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1994,(6)
甘洒热血写春秋──祝贺《南下入湘干部名录》出版发行湖南省中共党史联络组联合办公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南下入湘人员进入湖南45周年之际,《南下入湘干部名录》一书出版发行。这是一件很有纪念意义的事情。1948年秋,为了适应全国即将解放的革命形势...  相似文献   

2.
宁化县委与山东省高青县委于1991年4月2日至4日在宁化县城联合召开了高青县1949年随军南下干部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高青县南下干部到福建工怍的51位同志,宁化、高青两县的县委书记、四套班子部分领导、党史研究室和人事老干局领导.三明市人大主任郑成辽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贺词。与会南下干部回顾了南下福建的战斗历程,讨论修改了《高青县干部南下纪事》。与会同志认为《纪事》是进行党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3.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了解放战争形势,探讨在近期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可能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要为夺取全国政权作好干部准备。在会后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指出,“革命战争发展很快,而我们的干部供应甚感不足”。要求全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同年10月28日,党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通知》,从老区抽调大批干部,组建了“豫皖苏南下服务团”、“平津南下工作团”等干部队伍随军南下,参加新区的开辟和城市接管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干部南下,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为夺取政权、接管旧政权、巩固新政权所做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干部南下,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集结号。太行、太岳干部支援福建1948年下半年,全国解放战争转入历史性的战略决战。10月,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通知》强调:"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以便战争的第四年内  相似文献   

5.
正南下邵阳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要求各个解放区抽调5万干部到新解放区。随着形势的发展,冀东区党委决定:冀东区脱产干部半数留冀东,半数下江南,共计抽调新老干部3410人组成南下干部总队,随军南下。我出生于1933年6月。1948年,15岁的我在河北省立唐山中  相似文献   

6.
1949年8月,我随南下干部服务团来到了福建。由于之前我曾参加过徐州《新徐日报》的接管和上海文管会新闻出版部的后勤工作,因此这次南下,我依旧被编入与印刷有关的部门——《福建日报》印刷厂(它的前身是国民党《中央日报》在福建的印刷厂),具体负责机印车间的恢复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南下的山东干部队伍中,除了从事政权工作的地方干部外,还有一批特殊的战士默默地工作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他们就是南下的山东公安干部。 肃清敌特是后期南下接管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肃特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上海表现得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8.
《党史文汇》2013,(7):24-24
一等奖 论文类:《风展红旗如画——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诞生80周年》《浅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山西省委对大寨精神的总结》;著作类:《1949山西南下干部实录》;影视影像制品类:《旗帜·山西记忆》。  相似文献   

9.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进攻逐步转向战略决战。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军500万、歼敌750万、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战略目标。同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在要求华东等老解放区抽调干部的同时,要求华北也准备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区政权。  相似文献   

10.
接到山东南下干部历史研究会今年第五期《通讯》,得知林志群同志于8月13日逝世的消息,噩耗传来,非常震惊,深为悲痛!林志群同志是我的亲密战友,回忆当年,我们共同解放和接管永安地区那段峥嵘岁月,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1.
回乡迎解1949年4月20日子夜,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天堑,23日解放南京。大批干部随即南下。4月底,我和爱人陈维清仅带了几名警卫员乘火车离开北京到达天津。在天津巧遇老战友黄霖,他正带领从吉林省抽调的干部在天津集合,准备南下。当时,交通不便,铁路、公路都没有修复,火车运输很不正常,一路上颇费周折。我们和部分干部坐火车于5月中旬到达河南开封。其时第四野战军总部已在开封。后来大批南下干部也陆续到达那里。根据中央安排,南下干部在开封进行整训,而后分批南下。整训大约进行了一个月,主要学习了党的七届二中…  相似文献   

12.
八路军南下支队,又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是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后组建而成,在进入湖南后还一度改称“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这支部队系由八路军第359旅部队主力、需要护送南下的南方干部,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选调南下工作的干部组成;  相似文献   

13.
<正>南下干部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群光荣的群体。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他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东北和华北等解放区奔赴南方各省,把青春与热忱奉献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时过境迁,沧桑巨变,南下干部们大都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因此,收集整理南下干部们的资料和事迹,是各级史志工作者们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经中共湖南省委批准,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湖南省中共党史联络组联合征集编写的《南下入湘干部资料选编》(以下简称《选编》)第一至三卷,共130万字,2007年上半年已经出书,并在省内  相似文献   

15.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遵照这个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长江以南大片土地。为了适应新解放区的工作,党中央决定从华北等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南下,参与新解放区的政权接管和恢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山东干部南下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工作步骤。山东南下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是指所有从山东解放区(含冀鲁豫解放区山东部分)成长和出征的地方政权干部,代表着一个杰出的英雄群体,诞生于人民解放战争的烽烟战火之中。遗憾的是,作为山东地方史和全国解放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南下干部群体很少为社会所知。为此,我们与山东省档案局合作,挑选生动真实的回忆文章片段,以期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南下!一批真实的南下干部!  相似文献   

17.
"南下干部"纵队是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随着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历史语境,而产生的一个特殊而耀眼的历史革命群体。三大战役的胜利,为"南下干部"纵队的组建与接管工作扫清了军事障碍,"干部南下"提上日程。在政治形势与党中央决议的历史语境下,"华东南下干部纵队"迅速组建,并经党校短期集训后,浩浩荡荡地向祖国南方挺进,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长期探索 太岳区党委、军区、行政公署欢送南下干部的照片,写有“于长治摄影1949.3.17”的字样。这是一张极为珍贵的历史照片,它真实地反映了太岳区南下干部在山西长治集中,  相似文献   

19.
"南下干部"纵队是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随着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历史语境,而产生的一个特殊而耀眼的历史革命群体.三大战役的胜利,为"南下干部"纵队的组建与接管工作扫清了军事障碍,"干部南下"提上日程.在政治形势与党中央决议的历史语境下,"华东南下干部纵队"迅速组建,并经党校短期集训后,浩浩荡荡地向祖国南方挺进,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1948年底解放战争近尾声之际,为接管、巩固新解放地区政权,支援南方广大新解放区建设,中共中央决定,抽调大批党政干部随军南下。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山西抽调数万名干部南下支援全国解放、接管政权,分别是:太行、太岳抽调4000余名干部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晋绥抽调4000余名干部组成西北入川工作团前往四川、西康,晋中区党委和太行区党委为主共抽调3000余名干部组成晋中南下工作团开赴湖南。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