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乡村治理实践面临诸多困境,集中表现为治理“缺位”:农民参与村务治理“边缘化”、农村协商民主缺位及乡村治理制度规范缺失等。这不仅有悖于基层民主自治初衷,亦阻碍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备人民当家做主的完整程序和制度链条,强调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在场”性、全过程性、有效性,并秉持协商原则,确保人民参与公共事务“全过程在场”。由此观之,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有效嵌入乡村治理过程,通过构建“两化三治”路径,即在坚持乡村民主治理政治化和社会化的原则下,构建以公共理性加强德治、以行动赋权推动自治、以制度规范保障法治的乡村多元治理路径,从而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激发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活力。  相似文献   

2.
周永辉 《人大建设》2023,(10):46-4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须将人民民主的理念、制度和实践全方位贯穿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强化基层民主,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健康发展。近年,禹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探索建立城区无主管庭院“3+1+1”共建共治,不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用心、用情、用力,走出一条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治理的实践新路。  相似文献   

3.
借助创建“全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契机,山东省莒县以“议事·学习日”制度探索了一种农村社区治理的新形式,用切实有效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保证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到实处,实现了农村社区治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莒县的案例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充满创意的理念和可推广、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4.
北京接诉即办改革中的“未诉先办”治理模式实际找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条新路。这一模式通过治理端口前移、构建全流程问题流转处置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实现“全链条”的民主;通过及时公布“未诉先办”实施情况保障公民知情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保障公民参与权,由“征求意见”政府主导式表达向“诉求提出”公民主导式表达跨越以保障公民表达权,将群众“三率”纳入考评保障公民监督权,推动实现“全方位”的民主;通过开展“共性问题专项治理”、“区域问题综合治理”和“预测问题前瞻治理”,推动实现“全覆盖”的民主。“未诉先办”治理模式通过坚持以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民主和坚持“人民在场”、“协同共生”的价值理念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内涵;秉持“公民诉求是起点亦是终点”的理念,推动政府流程再造、整体政府建设和政府服务供给侧改革,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化,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北京样板”。  相似文献   

