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发展与创新的时代主旋律中,也伴有不协调的杂音,这是另一种要不得的“创新”。 这种“创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搞形式,讲排场,造声势,摆架子,贪图虚名,不务实效。比如,有的干部撰写文章拼凑排比句,演绎“新八股”。又比如,有的干部上任伊始,就忙提“新口号”,急上“新工程”,为的是快  相似文献   

2.
论毛泽东著作深入浅出通俗平易的文风特色徐世杰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群众语言。他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强调:“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①。他认为,不熟悉人民群众的语言,操着一口洋腔洋调,写那些干瘪枯燥的八股文章,群众...  相似文献   

3.
不拘一格     
龚自珍诗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话毛泽东也引用过。 但是,不拘一格,实难做到,大抵一时风气所趋,识人用人,便成一格。 明清以八股取士,科举出身为正途,不由正途,就是干才也为人所轻。但八股写得头头是道的,未必便会办  相似文献   

4.
延 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给 “党八股”画了一幅像,列举了 它的八大罪状,然后说:“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些,人们都记忆犹新。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毛泽东当时批评的对象,有的早已改弦更张,有的始终未改但也失去了市场。到今天,人亦云亡,不会再作那些空话连篇、装腔作势、言之无物、面目可憎的文字了。但是,八股腔,八股调,犹如一个幽灵,会附体重生。老八股废止了又出现新八股,新八股  相似文献   

5.
青年研究的限域扩张:青年的成熟性与社会的成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青年研究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禁发现;青年研究仍存在着还未超越的思维误区,即:青年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没有隐去“八股体系”的月晕,本质上依然是青年“现象”学研究。本文将依循这一思路,将青年研究所面临的限域扩张——重新认定青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以揭示青年的成熟性与社会成熟性的本质联系等理论问题,予以全新的透析。  相似文献   

6.
雷颐 《瞭望》1993,(13)
记得十余年前“新时期”刚刚开始时,艺文作品中的“罗曼史”都“一窝蜂”地以图书馆为背景,男女主角大都呆头呆脑傻模傻样酸酸唧唧地在“为四化”苦读中羞羞答答地渐通款曲,终成眷属。由于总是借用“图书馆”,以至人们啧有烦言,目为“新八股”。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2001,(50)
翻开近年来的期刊杂志,可读能读、读得下去的理论文章实在不多,有的语言艰涩冗长,看了半天不知所云,有的说了一大堆废话,问题一个也没解决。略加归纳,其弊有四: 一、装腔作势,故作高深。文章是要给广大读者读的,以大量的术语、行话,人们不熟悉、不理解的外来语,甚至生造一些费解的词儿来唬人,搞“新名词轰炸”,这是新八股的陋习。  相似文献   

8.
从事研究多年,近觉至少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八股文风甚浓:一篇文章,先摆现象,接着再从“大战略的高度”指出有“三种可能性”,结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套话连篇,让人读后不知所云。比如,“多极化浪潮不可阻挡,但目前一超多强的局面暂时难以改变”;这个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解决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其结果大体不外三种可能性”等,这都是八股调。“有待于进一步观察”,“难以把握”,“尚不明朗”,但等  相似文献   

9.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广大读者推荐一篇好文章。这是本刊在新的一年开始时,送给广大读者的一份礼物。她反映了本刊的新的追求:讲究文章的原创性、深刻性与可读性。我们衷心希望以此为起点,能够不断看到这样文风清新、有思想内涵的好文章,而一扫八股式的文风、标语口号式的空洞说教。  相似文献   

10.
改革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是先从农村做起的。农村经济改革又先是从搞活农村经济的“细胞”——农户开始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文章是自下而上做的,这也是一种“反弹琵琶”。这样,农村改革就成了整个经济改革这篇大文章的上篇。上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与题目     
每天读书写字,这写字不是古之练书法而是今之爬格子,忽发奇想:天下有没有没有题目的文章?诗人有诗人的气质,在诗的海洋里有时就能看到写着“无题”的诗。“无题”似乎不是“没有题目”,因为这“无题”就是题目。到了文人的手里,气质就不同了,有时偷了这“无题”来作题目,却偏偏又要加上“有感”,把话说得一干二净,明显地缺乏诗意了。 还有,“小题大作”,“大题小作”,也都是文人的笔法,记得  相似文献   

