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块神奇而又神秘的土地。碧波万顷的海洋象温柔多情的女儿深深依恋着这块土地,峰峦叠嶂的群山又象刚毅执着的儿子紧紧守护着这块土地。她曾以渊远流长的文明哺育了一个勤劳质朴的民族,又以奇异秀丽的山川吸引着千百万海内外游人;她曾以金田起义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又以百色起义为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她曾为了边境安宁和国家整体利益牺牲了无数英雄儿女的生命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今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广西,一块曾经使人看不明也猜不透的土地! 广西,一个现…  相似文献   

2.
隋穗 《时事报告》2007,(4):64-65
黄来女,1985年出生于广西合浦县。4岁时,母亲因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不久,县文工团解散.父亲也失去工作。从此,她跟随父亲东奔西走,打工谋生。颠沛流离的生活常常让父女俩陷入困境,她曾因交不起学费而两度辍学。  相似文献   

3.
情满宝岛行     
年少时,宝岛台湾是我向往又而深感神秘遥远的地方。参加工作后我与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工作关系,我曾几度赴台湾考察交流.每次赴台归来,我都会带着对她的依依不舍和深深眷恋,那人、那情、那景,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记。  相似文献   

4.
她曾为红十字医院的崛起而艰难跋涉,她曾为救助弱势群体而失去爱情亲情,她曾为百姓的利益呐喊“请命”,她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她那8年艰苦磨砺的无悔岁月,她那心系百姓的无私奉献,她那直面人生、勇对坎坷的坚强意志,无不催人泪下。她就是荣膺“中国区域经济时代新闻十大主人公奖”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红十字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么秀丽。  相似文献   

5.
因忙得“福” 瑞瑞出生于2000年.是个活泼好动的姑娘,从小就喋喋不休地问啊说啊,也从不认生,小小年纪,追着比她大的孩子跑来跑去,也不嫌人家烦。这也让我很困惑:这孩子到底像谁——我和她爸爸都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有了她.家里一天到晚充斥着瑞瑞清脆的声音.给全家都带来了生机和快乐。  相似文献   

6.
元非 《台声》2009,(1):96-96
杨惠姗.上世纪70年代台湾家喻户晓的演员,曾连续两年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而她另一个身份则中国现代琉璃艺术的推动者之一。1987年.杨惠姗在颠峰状态离开电影,投身中国现代琉璃艺术.创立琉璃工房,苦心研究特殊的琉璃脱腊铸造法。时至今日.琉璃工房一直以世界第一个现代中国风格琉璃艺术创作团体深自期许。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11,(10):32-32
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张海迪的事迹曾鼓舞和感动无数人。她因此成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楷模.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相似文献   

8.
有位在军队院校时的战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是因为她长得多么漂亮,也不是因为她的学习成绩多么出类拔萃,而是因为她的人缘特别好,大家都说与她交往感觉轻松而惬意。我曾仔细观察过,她对待别人特别宽容。有人失手把她的暖瓶打碎了.她笑笑说:“没关系。”有人不小心把饭汤洒在她的裙子上.  相似文献   

9.
1914年3月.李立三的夫人李莎出生在俄罗斯萨拉托夫省的一个贵族庄园里。在她漫长的人生中,从与李立三偶然相识到历尽磨难,从一个美丽的俄罗斯少女到一位高贵的中国老太太.她的一生都与这个中国人和中国密不可分,随着李立三的际遇而牵连其中,随着中国的变迁而跌宕起伏。她为爱情而远行、为立三而坚守、为中国而留下,其问她面对流言蜚语、牢狱之灾和劫后重生。  相似文献   

10.
贵州南部的白裤瑶曾庆南白裤瑶是瑶族的一支,因男子皆着白裤而闻名。整个瑶族共213万人,分散居住在中国南方的湖南、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的毗连地带。瑶族的其他称呼达300余种,或以服饰颜色得名,或因头饰、胸饰、发型特点而得名,也有的因居住地域不同...  相似文献   

