,沈钧儒一贯主张地方分权,认为地方自治是宪政实施的基础。在民国时期,基于反对独裁、反对专制、反对中央集权的立场,他拥护联省自治,提倡地方选举。在抗战期间,他主张实现地方自治是保证抗战胜利的条件,呼吁厉行地方自治。他对于地方权限的范围、中央与地方的均权模式等问题也进行过深入思考。沈钧儒主张地方自治,并不是反对国家统一,更不是要分裂国家。他希望建立一个在统一主权之下,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宪政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李文杰先生早年曾担任过著名的“救国会‘领袖’七君子”案的义务辩护律师。他谦然、豁达、富有个性地说:“我不是一个党员,与法学家张友渔、王斐然二老的革命经历不同;我没做过法官,与被选到国际法院当大法官的倪征(日奥)校友的地位和贡献不同。我只不过是从旧中国走过来,没喝过‘洋水’的普通律师,在党的教育下做了一些工作,盖棺定论还有待晚年”。  相似文献   

9.
阿成  韦娟 《法治与社会》2007,(12):28-30
他一边在《人民日报》、《时代潮》等中央权威媒体上展示“道德君子”形象,一边背着瘫痪妻子与其他女人上床销魂,他一边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反腐倡廉理论文章,一边贪赃枉法聚财766万元……2007年9月14日,原福建省委党委、宣传部长荆福生受贿案一审宣判,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以受贿罪判处荆福生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他)》),首次提出了“关系密切人”一说,但对何为“关系密切人”并未作出界定,本文特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季路 《政府法制》2013,(14):26-27
1946年,“五个月内,打垮共军!” 这一年(1946年)的5月5日.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万众欢腾。蒋抵南京不久,即飞去东北督战。5月19日,圜军攻占四平,林彪率部北撤;5月23日,国军攻占长春,在东北战场取得暂时胜利。  相似文献   

12.
法制文萃     
1952年,全国范围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中央机关在开展运动中揭发出了薛昆山、宋德贵等一批大贪污犯。 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组成临时法庭,由时年七十七岁的沈钧儒担任审判长,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公审贪污犯大会。先由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11日,湖南省有关部门通报了原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涉嫌受贿1434万元、不明财产1765万元;原市纪委书记曾锦春涉嫌受贿3000万元、不明财产5000万元的案情。因曾锦春的垮台,曾被称为“黑恶势力”的黄生福浮出水面——他由“恶霸”转为“污点证人”而被释放,俨然成为了“反腐英雄”。他是一条“为了抓住大鱼”而释放的“小鱼”吗?  相似文献   

14.
1957年的王造时——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冯英子1957年5月,复旦大学教授、抗战时期闻名全国的“七君子”之一王造时先生,在上海市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作了书面发言。指出: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法制的指导原则,而社会主义的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何超 《法治纵横》2014,(14):12-15
再过两天,被拘留的刘小琴就要释放了.而作为丈夫的老陈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说:“山东省全能神教成员把人打死后,我就特别怕,如果她回来,真的要灭亡我怎么办?”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北方向,紧邻乌尔禾区的兵团第七师137团见到了老陈,他足团场的一名职工,刘小琴是一名全能神邪教成员。  相似文献   

16.
君子与小人的定性,并无一个统一不变的标准。同为某君,你可以认为其是君子,我却认其为小人,君子有品格,小人有劣迹。而标准的模糊和道德价值的不堪重负又使得“君子”约束力急剧下降和“小人”心态的急速膨胀,以至于官场上、商道中、人海里君子式的“清者自清”之风难撼小人形成的“同流合污”之势。所以,当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时候,要辨清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委实是一件难事。君子与小人的难辨,还在于君子与小人之外,有着“伪君子”这个似是而非浑水摸鱼的第三者。君子与小人,与生俱来,而伪君子,当属孔圣人造君子运动中被偷换概念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17.
韩昌翰 《政府法制》2014,(33):48-48
1972年,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成功当选为台湾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新官上任三把火,蒋经国迫切地想干出一番成就来。当时,台湾社会奢靡之风盛行,造成了大量“舌尖上的浪费”,于是,蒋经国决定从台湾人铺张餐饮的陋习开刀,想狠狠地剁一剁社会上的奢侈之风,他颁布政令,一面严禁公私餐饮浪费,一面在公私宴请中大力提倡“梅花餐”,即五菜一汤,一桌十人的就餐标准。  相似文献   

18.
史良.一个自称是死用功的学生.一个在妇女运动史上需要大写的人.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上世纪30年代,作为“七君子”中的唯一女性.她威震法庭。新中国成立后.她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司法部部长.用智慧和勇气写就了浩气长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6日清晨6点30分,著名的网络论坛——天涯社区登出了一篇名为《远君子近小人》的帖子,帖子的作者自称“赔我钱”。君不见,本周掀起滔天巨浪的都是些什么股,是那些曾经暴跌的、被股评家评级为垃圾的股票。可恰恰是它们让人有一种神仙的感觉。本人在1月4日以7.48元买入“桂林旅游”,之后在2月3日被我以8.93元卖出,我每天都按涨停板挂卖单,可随后的两天又是两个涨停板,让我后悔不已。抓住了不敢拿住,原因就是我脑子中的“近君子”思想作怪。再看看绩优股本周连小浪花都没有掀起。为什么?只能用“远君子近小人”来解释。“君子”虽不害…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法治”意味着“多数人之治”(民主),“人治”则意味着“少数人之治”。但在我国古代的“法治”观念里并无此义。却认为法为道之用,因而在法治国家里执政者就是“执道者”。所以只有知道、行道者的“君子”才能承担这一神圣任务。而“君子”在社会里却是少数。所以,“法治国家”并不意味着“多数人之治”,而是“君子之治”。这一“法治”怎么评价?想就此谈点浅见,并与西方的“法治”观念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