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布什政府对台军售看美台军事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清敏 《美国研究》2004,18(4):15-38
在布什政府第一任期 ,美国扩大对台军售 ,提高与台湾军事交往的级别 ,加强了与台湾的军事情报交流与合作和对台军事人员培训 ,甚至直接参加台湾的军事演习 ,明显提升了美台军事关系。但在落实布什上台仅两个月时草率做出的向台湾出售一笔先进武器决定过程中 ,美台之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数轮讨价还价 ,至今这笔交易仍然还有很多未知数。这一艰难的执行过程反映了美台军事关系的一些变化 ,呈现出美台关系的一些新特点。其政治含义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蔡浩 《德国研究》2004,19(3):4-6
德国联邦政府在"9·11"事件之后明确地站到了美国一边.在联合国主持下,德国还牵头在波恩彼得斯贝格召开了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并提供了约3.4亿欧元的人道援助.但红绿政府第二任期伊始,德以绝不参与任何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以及不赞成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立场使德美关系陷入了一场深刻危机之中.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红绿联盟政府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来探讨德美外交政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波德莱尔《恶之花》中太阳的组合意象由曙光、太阳和黄昏构成。诗人逐日的探险精神反映了波德莱尔的审美旨趣与灵魂波动。太阳代表了光线与热量,美与幸福,生命的发端与终极,精神的辉煌和对理想的追寻。通感象征性的表述阳光,让《恶之花》如不落的红日般照耀于世界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4.
托克维尔(Tocqueville,1805—1859)是个在西方颇享盛名的法国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我国对他的了解和介绍十分有限。他出身贵族,复辟时期投身司法界,七月王朝期间受命赴美调查刑罚制度并在广泛研究美国社会的基础上写出《美国的民主》 (1835—1840)而一举成名。该书至今仍被欧美学者誉为对美国社会分析最深刻,最富有预见性的佳作。在一八四八年革命中,他投入共和派运动并当选为议员,1849年出任外交部长。路易·波拿巴上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大街"一场的解释,说明"玛格雷特剧"不是一出所谓的"平民悲剧"(或译"市民悲剧"),而是与神订约的存在同与魔结盟的存在之间的纠缠、博弈与决裂。"大街"作为"玛格雷特剧"的第一场,显示出其独特的戏剧特征,戏剧结构的连贯性体现于神性存在与魔性存在的贯穿性与结构性冲突。浮士德对梅菲斯特的命令式不仅显示出人主魔仆的关系,更是突显出浮士德在魔力帮助下实践其自由的欲念,而玛格雷特则是显示浮士德深重罪孽的试验试纸。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部反映俄罗斯转型时代外交的新著<转型时代:俄罗斯与美欧关系研究> 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虽然目前国内研究俄美关系和阐述俄罗斯外交的著作很多,但是从总体上对俄罗斯与整个西方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对转型时代俄罗斯外交和国际关系做系统分析的研究却略显不足,对俄罗斯外交区域特色的深入研究则更少.美国和欧洲是在俄罗斯外交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两个方向,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俄与美欧的关系.研究转型时代俄罗斯与美欧的关系,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蕊 《法国研究》2012,(2):7-12
作为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代表作家,阿尔贝.力口缪在其戏剧作品《误会》(Le Malentendu,1944)中注入了对生存意义和死亡本质的思考。加缪的死亡观之形成,不仅与作家的个体经验和感悟有关,同时也反映了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以及西方文明“直面死亡”的传统。本文试对《误会》中的死亡主题加以探讨,从而进一步揭示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观——“荒诞”与“反抗”。  相似文献   

