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振平 《理论导刊》2006,(11):67-68
陕西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革命根据地处于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前沿位置;陕南商洛山区是红25军长征的途经地和转折点;陕南汉中、安康南部山区是红四方面军配合各路长征红军的转战地;陕北革命根据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陕西与红军长征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七年我党发动的清涧起义、渭华起义和旬邑起义失败之后,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和谢子长到陕北开展武装斗争。一九三五年初先后建立了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和陕甘边(包括关中)、陕北(包括神府)两块革命根据地。陕北和陕甘宁边两块根据地幅员达到了北起长城,南至淳耀,西接环江,东临黄河的广大地区;在二十多个县内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游击区域扩大到陕北、陇东一带的三十余县。在当时,这是中国北方唯一的苏  相似文献   

3.
作为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战的出发点,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对党忠诚、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为长征胜利和党的团结统一树立了典范。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的确立,则为推进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陕北革命精神,忠诚党的事业,做政治上合格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4.
戴茂林  赵晓光 《各界》2011,(7):76-78
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是陕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新中国建立后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死后,他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被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5.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源地。从1935年10月,党巾央和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原陕北根据地的基础上创建了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直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东渡黄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陕甘宁边区创造出一个党风正、军纪严、政通人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主社会。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运用多种群众工作策略发动和组织井冈山群众支持、拥护并参与革命,为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以及革命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保证作用,研究这些群众工作策略可以为当前我党群众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以来,一批批张家界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家界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革命,建立了数个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斗争中,张家界革命老区体现了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持真理、开拓创新,顾全大局、维护中央,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1927年,轰动西北的清涧暴动和渭华起义因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而失败,却让刘志丹这样的优秀人物脱颖而出. 刘志丹在渭华起义失败后认为:"南梁是个闹革命的好地方,有山、有梢林,又是两省边界,只要在这里建立起了根据地,再步步向外扩展,就能把红旗插遍西北."刘志丹确立南梁为根据地,成为西北红色武装割据的开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发轫.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12)
陕北红色革命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红色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从陕北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陕北红色文化围绕着两条发展主线展开,一条是中央到陕北前陕北本土红色革命的起源和发展,一条是中央到陕北后陕北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开展革命。两条主线代表了发展的两个阶段,1924年至1935年为陕北红色革命的前期,1935年之后为革命的后期。只有搞清楚陕北红色革命发展的两个阶段,以"两条线"的方式来研究陕北红色文化,才能深刻理解陕北红色革命的"根"与"魂",才能准确而清晰地把握陕北红色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0.
薛鑫良 《民主》2008,(12):5-8
中南海连着宝塔山,万水千山隔不断;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老百姓喜吃“定心丸”。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笔者想起了当年延安儿女歌颂农村改革的陕北信天游。“一穷二白”不是社会主义延安地区(今延安市)志丹县原名保安县,是陕甘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之一刘志丹的故乡。1936年6月为纪念“群众领袖民族英雄”(毛泽东题词)刘志丹烈士.中共中央决定将其改名为志丹县。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0)
土地革命时期照金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机关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陕西省委的要求,并结合照金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进行军事斗争与军事建设的工作,最终将散落各地的游击队改编为正式的红二十六军,这些军事工作对于照金苏维埃政权和以后的陕甘边革命斗争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并对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建立陕甘宁边区革命政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仲勋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为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做出了卓越的革命贡献。他年轻有为,果敢英明,创建照金根据地,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主持陈家坡会议挽救了西北的党政军;主政南梁时,运筹帷幄,贴近群众,搞土地改革,促经济繁荣,抓文教宣传,严政风军纪,搞好统战与肃反工作,最终带领陕甘边军民开创出一片天地,走向了胜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正廉政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尽管过去历代封建统治者不能完全做到廉政,但作为主流文化是要求廉政的。毛泽东深受优秀传统文化薰陶,自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始,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廉政思想就在逐步形成和发展。毛泽东的一生是廉政的一生,他的廉政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一、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一)井冈山斗争时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那时是草创,毛泽东廉政思想在萌芽阶段。对于新建立的苏维埃政府机关,要求它接受群众监督,对贪污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8)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建立了第一块根据地——即陕甘边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由于其"特殊性",在土地革命时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同时也成为党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及北上抗日的出发点。作为"硕果仅存"的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是加强党的建设和进行武装斗争的典范,其发展壮大不仅推动了西北地区革命力量的发展,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到1932年6月,根据地全盛时期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建立了3个道委、27个县级革命政权,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蓬勃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这里诞生了10支成军建制的部队,是全国三大主力红军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9)
习仲勋是南梁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在总结照金、渭南等根据地的经验基础上对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做出了正确的领导与决策;他在根据地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展了土地革命、繁荣经济、廉政建设、普及文化等一系列的根据地建设活动,灵活运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对南梁革命根据地进行创建、建设与扩大,对南梁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得中国共产党与红军有了最后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江西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土地,早就与供销合作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23年,我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就诞生在江西安源。1933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央消费合作总社,兴国县长岗乡合作社成为革命根据地的模范合作社。在革命战争年代,供销合作社就为群众发展生产和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一年秋,由于顾顺章叛变,敌人在上海四处搜捕革命者。觉哉离开上海,转移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地处湘鄂两省西部边界,山岳连绵,湖港交岔。一九二八年,“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周逸群等利用这一带地形复杂、反革命力量比较薄弱的有利条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短短两年,根据地迅速扩大了,东起武汉,西至巫山,北越汉水,南跨洞庭的广大地区,成为全  相似文献   

19.
曾是中国革命根据地的陕西榆林地区,近年来农村庙宇“香火”愈旺,庙会规模越办越大。有人说:这是当地多年来的民俗习惯;还有人说,这是贫困地区封建迷信活动的再度兴起。然而,记者深入调查后的发现,却很难简单地做出这样的结论。让我们透过这个表层现象,看看这“香火”烧出来的到底是什么 ?它给我们提出的警示在哪里 ? 说不清榆林有多少座庙,座座香火都不断。这里群众生活并不宽裕,但修庙敬神却慷慨解囊 陕北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这里的人素有敬神的习俗,因此“陕北庙多”早已人所共知。六七十年代,这些庙宇被作为“四旧”…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的北满根据地,基本包括今黑龙江省的范围,即当时的松江、嫩江、黑龙江、合江、牡丹江(前绥宁省)五省及哈尔滨特别市,约80个县、市。 为创建北满革命根据地,北满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北满地区各级政权和人民武装,开展剿匪斗争,进行了清算和土改,到1946年底、1947年初,已经建成了北满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