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增强各族人民“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为了推进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开展全面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然而民族地区高校在思政课建设中面临着教学效果欠佳等诸多困境。为了应对这些困境,民族地区高校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共知”“共情”“共行”为抓手,实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思政课教师的胜任力对思政课的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胜任力,关键就在于使其内在地形成一种强烈的超越自我的自觉意识。表现在具体内容上,这种自觉意识的形成需要包括三重向度:一是实践导引向度,强调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为方向、原则和要求,锚定胜任力目标、优化胜任力结构、推动胜任力转型;二是个体成长向度,强调自我通过教材、教学、教法、教研、教评等多个要素提升胜任思政课的能力;三是共同体发展向度,强调在思政课教师这一发展共同体中通过做到“他驱”到“自觉”、“他决”到“自主”、“他教”到“自为”的转变与超越,实现对自我胜任力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3.
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具有根基性的意义和价值,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使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根脉,能够形成民族向心力;文化符号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纽带,能够唤起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身份认同;文化符号还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反思,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中保持民族文化的创造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文化符号入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原型价值内涵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通过“元符号性”升级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赋予现代价值内涵,从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价值维度;在互联网兴起的全球传播时代,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国家文化符号,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以增进国家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4.
刘瑞 《思想战线》2023,49(1):165-172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工具理性与“思政”价值理性的二元对立使“育才”与“育人”呈现脱节状态,影响着“课程思政”工作目标的实现。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旨在打破“育才”与“育人”的壁垒局面,汇聚成立德树人的整体合力。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以强化政治引领,增进价值认同为根本;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育人格局为抓手;以创新协作机制,促进协同发展为动力;以统筹各类资源,落实激励保障为依托,科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赋能、立德树人工程的圈层效应,全面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有标识无辩识、重价值轻思辨的问题有了根本性改观,但具有思想穿透力的高质量思政课仍是少见,思政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思政教学的发展需求还有差距。思政课要“走心”,就要有“感人心者”的思政课“大先生”。上好思政课需要我们涵养见微知著的时代自觉、深蓄扎根应用的实践智慧、培育静水流深的理论思维、增长直言善引的对话意识,在对接学生生活的真实场域与深剖时代发展问题过程中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学思政课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扎实推动中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应当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做到融入内容准确全面,科学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价值意蕴;坚持守正创新,提高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的高效化;强调多频共振,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是自然生成的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实体。中国民族共同体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部落联盟、“大一统”政治传统、中华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逻辑。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夯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基础,又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汇聚中华优秀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以及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建构从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教育路径.文章从心理学的知情意行四维度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即学校通过"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共同体认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共同体情感""全面升华'五个认同'情感体验,增强共同体意志"和"聚焦促进民族'三交'实践活动,推动共同体实践",建构多位一体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洋  何生海 《前沿》2024,(1):52-6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和重要思想。当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需要以利益共同体视角回应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中国之问、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之问和共同体实践的人民之问。以利益共同体视角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形成:独特的自然禀赋为共同体早期向内汇聚提供了有利条件,共生互补的经济为共同体凝结了牢固的根基,政治一统与国家利益为共同体奠定了有力的内外保障。共同体建设何以必须,回应了两个一百年交汇变局中我国在复杂的国内外利益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共同体建设“何以为之”落于实践:做好经济增量与保障公平并重,以“共有”意识浸润人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利益至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随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全国公安院校已形成广泛共识,由此推动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公安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多元教研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和重要的专业推动力量。构建多元教研共同体,要以推进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夯实基层教研共同体组织;以构建进阶性目标为导向,重塑教研共同体发展愿景;以完善“大思政”课程为延伸,助力教研共同体内核建设。多元教研共同体构建与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有机整体,凝聚、形成、增进立德树人的“集体合力”的实践追求具有耦合性。  相似文献   

12.
<正>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工程,是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战略选择。思政课一体化强调要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整体规划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进行思政教育。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议题教学有助于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促进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何生海 《前沿》2023,(2):23-3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重大原创性论断,是一个系统性理论,其中隐含着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践行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从人本观上深刻回答了“铸牢”什么、依靠谁来“铸牢”、“铸牢”为了谁、如何“铸牢”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即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这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也是具体的实践路径。文章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本观的深刻内涵、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的教学对高校党建工作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强化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注重全面发挥思政课的作用,对于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上海高校全面推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目前,上海高校已经形成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骨干,500门综合素质课为支撑,1000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同心圆,思政教育的“上海体系”日渐成熟成型。  相似文献   

15.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不同学段“同上一堂思政课”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的一大亮点。基于整合智慧与资源促进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可以通过统筹规划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衔接、筹划多种教学方式等措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全面联动的融合式整体框架,助推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的落实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教育理论范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与外在的使命联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成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逻辑体系,民族教育理论范式则贯穿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逻辑起点、演变动力和服务主体.这一内生逻辑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回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切入点.民族教育理论范式所存在的"初学步""稳迈步""大踏步"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回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基础、民族话语演进与个体话语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民族话语、个体话语建构回应并呈现了中华民族"一体"与"多元"的核心关系,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从基础性共识走向整合性共识,民族话语从自动化共情走向联通式共情,个体话语从自觉与自为走向共觉与共为.  相似文献   

17.
诉源治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之一,是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使各族人民群众之间关系和谐、和平共处、团结协作,其本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相耦合。黔东南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进诉源治理的特色是深度融入民族元素,现全州法院新收案件总数减幅较大,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成效显著,从中获得的启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进诉源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动力源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保证;深度融入地方民族元素是重要举措;预防矛盾纠纷发生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8.
“四史”蕴含政治性和思想性的特质,高校“四史”教育整体性构建是形成“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政治性、对立统一性、整体性原则推动“四史”融入大学课程建设,应从理论渊源、理论指导、理论依据3个层面明晰其构建的演绎与深化。其实践路径则在于科学把握“四史”的共通性,坚持“大历史”观与系统化思维。纵向层面应整合“四史”中鲜活的历史资源和理论逻辑资源,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分阶段、按学制推动学段衔接,多维培训与立体评价,坚持整体统筹。横向层面应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资源,促进各类课程与“四史”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主导性是新时代赋予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和鲜明的指涉。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着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华民族”称谓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中华民族”概念内涵的定义,诸家解释不一。作者认为,中华民族是近现 代开始形成的一个带有总括性的民族和国家相统一的意识或概念。本文正是从讨论“中华民族”概 念的内涵入手,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政治民族实体已经形成,而作为一个自觉民族实体正处在 形成发展阶段。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还有赖于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作者通过讨论,强 调了国家主导意识在促进“中华民族”认同方面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