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墨友好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广阔的发展前景。不断丰富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南南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墨建交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得到了全方位、迅速的发展: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科技合作卓有成效,文化交流异彩纷呈。但是,中墨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墨贸易中,墨西哥逆差较大;反倾销问题;非法贸易和非法移民问题;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力度不够大。为进一步充实和深化中墨战略伙伴关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双方共同努力,减少贸易的不平衡,积极考虑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将墨西哥列为"走出去"战略的重点,等等。  相似文献   

2.
普京执政以来的俄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京执政以来,保持了俄日双边关系的继承性。4年来,俄日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有一年半的时间关系变冷,跌入了两国关系史中的又一个低谷。从2002年下半年起,两国关系又重新步入向前发展的轨道。由于俄日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限制了经济上的互补,加之俄罗斯缺乏必要的投资环境,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缓慢。今后两国关系能否顺利发展,主要取决于在领土问题上能否达成妥协以及经济合作潜力是否得到挖掘以及国内政治、国际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梅德韦杰夫执政后,中俄关系发展始终比较平稳,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边关系发展已经比较稳定和成熟,但依然存在经贸合作不稳定、人文合作缺乏民间动力、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存有疑虑等问题.今后,双方在考虑自身利益时,如能够兼顾对方利益关切,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  相似文献   

4.
中韩关系二十年: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建交20年来,双边关系取得了巨大成就,政治理解和经济合作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尤其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但是,中韩经济相互依赖产生的外溢效应有限,两国在朝鲜问题、历史认识和海洋权益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分歧,贸易摩擦逐渐增多,民间负面情绪大量存在.究其根源,在结构层面是因为美韩同盟的存在限制了中韩合作的深化,中国崛起改变了地区力量格局,韩国的国家战略调整使其对中国认知出现变化;在国内层面是因为观众成本约束了中韩两国政府改善双边关系的努力;在互动层面则是因为中韩民间交流的有效性存在不足,相互认知存在错位.面对日益走向成熟而又复杂的中韩关系,两国有必要调整对彼此的认知,以更明晰的战略切实巩固和扩大中韩合作,同时采取措施提高两国人文交流水平,改善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强调国家之间在“认知—实践”上的差异,认为国家的身份认定影响着其利益和行为,而国家的身份则是由国际社会建构而成的。据此而看,由于在冷战前后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在各自或相互身份的认同上的变迁就导致了两国关系的巨大变化。目前,中马关系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好时期且前景广阔,但由于双方在身份及其认同上仍存在着差异,故在发展关系时还有一些变数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6.
美国和墨西哥的毒品问题不仅长期危害当地社会治安和普通民众健康,而且一直影响着两国国家安全及双边关系。面对共同危害,美墨两国在缉毒行动、情报、司法、边境安全和推进墨西哥安全部门的现代化等领域不断加强合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美墨禁毒合作不仅提高了墨西哥相关部门的禁毒能力,打击了毒品集团的嚣张气焰,还提升了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水平,巩固了美墨双边关系。但双方在合作中的非对称性、美国国内各部门政策的不统一、两国具体禁毒措施上的不同策略影响了禁毒合作的深入,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产生了负面效果。综合来看,美墨两国禁毒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有关合作对象、合作领域、合作模式、合作目标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第三世界国家身份的认同,20世纪70年代中国和墨西哥迅速拉近距离,实现了建交和两国关系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正是这种认同使中墨关系超越了相互间在历史、文化背景、基本国情、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发展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关系的典范。在此过程中,国际格局的阶段性变化、国内政治经济变革的压力是加深彼此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越关系发展步伐加快,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两国拓展安全与外交合作,深化经济融合,拉紧人文社会纽带,双边关系呈现出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的发展态势。在亚太地区形势演进变化背景下,日越调整内外战略,两国相互借重显著上升,这成为双边关系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几年,日越关系有望继续向前发展,但两国关系在发展的速度与深度上将受制于越南与中国等其他大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墨关系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两国关系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模式.美墨之间传统的地城关系深嵌于两国广泛而又复杂的关系中,但又超越了边界问题,由于两国关系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因而不存在简单的解决之道.美墨交流在不断加强,互相影响的力度也与日俱增,但彼此在心理和意识形态上的刻板印象,却有着强大的社会基础,对双方的相互交流与理解造成了障碍.价值观与传统是理解民族认同运行方式的核心要素,也是美国和墨西哥在社会层面上深入探讨合作方案的基本问题.国家间的互动不应仅仅停留在商品与人员交流的层面上,还应该将文化价值观的交流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古建交45年了。45年来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两国政治关系稳步而深入地向前发展,良好的政治关系促进了经贸文化、教育、体育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古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两国领导人均高度重视双边关系的发展两国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发展经贸互利合作符合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埃及是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埃两国建交后,双边关系总体发展良好。