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描述了近代早期欧洲广泛的社会心态,并最早发现和强调了社会心态对社会实践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绑架(劫持)已是我国一种十分严重的刑事犯罪,正如张昌荣在他的《绑架·被害·预防》一书前言中所叙述的那样:“我国绑架和劫持人质案件,在10年里发生了量和形式上的巨大变化。1984年全国发生绑架(劫持)人质案件5起,1985年发生12起,1986年16起,1987年29起,四年共发生了43起。10年之后,1997年仅福建省绑架人质案件就达300余起。福建省从1995年开始.绑架案件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必须以积极作为的方式履行职责,建立一套纠防超期羁押检察监督的长效机制.吉林省辽源市人民检察院为有效规范和推进超期羁押监督工作,建立并实行了"三书"制度:《案件即将到期预告书》、《案件到期催办书》、《案件超期违法通知书》,并完善配套制度,确保"三书"制度取得实效.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梁治平先生的《死亡与再生:新世纪的曙光》一文对伯尔曼先生的《法律与宗教》一书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篇代译序,它更是一篇《法律与宗教》中国化了的预言性文章.文章不乏真知灼见,虽属说理性文章,但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见解力不仅为我们概述了《法律与宗教》一书的思想精髓,而且为我们开启了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与中国宗教的大门.文章中富有深刻思想性的“我们的危机”的观念,不仅对《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所提的西方的“整体性危机”一词有了中国化的透视,而且也形成了对生活于现代法制下国人的警醒.  相似文献   

5.
德国学者K.茨威格特和H.克茨所著的《比较法总论》一书通过探讨比较法的概念、功能、目的、方法及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各主要法系的概况。  相似文献   

6.
《医学六经》一书收录了《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等6部医籍,颇受学界重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著录该丛书为明代顾从德所编纂,由吴勉学刊刻.通过查考原书、梳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此书与吴勉学所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前6部医书内容及版式相同,疑为后人将此6部医书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析...  相似文献   

7.
《六韬》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成书于战国末期和西汉前期之间。到了宋代,此书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六韬》是一部政治书,其政治内容的核心是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院部分教师编纂的《中医经典索引》一书,即将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是书为《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五部经典著作的综合索引,分文句和语词两部分,还附有药、方、穴的专题索引。其条目均按首字的笔画笔顺依次排列。全书约80万字,是目前中医索引书中较大的一部。 编纂中医药索引书,是开发利用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中医索引书为数甚少,特别是尚无分门别类的索引书(如医经、本草、方剂、脉学、各科各病等)。本书作为医经类的索引书,对研究此五部经典的学  相似文献   

9.
对唯物史观的最一般最本质特征的表达,通常理解为马克思于1859年1月所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把这篇序言作为关键节点,从社会的结构和历史的分期两个方面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就能更为深刻地理解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0.
当前,银行卡使用密码的便捷性与安全性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为设置密码的安全性受制于设置者的智力水平和对安全性能考虑的周密程度,人为设置密码的经常变更也无法抵御随时可能发生的密码被窃取或者骗取的风险。非法获取他人密码是“前置性犯罪”,而获取他人密码之后的犯罪活动可称为“后发性犯罪”。应当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对密码的特别保护,进一步明确银行在保护客户密码安全方面的义务,努力创造条件对银行账户采用生理纹线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刑法学方法的一般理论》一书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2.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是我国文献目录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两部著作。本文通过对两书中所列篇目卷数的分析,认为其具有以下两点意义:一是具有辨体别名的作用:二是反映了当朝官藏书籍的存亡情况。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黄侃研究逐渐成为学界一个热点,笔者通过全面考察《黄侃日记》的版本、及有关《日记》的论文,认为对《日记》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意义:对书中引书部分进行全面整理,可弥补黄侃其它学术遗著观点之不足;书中引书部分与黄侃学术思想密切相关,研究其部分可为将来研究者进一步全面了解黄侃学术思想打下基础;有助于我们更详细了解黄侃的治学方法。目前学术界对《日记》的研究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黄侃个人生活习惯和性格;黄侃的交游;黄侃的读书、治学特点和方法。因而《黄侃日记》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一般都认为,1989年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节译基德的《社会进化》一书为马克思之名见诸国人之始,事实并不是这样,美国人伯尔纳写了一本《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书,书中对1907年以前中国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晋·皇甫谧认为是由《黄帝内经》一部书变成《针经》、《素问》二部书。元·吕复和清·姚际恒则认为《灵枢》、《素问》是汇聚而成。本文考析认为:《汉书》之后的东汉时期医经七家曾经历了一次改纂过程,可能由医经七家被分别集纂成《灵枢》、《素问》、《难经》,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6.
《孟子》一书的作者究竟为谁?探讨历代孟学学者观点,可以概括出《孟子》行文的七大特点,据此推断《孟子》一书是孟子口授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让其弟子记录下来,然后自己整理删定而成型。  相似文献   

17.
一、考源 “华佗论治伤寒”篇,今孙思邈《千金方》卷九“伤寒例第一”和王焘《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首”中均列有之。但是,这二书中所引的“华佗论治伤寒”篇是从哪里录出的,今作其考源如下。 1.《外台》中所列的“华佗论治伤寒”篇,不是录自吴普集《华佗药方》十卷中,而是录自《张文仲方》一书中的“天行”病中。 按《外台》引“华佗论治伤寒”篇中所用的药方,无一方是注“出华佗”,其篇下也没有注出某卷中,而有“此法宫泰数用甚效”一句。按宫泰是西晋人(注1),在汉人华佗、魏人吴普之后,不可能为《华佗药方》一书所引,所以《外台》中所引的“华佗论治伤寒”篇,不是录自吴普集《华佗药方》十卷中。  相似文献   

18.
《法学方法论》是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卡尔.拉伦茨的重要著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价值导向的思考”方法,并提供了一整套的法律解释和法的续造的标准和方法,意图通过提供这些方法,对法律的价值判断作事后审查,以防价值判断成为法官的纯粹个人立场。拉伦茨提出的法学方法,大大提升了法律适用的科学性,但仍有限度。本文拟从法哲学、法官角色、法官品性三个视角分析“价值导向的思考”方法的限度,说明这套法学方法建构的界面,以助于对《法学方法论》一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战国秦汉经济问题考证》一书进行述评,从该书的内容、视角、论点和学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刘晗 《工会论坛》2009,15(6):148-149
20世纪初期,古史辨派发起了一场关于《老子》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关于《老子》一书的不同见解。由于资料的局限,这些见解既有各自的主观性、片面性,其中又不乏真知灼见的成分。目前可以联系出土的《老子》一书,沿着更新的思路加以进一步地鉴别和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