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行政问责逐步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建设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的体现,是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实践中仍存在着问责主体缺失、问责对象混乱、问责依据不足、问责范围模糊、问责程序随意等问题。必须健全行政问责的法律规范,进一步明确问责主体,严明问责标准,畅通问责渠道,保障问责公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政问责存在不少问题,包括问责启动偶然性强、被问责者任职时间多被忽略、问责事项局限性大、法定问责方式常被弃用、被问责官员轻易复出等等。这些问题源自行政问责法制有缺陷,行政职责的严格对位落实欠佳,问责依法施行常见偏差,配套规定出台迟缓,运行机制保障乏力。因此,我国需要完善统一的行政问责制度体系,落实行政执法的责任制,健全、强化行政问责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行政问责制就是一种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其功能在于防止和阻止行政人员“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行政问责制在中国已经初步建立并运行,但依然存在问责主体单一、职责不清、问责程序不明确及公开透明度不高等问题。在未来制度建设与完善方面,要完善行政问责制,就要从严格职责划分、问责的主体多元化和规范问责程序及推行“阳光问责”制度这些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异体问责制度长期处于缺位状态。本文针对我国行政异体问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人大问责、改进司法问责、明确民主党派问责权限、拓宽公民问责渠道、规范新闻媒体问责等方面提出完善行政异体问责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问责是行政问责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制约政府权力、维护公民权利的有效途径。社会问责的缺失将直接影响整个行政问责体系功能的发挥。社会问责的制度化建设是我国构建责任政府,推进民主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2003年非典时期开始,问责尤其是行政问责受到了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有关问责"责任属性"等重要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问责的正当性分析入手,明确了行政问责的性质定位,并对学界普遍关注的行政问责中"异体问责"是否缺位的问题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7.
8.
西方现代行政问责体系及对我国行政问责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西方现代行政问责范式中较有代表性的等级问责、职业问责、法律问责和政治问责为研究对象,研究每种问责关系的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内容和实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行政问责研究及实践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对构建我国行政问责体系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行政问责在我国尚未形成一整套成熟而健全的制度或机制,在问责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偏差或失误,因此,对于问责失范的救济就显得尤为必要。它对于增强行政问责存在的合法性以及能否有效运转、对于强化社会公众和行政人员对行政问责的认同,对于促进良好行政问责效果的产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行政问责救济制度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从行政问责救济法律体系建设、救济程序、救济途径、救济配套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对这一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建设责任政府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效推进行政问责制度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当前进一步推进行政问责制度的重点是要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及保障行政问责有效实施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1.
行政问责是对政府责任进行全面追究的一种监督机制。在日渐明晰的内涵、要素与功能的基础上,行政问责的规范效应的发挥与制度价值的实现最终有赖于一整套精确完备且有较强操作性的运行程序和制度模型,并实现行政性问责向程序性问责的实质性转变。根据我国现有的制度基础与行政生态,行政问责的制度模型应当包含行政失范行为的发现、政府责任的解释与评估、政府责任的追究以及行政问责的救济等若干运行环节。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伴随着一系列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风暴般的行政问责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公众一方面因雷厉风行的行政问责而欣慰,同时开始质疑:被问责的领导人是否真正做到了职责相当?问责程序不公开是否存在暗箱操作?为此,正在进行制度化建设的行政问责,必须在明确问责对象的基础上,确立清晰的职责权限范围,完善问责对象的责任认定与追究。  相似文献   

13.
依法对军队中失职的行政人员进行问责,是提高军事行政管理水平,增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然而现行军事行政问责法律制度却存在相关法律规定分散,制度设计陈旧,执行力度较弱等诸多问题。于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从军事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的历史及现状出发;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求对我军的法治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行政问责作为一种制约性的制度安排,自实行以来,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和公共部门建设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但从问责要素来看,我国行政问责中存在问责主体单一、客体不清、问责范围过小、问责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推行制度问责、法律问责,实行问责主体多元化、问责与绩效评估相结合是目前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行政问责文化缺失现象严重,整个社会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公众民主参与政治意识薄弱,官员问责意识淡漠,行政问责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本文基于行政伦理的视角,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状出发,阐述行政问责文化的内涵及作用,通过反思我国行政问责文化缺失的现象,从行政伦理角度探求了建构和重塑行政问责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当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的、专门的行政问责法规制度,即便在已有的关于行政问责的具体规定中也存在不少缺陷。为此,行政问责法制建设必须加快立法步伐,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早日实现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的行政问责法制化。  相似文献   

17.
因SARS引起并持续至今的对政府的“问责风暴”,无疑为我国的责任政府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推动力。因而关注行政问责理论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本文便选取当前国内学者比较关注的行政问责的内涵与理论来源、问责框架与实现模式、问责障碍与原因分析等角度,就当前我国行政问责问题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行政公开是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各国行政发展的重要趋势。行政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的本质反映。它通常与知情权相对应。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行政公开理解为是政府的义务,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建立与完善行政公开制度是现时代的迫切需要,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安全事故频频见诸报端,有不少官员被依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其影响之大被媒体形容为中国掀起"问责风暴"。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对公务员行政法律责任完善的思考,问责应当形成常态机制,而不能是运动式的追责效果,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廉政公署"制度,健全公务员行政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20.
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行政听证制度的推行和运用,可以限制政府权力、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可以更好地保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利,是监督行政权力、防止行政权腐败的有效措施。我国行政听证制度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这一程序制度刚刚被引进,加上该制度实施中缺乏现成经验,所以,其制度本身还很不健全。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对于促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