纳赛尔执政时期,中国与埃及因在西藏和中印边界等问题上的分歧使双边关系一度趋冷;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三次访问埃及,增进了相互了解,改善了两国关系。萨达特主政时期,中埃关系因国际关系而变得复杂化。穆巴拉克时代,中埃关系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预计未来中埃关系会进一步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萨利纳斯总统执政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对墨西哥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必要调整。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迅速改善墨美关系同美国的关系历来是墨西哥外交政策的核心。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墨美之间结下了许多疙瘩,给两国关系留下不少伤痕。远至上个世纪墨西哥被迫割让领土,近至70~80年代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巴西是两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巴关系进入稳步快速发展阶段,但到21世纪初中巴双边关系仍然主要依赖经贸关系拉动,战略伙伴关系没有得到完全体现.卢拉执政以来,中巴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随着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深化,中巴往来与合作日益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战略性影响.当前,中巴两国在国际格局变化、国家经济建设、市场开发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由于巴西"入常"问题复杂难解,以及贸易摩擦、市场竞争等不和谐因素凸显,两国关系也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中国在实施外交政策方面变得更加自信和果断,以及巴西继续保持对大国地位的孜孜以求,双方只有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在两国关系以及在联合国、国际金融机构和"金砖国家"等更广阔的平台上实现全方位、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互支持,才能推动中巴关系向"深度战略伙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墨西哥与美国关系:变化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卡尔德龙就任墨西哥总统后,墨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卡尔德龙对美国的政策更趋务实和理性,更强调墨西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布什则对墨西哥主要采取安抚措施,在两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表现出善意。未来墨美关系的主调仍将是合作,但在移民、贸易、扫毒和如何应对地区安全等问题上,墨美之间依然存在不少分歧和矛盾,从而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5.
衡量现代外交双边关系是否可靠的根本依据还是要看双方的合作基础是否紧密、是否坚实,而这些基础包括经济、政治、安全、军事等方面,其中经济基础为第一位。如果双方交往的经济基础牢固而密切,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不可分割局面,那么双方的政治、安全、军事、外交等关系将在此经济基础上趋于成熟与完善。这也正是冷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外交与合作的着眼点之一。比较东盟与中国之间,东盟与西方(尤其是美日两国)之间交往的经济基础可以看出,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将明显地相对薄弱,中国对东盟的经济影…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印在汽车领域进行合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戴江涛 《南亚研究季刊》2004,80(3):95-100,115
中印两国要进行全面合作 ,必须找到突破口 ,没有突破口再大的政治努力也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已。中印合作的突破口应该是那些两国面临着相似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在此领域两国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合作 ,以求共同繁荣 ,汽车工业就是这样的领域。两国的汽车工业存在许多相似性 ,如国外厂商的激烈竞争、缺乏规模经济、缺乏核心技术等。因此 ,两国可以考虑通过共同研发、相互贸易、相互投资等方式的合作实现汽车工业的振兴 ,并以此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与冷战时期的相互淡漠相比,冷战后印韩关系迅速发展,21世纪以来急剧升温。促成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因素包括两国的相互认知、两国的亚洲战略、美国的亚太战略部署以及亚太局势的变化。印韩关系的迅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亚洲的政治安全局势和亚洲经济共同体的构建前景。有鉴于此,中国应该将全球战略的重点转向亚洲,重新思考亚洲国际秩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伊朗和土耳其关系的好坏不仅对中东而且对世界局势有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颇为曲折,摩擦不断,但同时又不乏合作与联系。伊土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相互猜疑但经济合作相对密切时期;争夺地区影响时期;短暂的蜜月时期;麻烦不断的建设性接触时期。两国关系时常紧张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难以相容;库尔德问题纠缠;争当地区大国的冲突;美以关系因素。两国保持合作与联系的动因是相互的经济需要;摆脱孤立的困境;解决库尔德问题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中越关系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1年以来 ,中越双边关系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 ,两国关系刚刚正常化 ,还处于传统的睦邻友好的较低层面上 ,9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 ,中越关系已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 ,那就是“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如果说90年代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是适应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现实需要 ,那么90年代末以来以16字方针为指导的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关系则是两国面向新世纪和面向长远未来的战略抉择。从正常化以来和今后可以预见的若干年 ,两国关系已经和将要经历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20.
中印关系的地缘政治特点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印关系是亚洲最为曲折的双边关系之一,其中既有两国的共同特点所体现的共同利益,也有地缘政治竞争所蕴含的脆弱特征。后冷战时期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显示某些固有的特点仍然存在,但两国的发展改变了两国关系的另外一些性质,这是两国之所以要将双边关系定义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理由,尽管要实现这种愿景仍有很多变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