11.
《传承》1996,(4)
宋庆龄三次要求加入共产党宋庆龄是一位划时代的杰出女性,她年轻时追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从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以来,忠贞不渝地坚.持刊\中山先生革命的新三民主义.在中国长期革命的艰难困苦的斗争中,坚定地和共产党站在一起。她曾3次要...  相似文献   

12.
梦佳 《黄埔》2007,(1):56-57
在拜访张润滋老师前,我对她一无所知。仅从她在1986年出版的画册的前言里,我了解到她1955年从护士学校毕业后曾做过教师,后因重病而离职休养,在病中她开始自己钻研泥塑艺术。她没有上过美术学校,她的艺术道路完全是自己摸索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读者俱乐部     
责编:你好。 3年前我偶尔认识了《中国残疾人》,爱不释手,她使我走出孤独、苦闷和寂寞。得知叶子因家境困难而无法订阅《中国残疾人》以后,我曾汇款至编辑部,请代为订购转赠。我也和叶子一样是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因此我和她有同样痛苦经历,所以,很想帮助她,因为我有固定的生活来源。现在,叶子已  相似文献   

14.
正"我希望能做一个美的传播者,帮助每一名中国女性实现美好的梦想。"她曾在美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把人生最美好的韶华献于医学事业;而在对中国女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有了新的想法,她开拓了中国成年女性综合素质培训研修事业的先河。她爱美,而让中国女人更美,则是她毕生的"美丽之梦"。张乐华,一个在时尚界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名字。作为国际素质形象培养研究机构专家,北京幽兰女社社长,她牵系着  相似文献   

15.
她是著名的吕剧表演艺术家。20世纪50年代初,她曾因主演《李二嫂改嫁》而享誉全国。1957年《李二嫂改嫁》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得到极大好评,她以精彩的演技获得了当年的戏曲"百花奖"。她曾多次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勉励。她曾作为全国人大第一次派出国外访问的代表团成员,访问了前苏联、前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亲身见证了新中国早期的议会外交;她是这个代表团成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和目前唯一健在的一位。她被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授予"中国戏曲现代戏表演突出贡献奖",并荣获了山东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  相似文献   

16.
<正>秦德君致信邓小平秦德君是中国革命史上为数不多的"女强人"。1923年,她由邓中夏介绍,进入南京东南大学学习,并参加了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她从事统战、情报工作,上海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法庭判处死刑,因解放军进军神速而得救。秦德君天生丽质,而又思想解放。从1920年到1950年先后与五个男人结婚、同居。她曾在日本与沈雁冰(茅盾)坠入爱河,分手后服药自杀未遂。  相似文献   

17.
她曾为红十字医院的崛起而艰难跋涉,她曾为救助弱势群体而失去爱情亲情,她曾为百姓的利益呐喊“请命”,她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她那8年艰苦磨砺的无悔岁月,她那心系百姓的无私奉献,她那直面人生、勇对坎坷的坚强意志,无不催人泪下。她就是荣膺“中国区域经济时代新闻十大主人公奖”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红十字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么秀丽。  相似文献   

18.
丁玲的魅力     
郭娟 《现代领导》2011,(1):40-40
丁玲的魅力在于她人生的丰厚。 如果选一位女作家来反映中国现代文学风云、历史风云,那是非丁玲莫属的。其他可能的人选——萧红,是经过鲁迅肯定的.鲁迅曾说她在写作上超过丁玲要比当年丁玲超过冰心还要快,只是,才女薄命,萧红20世纪40年代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9.
姜月是吉林省女子监狱里的一名囚犯,今年48岁。因杀害丈夫入狱,入狱前,她曾是吉林省某省级金融杂志副总编,入狱后,她曾经悲观、失落、彷徨……经过灵魂的洗礼,她最终战胜了自己,成为监狱女囚中的“知名记者”。  相似文献   

20.
腾飞的中国     
1978年,那一个寒冷的冬天,中共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她拉开了一扇尘封的大门——中国压抑已久而充满旺盛精力的生命,终于找到了出口,迫不及待,奔涌而出……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事因于事,而备退于事”,使中国人民纵情欢呼,涕洒滂沱。因为这预示着严冬就要过去,春风已经吹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