8.
吕沙东 《法国研究》2007,11(1):9-16
<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9月在青岛大学教"小说史"时创作的一个短篇小说.沈从文那时对佛经故事产生浓厚兴趣,并且答应了恋人弟弟张小五的要求,决定对其中几篇加以改造,"就某经取材,重新处理",来"放大翻新",把原来有教训意味的故事改造为歌颂世间平常人爱欲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人间失格》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大庭叶藏童年、青少年和成年这三段时期的人生经历,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勾勒出了他一步步"丧失为人资格"、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文章依据心理学中关于信任的研究和理论,通过对作品中三组重要关系(即大庭叶藏与其父亲、同伴堀木正雄、妻子良子)的分析与考察,揭示大庭叶藏"对人类的恐惧"本质上源于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感,指出该作引发人们思考"应该如何存在"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纪德30年代发表的《新粮》是《地粮》的姊妹篇。这部充满诗性与激情的作品,实际是五个不同时期创作片段的糅合,它展示了纪德思想发展的历程:从《地粮》时期的个人主义转向介入时期的人道主义,目光由小我的快乐转向大我的解放,最后升华到介入支持共产主义事业,进而走进共产主义。在作品中,纪德试图从自我的经历和智慧中总结出一套幸福哲学,寻求人人幸福成为其独特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力量不对称的同盟是当今世界诸多双边或多边同盟的常态,而非对称同盟中更弱小的一方基于有限实力和安全需求的考虑,通常都会依赖同盟大国的保护,为此在对外政策中更多地选择追随同盟大国的行为.然而,国际政治的历史和现实却一再表明,非对称同盟中的小国也可能表现出与常规认知相反的、针对其更强大盟友的外交疏离行为,也即在不对称同盟内部可能存在比常规矛盾更加深刻的问题.本文从盟友之间的战略分歧、收益落差及需求差异,盟国自身的内政变化,以及同盟外部威胁的弱化三个层面分析非对称同盟内小国对大国的外交疏离现象,并结合美国与菲律宾同盟关系的调整及美菲在南海问题中的互动,进一步分析上述三个层面影响要素的解释能力,指出美菲关系在克服这些矛盾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此类同盟内部矛盾得以缓和与化解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法国是电影诞生的国度和繁荣发展的天地,法国电影业在世界电影市场曾一度占据霸主地位,从卢米埃尔兄弟到梅里爱再到吕克贝松、雅克·贝汉,近百年的历史沉淀让法国电影文化得以持续发展并不断突破创新。作为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电影对白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段和表现形式,更具典型性地反映生活。本文以法国电影《无法触碰》中的对白为分析对象,阐释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如何在电影对白的语境中达到对立和统一,并实现特定的艺术表现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前夕,以美国驻中国迪化领事馆副领事身份为掩护的中情局特务马克南在中国新疆从事一系列秘密情报活动.包括勾结地方匪首乌斯满等搜集中国边疆区情报.策动反共活动等。对此,《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及时予以揭露,但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则极力掩盖事实真相,并反诬中国政府在制造所谓的美国特务案例。历史不...  相似文献   

14.
卢梭(Rousseau)和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是法国十八、十九世纪不同时代的两位文学家。卢梭的一生处于法国的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这个时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念逐步形成、发展,最后成为舆论和文化的主流,并直接导致了1789年开始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民主派,他的思想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学说和创作中“回归自然”(Retour à la nature)的思想强调感情,歌颂自然,对欧洲近代文学,特别是对浪漫主义(romantisme)文学有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晓德 《美国研究》2007,21(4):116-127
北京大学历史系王立新教授的沥心之作《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以下简称《政策》)于2007年9月出版。掩卷之余,感触良多。本书的学术价值在于作者对如何释读美国外交政策提出的理论思考或研究路径,为研究美国外交史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或思路。尽管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这本书对促进中国的美国对外关系史研究的学术意义是无可置疑的。这里发些议论不能看作是对这本书的全面评价,只可算是读了这本书之后的几点感想而已。一从词性上讲,“意识形态”是一个中性词,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但在美国…  相似文献   

16.
诗歌翻译历来是文学翻译的难点。1947年出版的戴望舒翻译的《恶之花》,将源语置于中心地位,力求再现原作的"形式"与"质地",结果差强人意。而十年后陈敬容翻译的《恶之花》舍弃形式对等,却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曾然 《法国研究》2013,(1):77-81
法国的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以他的一部哲理童话《小王子》而为广大的中国读者所熟知。从他其他有关飞行的作品中,从他作为飞行员的职业生涯中,我们了解到的是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传奇的人生境遇。他的突然离世又给后人留下太多的想象和未知之谜。而他的妻子龚苏萝留下的作品《玫瑰的回忆》则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实的圣埃克絮佩里。本文试图通过对《玫瑰的回忆》这部作品的解读,卸下围绕在圣埃克絮佩里周身的各种光环,从而为读者还原一个原本的圣埃克斯,揭示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小王子。  相似文献   

18.
李硕 《法国研究》2014,(1):49-54
法国作家皮埃尔·加斯卡尔(1916-1997)在1953年接连获得两项文学奖——中篇小说《死人的时代》获得龚古尔奖,小说集《野兽们》获评论奖;4年后,《东大新闻》刊载了彼时正在东京大学攻读法国文学专业的大江健三郎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奇妙的工作》。大约半个世纪后的2005年,大江健三郎在长篇小说《别了,我的书!》中重新提及自己初登文坛的此部作品,其中深意,耐人寻味。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奇妙的工作》与加斯卡尔短篇小说集《野兽们》中的《难辨狼与狗的时刻》之间的关联,浅析二者的创作动机背景和动机,从而试图对作品的深意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促进和保持经济增长逐渐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最主要指标之一,但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衍生出很多问题。随着经济增长引发的诸多问题的显现,对经济增长优先理论的相应反思和实践探索也开始出现,2008年以来的金  相似文献   

20.
杨振 《法国研究》2007,12(2):32-37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文学的构建历程就是突破传统文学观念,追求文学现代性的历程.在这一时期中,"域外文学开始作为'现代文学'已有的典范进入中国人的关注视野"[1].而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作为现代文学期刊的代表,其主编茅盾则在"<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中就开宗明义地说到:"将于译述西洋名家小说而外,兼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之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