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正>警察临战心理是指人民警察面对突发的、不确定的、危险性较高的违法犯罪行为前的心理状况,是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表现,是心理的特殊存在形式,对警察临战行为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能与其他心理行为混为一谈。警察临战心理是建立在人民警察内在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警务实践的锻炼培养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安》2012,(10):41-41
交警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有的交警由于心理素质低,承受不了各种状况的压力,于是放弃自己的管理职能,对交通违法视而不见。交警心理素质的高低,还直接影响执法的准确性。比如一些素质低的驾驶员一见交警纠违就烦,蛮不讲理,出口骂人,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和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人民警察"要规范现场执法,以法为据、以理服人,妥善化解矛盾",即强调执法的合理性与柔性。这就需要避免因执法不规范而激化矛盾。具体在交通警察(以下简称交警)这个岗位,应如何做才能避免片面  相似文献   

4.
尽管交警部门在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上投入了大量警力和精力,交通违法行为却屡禁不止,危害着道路交通安全。交警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过程中存在电子警察非现场执法乱象丛生、自由裁量权行使不正确、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有漏洞等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交警查处能力,改善交警查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民警察现场执法受到现场指挥、徒手防卫与控制、临战心理、执法者综合体能诸多因素影响。而作为影响民警现场执法效果的重要因素,语言控制贯穿于现场执法全过程。当前我国基层民警在进行现场执法时,对于徒手控制、警械具使用和武器控制重视程度较高,对于规范科学的语言控制研究和运用相对不足。在新时代执法实践中,应该提高一线民警对语言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强化执法程序意识和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和法言法语培训,提升语言规范水平,并通过科学手段进行语言控制训练以强化其语言应变能力,不断提升执法警察语言控制技能和现场执法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盛 《公安学刊》2014,(5):81-83
海宁交警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开设"海宁交警"微信公众平台,将其运用于交通管理工作,使之成为出行路上的"导航仪"、交通宣传的"展示厅"、便民利民的"服务站"、交管执法的"直播机"、警民和谐的"连心桥"。完善交警微信公众平台,要建强维护团队,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开发运用,实现智能交管;提升语言能力,打造亲民平台;注重警民互动,保持"围观"热度。  相似文献   

7.
倪斌 《公安教育》2023,(8):45-49
<正>民警现场执法“六字诀”(以下简称“六字诀”)即判明、安全、控制,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执法规范为基础,以民警现场处警为视角,通过引导民警对警情准确判明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快速有效地进行现场控制与处置的一种执法口诀。“六字诀”从判明、安全、控制三个层面,梳理了民警现场执法的关键要素,将执法价值观、执法规范、判明能力、安全意识、临战心理、现场控制和执法经验等融为一体。通过熟练使用“六字诀”,  相似文献   

8.
当前影响交警执法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交通执法数量庞大;执法案卷制作条件较差;部分交警执法素质不高;执法监督制度存在缺漏。要提高交警执法质量,应强化交警法治意识教育,强化执法检查监督,强化规范执法制度激励,强化交警执法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新行政处罚法制度的催化下,各省市交警开始探索交通违法行为处罚的模式创新。2021年浙江省Z市交警打造的“警斗云—数治警务平台”,再造交警执法流程,为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提供全新方法,实现执法全程留痕、执法效能提升、执法社会效应提高,破解了传统执法模式的难题,在Z市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模式仍处于探索与磨合阶段,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在创新过程中需以行政处罚法为遵循,在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合法性,在制度层面加强规范性,在技术层面提升智慧性,为实现交通管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施振华 《人民公安》2014,(22):19-19
<正>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为一线执勤交警配发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的推广使用,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了民警规范执勤执法,同时也提升了民警的现场执法水平。提升执法水平和质量执法记录仪的推广使用,改变了以前交警执法程序随意,轻视证据的习惯,逐步建立了"标准化、流程化、精细  相似文献   

11.
警察临战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警察临战心理是心理的特殊存在形式,对警察临战行为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警察临战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提高警察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警察临战心理学研究主要涉及:警察临战心理的构成,影响警察临战心理的因素,积极临战心理的培养及消极临战心理的预防等。  相似文献   

12.
试析警察临战武力使用的裁量过程和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法律文本的局限和警察执法活动的复杂性,自由裁量广泛存在于警察执法活动中。警察武力使用中的裁量决定了警察是否使用武力,以及使用何种武力、怎样使用武力。与一般警察自由裁量相比,这一裁量更为特殊和困难。分析警察临战武力使用的裁量过程和影响裁量的关键因素,以更好地指导、规制警察临战武力使用行为,对警察武力使用训练与执法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交通管理者,交警每天要面临形形色色的人群,其在执法过程中面临着的警民冲突也相当频繁。所以在当今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如何减少警民冲突,是交警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我国交警执法时面临警民冲突时的普遍困惑,从道路交通硬件设施、法律法规和规范化执法等方面入手,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查处酒驾是交警的职责所在,车主拒绝下车本身就存在抗拒执法的心理和行为。交警查处酒驾是为了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车主抗拒酒驾检查显然是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此时更需要交警的严格把关,避免违法行为继续蔓延,进而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交警严格执法并没有锴。强行查酒驾的出发点虽说是好的,但作为执法者,其一言一行还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当然,交警执法时遇到阻碍,并且合理怀疑对方有违法行为,是有权采取一定措施的。但"砸车窗查酒驾"的做法值得商榷,因为它有以暴制暴、以毒攻毒的嫌疑,同时还有暴力执法的  相似文献   

15.
乐华 《公安学刊》2014,(1):91-94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五年治堵工程"的决策部署,杭州交警将治堵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创新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治堵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泛征求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提出包括施工组织管理、公交优化建设、停车综合治理、立体交通建设、交通文明建设、交通需求管理等六方面的治堵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杨杭 《公安学刊》2005,(6):59-60,78
公安交管部门推行的非现场执法管理模式,充分运用"电子警察"、测速仪、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电子监控设备记录交通违法资料,有效提高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当前非现场执法模式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应通过采取加强立法保障,规范工作制度,提高接受处理率,开辟新的数据采集途径等措施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与公众生活联系紧密,但近期由于交警的不规范执法或错误的舆论导向使得公众对交警的信任度下降,阻碍了正常的警务执法。应重塑交警良好形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保障正常交通执法,维护道路交通的秩序,确保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交通违规"优惠券",既损害了法律的威严,又有失执法的公平,这种"变通执法"欠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执法与守法者来说都毫无折扣可言。也许,灌云县交警大队推出交通违规"优惠券"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宣传交通法规。宣传效果也许达到了,但违反交通法规的惩处震慑力可能变小了,人们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或许更淡薄了,因为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各路厂商技术加码交通,交警设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目前北京交警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日常执法工作中的作用,配备神器,一秒定位报警人。一线民警也将强化移动警务体系实战应用。通过在手机装载"新型警务终端的应用",民警可在线实时查询车辆历史违法行为,同时,该应用也同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最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交警支队向社会公布,交警在依法执法的前提下,要遵循不准躲在暗处执法”等“四不准”规则。没想到,这样一项措施竟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有关交警是否应该“躲”起来执法的争论竟成了焦点问题。讨论过程中,人们才发现,交警暗中执法竟是全国各城市的普遍现象。"在我们印象中,在城市的车来车往中,交警一般都会站在路中央或明显位置指挥和疏导交通。交警是城市道路安全行驶的保护神。但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在一些树底下、汽车里、高架桥立柱后,甚至还有马路附近的楼顶上都有可能站着一位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