12.
傅如良、刘仁胜的文章“给你一个选择:清官?公仆?”指出:清官和公仆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清官到公仆称谓的变化,折射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跨越。但时至今日,在清官与公仆的选择中,还没有分清泾渭,不能完全树立起真正的“公仆意识”,这说明了封建社会官本位传统影响的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3.
在这次“三讲”教育中,某机关向基层单位下发了一份征求意见表。表中从服务态度、服务作风、服务质量等八个方面征求意见。结果所有基层单位在征求意见表格所有的栏目中都填写了“没有意见”。从表上看,这个机关的工作无疑应该是十分出色的,而且基层也应该是相当满意的。但望着这一份份没有意见的表格,笔者却感到无比惊奇和不伍,总觉得“没有意见”的背后好像有文章可做。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被征求意见的基层单位。结果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反映道:我们不是没有意见,而是意见提了也等于白提。原来,这个机关过去也曾经多次征求过…  相似文献   

14.
《理论视野》2010,(11):63-63
据人民网10月14日报道,近日网上出现了一篇题为《透视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的奇文。文章既有对无奈“强拆”的表白,也有对法律“本本主义”(“法律并非一用就灵”)的反思,更有“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强拆就没有中国的城市化”和“每个人其实都是强拆政策的受益者”等惊人论点。联系到此前不久,某地法制办主任曾以类似理由,致信北大教授反对新拆迁条例,  相似文献   

15.
韩东屏 《理论视野》2009,(10):24-27
库恩构造范式概念,是用来说明科学共同体、常规科学与科学发展的。后来这个概念被国外和国内的学者先后引入哲学并频繁使用。但“哲学是否有范式”的问题却极少有人论及。从库恩范式概念的特定内涵出发分析,哲学或哲学研究根本没有范式,充其量只有“流型”或“显型”而已。而国内哲学界迄今仅有的两篇论证哲学有范式的文章,亦难称有效。  相似文献   

16.
软实力“升位”不可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刊今年第11期“两会”特别报道中的文章《软实力“升位”》,深入剖析了以文化感染力、意识形态吸引力为代表的“软实力”,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描述了国家实力的“软”“硬”相存之道,并细致说明建设与国力相称的软实力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是一篇极具深度和影响力的文章。因  相似文献   

17.
自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之后,企业宣传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广大企业宣传干部为此做了大量的探索。可以说,这是一篇已经被做“旧”了的“新”文章。说“旧”,因为从十几年前大家就开始做这篇文章;说“新”,因为迄今为止,企业宣传工作如何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得心应手的方法。企业宣传部门的工作历来属于党务工作范畴,侧重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和职工的思想教育。在企业转换经营  相似文献   

18.
反馈     
《瞭望》2006,(43)
一篇以观点和事实取胜的“热点文章”贵刊第42期《社会矛盾新警号》一文读了很有味道,记者是在理性的观察后,很老道地破了“一层窗户纸”,说出了大家挂在嘴边,想说而又没有机会说出来的话。这样的观察并非一家之言、一刊之言,而是“共同的心声”。这是一篇以观点和事实取胜的“热点文章”,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公开出版的一些政治类、领导科学类书籍及报刊文章之中 ,在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当中 ,对过去统治阶级耍弄的一些“权术”,有的不仅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剖析 ,合理批判 ,反而还错误地认为“权术”就是领导“艺术”,全盘借用 ,致使有的年轻干部对明显带有浓厚封建毒素的“权术”津津乐道 ,大加赞赏并予仿效 ,给新时期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少消极影响。为此 ,有必要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领导“艺术”与剥削阶级所采取的“权术”作一分辨 ,给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权术”滋…  相似文献   

20.
文风是思想作风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党历来重视文风问题.毛泽东同志将党内不良的文风称之为党八股,而且还指出:“不但文章里演说里有党八股,开会也有.‘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同时他严肃指出:“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告诫我们,要多干实事,力戒空谈.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文风不纯的现象依然存在,各种形式的八股之风还在盛行,与我们担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伟任务极不相称,必须予以彻底扫除.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任克礼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对当前文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改革意见.本刊发表记者对任克礼同志的这篇专访,希望能引起各级干部对改进党政机关文风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