5.
宋敬业 《湖湘论坛》2008,21(2):106-107
社区共治管理平台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的管理制度安排。它本质上是一种基层社会管理的系统模式,因而具有以下系统管理特征: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性、管理方式的日益参与化、管理结构的立体横向网络化。社区共治管理平台具有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提高党组织执政能力等重要功能。要增强社区共治管理平台系统的效应,必须强化系统管理理念;强化党组织领导管理;拓展民间组织发展空间;完善社区公众参与机制和社区各类组织的合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透过国家治理效能的窗户,可以展示中西治理模式的实际差异,更能借以回答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实现对竞争式选举民主超越的时代之问:在治理主体维度,以“人民民主”破解合法化困境;在治理理念维度,以“实质自主”破解价值理念困境;在治理制度维度,以“中国之制”破解实践僵化困境;在治理成效维度,以“中国之治”破解低效失灵困境。这种全面、真实、有序、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对竞争式选举民主的系统性超越。面对当前世界普遍存在的治理难题,全过程人民民主打破了西方民主霸权的桎梏,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优越性,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正>春山茂,春日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围绕浙江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目标,宁波市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打造“红领巾民主学堂”校园实践样板,通过“童视角”民主课程、“童参与”民主渠道、“童议事”民主实践三条路径,有序引导中小学生参与民主法治建设,培育树立广大少年儿童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自信,以生动的基层校园实践展现最真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8.
<正>接诉即办工作为畅通群众诉求和反映群众意愿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但要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中具有全局性的关键环节,其中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具有基础性作用。由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等多方主体参与的社区议事机制是基层治理的创新,也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在基层落实的有效载体。通过对南京市鼓楼区议事机制的调研,我们发现社会管理创新与协商民主有着内在的理论契合,社区议事机制正是这种默契的外显。议事机制的运行激发了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为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区矛盾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一机制在可资借鉴的同时仍有进一步生长的空间,既取决于其自身的完善,也取决于其他治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0.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要切实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和原则,以"全过程民主"推动社区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社区治理"全过程民主",是真正视社区治理主体为全体社区居民的鲜明体现,也是变以往"社区管理"为今日"社区治理"的核心要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之一,就是始终坚持人民民主,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确保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沈迁 《湖湘论坛》2023,(1):82-94
村改居社区的过渡性与复杂性要求治理视角的实践性与适宜性,推动物业治理嵌入社区治理,实现治理模式的创新,进而提升治理效能。既有稳定的“制度性视角”和发展的“市民化视角”指向的治理模式无法突破主体互动不足和权责分工不清的壁垒。引入实践的“嵌入式视角”,提出“国家、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分析框架,基于J街道红色物业治理实践的考察,研究发现:村改居社区物业治理一体化模式形塑基层党组织统筹的多元主体嵌入与资源共治的物业治理格局,发挥党建引领与组织再造的协商机制、动员治理与事务治理的规范机制和责权分配与资源整合的激励机制。红色物业真正提升村改居社区治理效能,突破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参与”困境、“悬浮化”困境、“市场失灵”困境和“整合”困境,对构建中国特色村改居社区治理理论提供重要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妇女议事会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性别平等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近年来上海P区妇女议事会的运作探索初步形成四个议事机制,即强调因地制宜、推陈出新的议事征集机制,注重规则、接纳与协商的议事讨论机制,议行合一、且行且议的议事落实机制,以及多主体内外联动的议事保障机制,促进了妇女议事会的落地,为女性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与治理提供了空间,进一步强化了女性协商对话能力,改善了女性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相对边缘化处境。未来基层妇女议事会的建设,需兼顾社会治理与社会性别视角、改善议事代表结构与流动机制、规范议事规则与程序以及将性别视角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期整体规划之中,聚焦女性群体的机遇结构赋权和主体能动性增能,建立迈向性别平等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的前沿和重心在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也源自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权力和人民民主在基层社会的运行过程,与基层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在基层治理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常态治理"碎片化"和非常态治理"动员化"失衡的困境。二者相互掣肘,难以实现相互转换。为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应当巩固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建立多元主体协调机制,维护"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是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持续提升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工作,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不断丰富、拓展人大工作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绍兴市柯桥区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依托"全过程民主·智能化议事"平台,以"智能议事助推共同富裕"项目活动为载体,衍生出智能议事助推"发展共富""文化共富""环境共富""和谐共富""市场共富"和"打造山区共富联盟"等子项目,构建起代表和群众全过程参与推动共同富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尹文 《岭南学刊》2022,(5):57-61+128
居委会作为党建引领基层自治的重要主体,其过度行政化引发社区中行政与自治的矛盾,导致社区治理需要再次寻找居民自治的标准单元。江苏省南通市在“两邻”理论的指导下,于社区与网格之间设置“邻里”作为标准单元,在党建引领和网格化管理支持下相应配备了一系列议事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了系统化基层自治的南通经验。党建引领邻里自治的实践经验给当前基层治理工作在如何把握好行政与自治的关系,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凝聚起自治的力量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在推进基层治理协商民主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与独特优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及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均有着重要意义。在国家治理的基层场景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优化地方治理的重要工具。人民政协作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基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民主理论的逻辑起点,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设计了“共商国是”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建共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奋斗”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民族事务治理各领域“互助合作”的重要制度组成的“四位一体”民主制度体系,有力地将国家、民族、人民熔铸为整体的国民共同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新时代民族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应立足国家整体的国民共同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贯穿从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到监督的全过程民主实践,最大限度激发各族人民参与到民族事务治理之中,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新乡贤作为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主体,通过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公益慈善事业、基层建言献策等方式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时代意蕴,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助乡兴促共富的重要力量。温州新乡贤工作遵循“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原则,通过“选举+协商”模式彰显出“乡贤型”村干部的鲜明特色,与乡村软治理强调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相契合,形成丰富的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经验。由于新乡贤“局外人”身份标签,乡贤组织与村“两委”的职能定位模糊,在共富路上新乡贤作用发挥渠道有限。通过“搭建组织平台—拓展社会资本—长效保障机制”模式,化解新乡贤群体的身份界定和体制认同难题,为新乡贤深度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提供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赵晓峰 《求索》2023,(1):151-157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客观需要。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基础权力,增强现代国家的制度能力。正式制度建设的“精度”要求与人民生活实践中的“温度”诉求之间存在张力,考验着治理主体的权衡和实操能力。当前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要加强人民需求反馈机制建设,使基层治理主体常规性回应民众诉求的方式方法成为正式制度的一部分,增强国家制度能力建设与城乡基层社区和谐发展的协同性。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形成国家制度能力建设的“双层架构”,既要在顶层架构方面加强全国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本等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又要在底层架构方面重视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等基层社会的制度建设,以推进“三治融合”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