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四十八章中,有一段关于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论述,抄录于下: “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马克思早就预言了未来社会自由劳动的科学性质。科学发展作为人类在必然王国领域获得的自由,是在为自由王国的繁荣打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当努力追求从必然到自由的不断飞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提供了许多证据,表明我们生活在人类发展的革命转折时代,生活在“必然王国”正在衰亡,“自由王国”逐渐诞生的社会。这里,人类的史前时期正在结束,新的历史正在开始。这个史前时期首先是经济必然王国,其经济规律的作用是“盲目的”,不受社会控制的,这时人服从于异化体系:原始共性吞没了个性、人的个性服从传统、社会关系中商品拜物主义和对于物的依附性占统治地位、劳动及其产品脱离人而异化,社会和人本身全部沉没在异化的社会“太空”。但在所有这些现象后面隐藏着一个伟大的二律背反,那就是“人是历史的奴隶,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曾试图向“经济人”以及产生这种人的商品货币关系发起攻击,但实际上是用官僚统治取代金钱统治,是用行政权力、官僚设制、公文和法则取代物对人的统治。为摧毁这两种异化形式,向“自由王国”迈出  相似文献   

4.
金华 《学理论》2012,(35):31-3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对于我国教科书体系的丰富起到了补充作用,同时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但是就异化劳动本身来说其存在的现实性致使其无法真正地被消除,而且交换的不平等性也使异化劳动成了一种变异性质的劳动模式。所以异化劳动的消除并不是真正地消除异化劳动,而是要改变异化劳动的变异形态以此来恢复异化劳动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他的整个经济理论,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却有不同的概括。从以下几例中我们便可以看出: 第一例。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就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所包含的四节;第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第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第三,价值形态或交换价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1)
先验与经验历来是哲学争辩的焦点之一,从康德开始了从先验自由到经验自由的下降之路,在唯心主义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则实现了先验自由和经验自由的统一,而马克思将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进行分立,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弗洛姆则提出了逃避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又实现了先验与经验自由的统一,自由观正是在这样的分合中不断发展,从其深层次上则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由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7.
领导是一种活动和行为。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和共同活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个整体的独设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功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指挥。”(《资本论》第1卷,第367页)马克思的论述,深刻地阐明了领导活动在人类社会群体活动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指导者、指挥者的关键地位。对于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研究领导活动的规律,就必须研究领导者的活动规律,探  相似文献   

8.
劳动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从劳动发展史上找到了“了解社会一切历史的钥匙”①按照马克思的学说,每种生产方式都有自己的劳动社会属性。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关系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有过著名的论述。他指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资本的政治经济学,而后者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②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  相似文献   

9.
贺汉魂  王泽应 《理论探讨》2012,(4):49-55,179
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劳动解放人是劳动的根本伦理意义,解放人的劳动是对劳动的根本伦理要求.“解放”即解脱羁绊获得自由.所以劳动解放人的根本伦理意义也即劳动的自由意义.一切劳动成果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害人性劳动以及劳动过程具有害己性的劳动,主要指异化劳动与过度劳动,都是应该解放的劳动.劳动解放人与解放人的劳动是对立的统一.其对立性表现为:通过劳动解放人,会产生劳动对人的“不解放”;而不劳动又无法实现“劳动解放人”.其统一性表现为:劳动解放人是解放人的劳动的根本前提,解放人的劳动会对劳动解放人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刻认识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伦理意蕴对于深入揭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质,确立、实践劳动及劳动关系的应然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迎 《学理论》2012,(20):51-52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的剖析与区分,来阐释与分析他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渺茫性与前景暗淡性。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是从必然王国在不断地走向自由王国的,但是由于人的主体能力、客观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这个过程永远也不会完结,人类永远不可能有实现那种幻想中才存在的所谓"绝对自由"与"绝对的人性解放"。  相似文献   

11.
邹广文  王璇 《理论探讨》2023,(1):117-125+2
不同于以往对“劳动”“生活”进行单一范畴的讨论,可从关系视角出发,回到马克思思想的原初语境来探讨劳动与生活的关系。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入手,切入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从中发现劳动与生活关系的历史形态。首先,在“人的依赖关系”下劳动与生活处于朴素同一的关系中。其次,“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下的劳动与生活处于紧张对立的对象性关系中。作为劳动与生活关系的理想状态,“劳动本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并不是设定的,而是生成发展的,实践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在这种形态下,劳动的谋生性质并没有消失,反而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真正的“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活动,劳动与生活的关系达到真正的和谐的理想的统一。实现劳动与生活的统一,通往真正的美好生活有赖于人的解放,而这一理想的实现本质上指向当代人的生活信念与劳动意义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二、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和价值理论的继承、发展和科学化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为科学地认识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历史性质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以其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依据 ,分析了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和历史性质。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 ,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与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 ,表现为不同的劳动方式。在人类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 ,在人本身的生产力还比较低的情况下 ,在资源相对稀缺 (相对于人…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在被重商主义学者关注后逐渐成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从商品经济条件和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角度分别对生产劳动进行考察,在得出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的一般规律后,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研究,指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别不是由劳动所得的物质形态决定,而是由劳动所赖以实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4.
潘际帆 《学理论》2011,(31):50-52
关于马克思自由观的问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对于马克思自由观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自由王国的理论却重视不够。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马克思"自由王国"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如何实现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试图通过与目前人们对马克思"自由王国"的认识比较辨析的方法,达到对马克思"自由王国"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5.
正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民主政治思想。但是,马克思在提出民主政治思想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即认为未来社会的民主政治是与劳动的解放密不可分的,这个反映劳动解放的新经济制度是"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认为,如果没有这个以个人所有制为特征的经济条件,一切民主形式都只能是"欺人之谈"。这个观点反映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特点。但是,这个观点可能被我们长期忽视了。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成为亿万群众的实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个决定性阶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回溯历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经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包含历史哲学、历史-社会理论、历史学和实证社会科学三个层次。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代言人对剥削、贫困、解放和社会主义在道义上的关切,以及他对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阐述,对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展望,始终作为价值理念包含在唯物史观的"历史和经济解释"之中。从唯物史观的创立到《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试图使基于人道理想的价值追求与科学历史观相统一,构成一种"革命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实践基础上深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从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一般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预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也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一个有规律发展的客观过程。那么,社会客观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中概括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19.
赵英杰 《学理论》2013,(4):78-79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是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角度出发的,对于金融领域雇佣劳动的性质问题需要另做说明。金融领域的雇佣劳动属于非生产劳动,但同样为金融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但金融利润却不是直接来自于金融领域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是来自于生产领域中形成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金融领域中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部分抵消了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所产生的费用。  相似文献   

20.
"两个和解"是指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形成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人与本身关系的激烈冲突。"两个和解"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由自我占有走向全面发展,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两个和解",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