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论诚信品质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既是一个道德范畴,又是一个法律范畴,诚信建设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大学生在学习行为、经济行为和就业行为方面,存在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一个重大的障碍.为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促进大学和谐校园建设,需要从三方面着力:一是要全面理解诚信的真正涵义,强化诚信在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的和谐统一;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和谐统一;三是要大力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言传与身教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军,是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对社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诚信环境的建构。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几年来,各地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一、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1、主要诚信缺失行为。一是考试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比较普遍,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甚至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枪手”。二是学术抄袭。抄袭作业、剪拼论文、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在校园里出现“了天下文章一大抄“”、文章就是报刊剪接、网上粘帖”等流…  相似文献   

3.
诚信思想是苟子思想的重要内容。“诚”、“信”、“诚信”是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范畴,自然主义人性论是荀子诚信思想的立论之源,朴素的唯物主义是荀子诚信思想的哲学基础,荀子从自然主义人性论出发不仅将诚信作为修身之道并将诚信上升为治国之策。现今我国进行诚信建设理应充分挖掘荀子诚信思想的合理内核,赋予诚信“自然法”的意蕴,将诚信的内涵明晰化,发挥诚信制度工具理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法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现代“诚信”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这一过程,也是传统“诚信”实现向现代“诚信”转化的过程。现代诚信是建立在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循的基础之上的。新世纪,重建社会“诚信”体系,必须重视相关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前,科研不端行为已成为我国高校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美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大学科研诚信的宣导教育、监管模式、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先进的经验.我国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应借鉴美国做法,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高校的科研诚信建设,一是通过多媒体联合的形式宣导科研诚信,二是建立独立的长期的具有监管职能的科研诚信管理机构,三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联盟机制,四是加强科学研究过程的监督和学术问责.由此,我国才能形成完善的高校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自开展“窗口”诚信服务以来,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推进“窗口”诚信服务建设,有力地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整体建设,在进一步认清当前公安“窗口”诚信服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同时,应在强化理念、建立机制、探索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找准公安“窗口”诚信服务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思路:政府要在诚信建设中起带头作用;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与个人征信体系;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社会诚信缺失行为;建立、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加强“重合同,守信用”为主要内容的诚信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本文就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结合从事银行业日常监管的理论与实践,对如何加快福建省社会诚信环境建设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共青团河北农业大学于2016年底在全校启动了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工程,通过"Kbar花漾青苹果工作平台",实现了"互联网+"的团学工作现代化管理。通过将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与当今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信息库相结合的方式,配合学校日常管理与校园诚信建设,已取得一系列成果,为其他本科高校学生诚信体系建设提供相关借鉴经验。"互联网+"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在教育培训、择业就业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提出"互联网+"诚信体系建设的未来工作方向与建议,期望"互联网+"支持下的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在高校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基础道德要求,是为人做事从政的道德规范准则,也是经济交往的“游戏”法规。在现实生活中,“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都沐浴过诚信的幸福阳光,也都遭受过失信的痛苦阴雨;诚信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失信也严重威胁着一些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打造诚信社会,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明礼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之一,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本文对引起大学生不诚信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究,提出高校要强化诚信道德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道德规范机制,开发网络诚信资源,狠抓校风教风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诚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2000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2001年朱总理在“十五”纲要报告中提出了倡导诚信。2001年高考的作文命题中心也是提到“诚信”,今年“两会”期间,十数位代表和委员同时提交了有关诚信问题的议案。诚信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是因为诚信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润滑剂”。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货币充当等价物,再到契约关系,无不以信用为基石。诚信问题不解决,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就难以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突出,诚信缺失不仅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阻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受儒文化人伦信用观的影响;二是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存在偏差;三是有关诚信方面的法律规范约束乏力,失信成本过低。诚信是道德之根基,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铸牢道德根基。诚信文化建设涉及教育、宣传、行政、法治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或某一部门的努力难以取得成功,需要多管齐下、齐心协力,方可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与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经营主体谋取正当利益的可靠的道德资源,是市场竞争的道德力量和市场和谐的道德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诚信建设,通过健全法制、加强道德教育、党和政府的政策性引导,以及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等途径推动诚信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深入开展“两访两创”活动,是党的建设在高校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是加强高校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研究与构建“两访两创”的长效机制,对于进一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密切党群联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师生员工,促进校园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诚信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儒家儒学思想中得到了深刻的阐发。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人都从自身儒家伦理观念出发,对诚信思想进行了或隐或显的表述。通过对其诚信思想的梳理与剖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诚信理念由“信”到“诚”,再到“诚”与“信”一体化表述的发展历程,在内容上则表现为个人修养、人伦关系和政治层面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入与展开。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诚信状况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6):176-176,180
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个体道德的基石。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他们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的成败。本文拟在阐释中国古代典籍的“诚、信”基础上,对“诚信”概念进行深入的解读,并对现有大学生诚信的多视角的研究作以述评。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育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公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师生积极开展"铸造诚信人格,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具体表现为"一条主线,四个阶段,七个结合,四种关爱,三种考场,提高学生七种能力"。我校通过开展诚信育人活动,师生员工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诚信素养不断提高,诚信之风初步形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校诚信教育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但诚信教育的理论有待提高,评价体系等方面也有待完善,有关实践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自开展“窗口”诚信服务以来,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推进“窗口”诚信服务建设,有力地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整体建设,在进一步认清当前公安“窗口”诚信服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同时,应在强化理念、建立机制、探索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找准公安“窗口”诚信服务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诚信既是道德建设,也是法制建设,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程,也是完善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诚信文化底蕴为支撑点,以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为表率,以政府、企业、个人的诚信建设为主体,大力推进诚信社会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诚信是会计行业面临的紧迫问题。加强对会计行业的法制和政府监管;倡导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加强社会教育机制是在会计行业树立诚信理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