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小明 《学理论》2013,(4):57-58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想要得到农民的支持,必须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后,建立适于工农大众的上层建筑,以建设革命根据地,保证革命力量的延续,面对当时农村的具体情况,创造属于工农大众的文艺形式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卓有成效的宣传,最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贺永泰 《党政论坛》2009,(10):21-21
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建立过党领导的政府。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民主政权,即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是抗曰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政府?。二者都是民主政府,但在表述上没有使用“人民政府”的名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过,陕甘宁边区政府相对于国民党“搜刮政府”而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帮忙政府”。但未用“人民政府”的名称。那么,“人民政府”的提法在有关资料中是否出现过呢?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1,(8)
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围剿和长期的新闻封锁,中国共产党形象被动的负面建构给中共领导的革命事业造成巨大阻力。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苏区开展了实地采访和考察,斯诺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形象更加真实、具体和客观,内涵丰富,包括中共领导人形象、苏区军民形象和中共实践形象。其视角下的中共形象也为当下我们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及提升执政党形象提供重要启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的人民本色,发挥群像效应,重视党的形象他者建构和传播,以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基础,促进外部对中共的客观全面认知,从而更好应对党长期执政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6)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发动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性,1931年,刘少奇到达中央苏区后,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在此期间,刘少奇站在群众的立场正确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正确界定工人的范畴,扩大工人群众的阶级基础;注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工作推进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组织领导苏区工农群众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为打破国民党对苏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领导革命战争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苏区经济建设。毛泽东苏区经济建设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这段时期关于农村互助合作的思想,也是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最突出和最主要方面。当前我国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凸显,农业经营主体数量逐步减少,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崔猛 《学理论》2022,(9):54-57
《共产党》月刊作为首次高举共产党大旗的刊物,对建立思想上、组织上统一的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发挥了重要纽带作用。月刊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强化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国际形象,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达成建党的思想共识。月刊介绍第三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情况,使各地党组织达成建设布尔什维克化党的组织认同。月刊以中共早期创始人为撰稿主体,号召深入工农群众,使各地党小组成员行动一致。以《共产党》月刊为载体,各地党组织、党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组织的发展,为构建组织认同、制定党的纲领路线起到重要作用,对当下党的自身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4)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以它特有的价值和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任弼时作为湘鄂川黔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红二方面军创始人,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对于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以伟大的人格力量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下,任弼时强调以革命武装为主的政权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他批判夏曦的错误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内团结统一。他重视工农联盟,壮大革命队伍。他在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文化教育,提升党员和工农群众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实践中,成功地开发理论资源、权力资源、组织资源和历史资源,确保了党履行好自己局部执政的使命,为在全国范围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中开发、维护和整合执政资源的经验教训,对于新时期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年内战时期,苏区政府一方面在苏区开创了红色出版事业,另一方面又在白区开展艰苦卓绝的秘密出版活动,领导进步人士和团体的出版活动,以对抗反动政府的文化独裁。苏区和白区出版业在出版环境、出版内容、出版情况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联系,成为党在苏区时期出版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1,(7)
哈尔滨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和实施改善和增进农村民生的政策措施,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解决生计、保障民生为目标,到改革开放时期从"温饱型民生"转变为"小康型民生",再到新时代农村"小康型民生"建设飞跃发展。充分彰显了党在哈尔滨领导农村民生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和奋发有为。回顾并厘清历史脉络、总结经验,旨在为今后党领导哈尔滨的农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科学社会主义》2021,(4):45-53
从建党至今,中国共产党构建的统一战线经历了五个阶段转变: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及改革开放至今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党围绕中国伟大社会革命的共同目标和各个阶级阶层共同利益而构建的政治联盟,遵循着联合一切革命力量的理论逻辑向度、建立阶级阶层联盟的现实逻辑向度以及构建建设国家的政治逻辑向度,其百年经验启示着新时代必须继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始终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坚持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局面以及坚持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路径。  相似文献   

12.
长征结束到达陕北不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汲取党的历史上一段时期因为排斥知识分子,而使革命事业受到挫折的深刻教训,及时调整了知识分子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赴延安,发展壮大了党的组织力量,推动知识分子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王萌 《求知》2013,(1):31-3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小城镇建设,就是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增加农村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环境等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计起,中共中央一直处于"搬家"状态,在总体变动中有局部稳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中国共产党驻地大致分为上海时期、苏区时期、长征时期、陕北时期、西柏坡时期、"进京赶考"时期等,驻地变迁轨迹大致经历了城市中心、从城市到乡村、从南方到北方、从乡村再到城市的重心转移和空间转换。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1)
鄂豫皖苏区时期,党通过文艺宣传、教学宣传、标语宣传、口号宣传等途径,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简单扼要的形式展示给广大贫苦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促进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文艺创作的繁荣并扩大了红军的队伍。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 《求知》2022,(3):4-10
<正>(2021年10月13日)今年是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根据地创建人民政权,为建立新型政治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动员,是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大政治优势和独特的领导方式,是其从弱小走向强大、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重要武器。在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动员实践过程中,深刻蕴含着其内在行为逻辑——建构"共意"。深入细致地阐释党与农民建构"共意"的过程、实质和理路,有助于揭示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动员的作用机制,这对于当前更好地形塑党与农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其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广大农民群众的领导、组织、动员,成功地将农村分散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促进了农业合作化的顺利完成。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功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视和加强。对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所取得成就的考察及总结,对当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坚持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前所未有的人民战争,革命力量空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基本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又进一步向前发展而达到成熟。本文仅就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新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一、指出了抗日民族战争条件下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第一,中国革…  相似文献   

20.
朱德为我们党、军队和国家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革命战争时期,朱德是新旧两个革命阶段的衔接人物,对于瓦解旧军队、建立新的工农革命武装起了积极作用,体现了他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性格特色。朱德理性面对党内分歧,和平战胜张国焘分裂红军路线,高度重视技术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他坚持实事求是、顾全大局、适度妥协、灵活多变的处事风格。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德实事求是的精神堪称全党典范: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他主张实事求是,反对好高骛远;极力采取各种方式反对农村大办公共食堂;较早地发现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突破;较早主张开发建设海南,提出沿海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远见卓识。总之,朱德忠厚善良、和谐为本、以柔克刚,不执着于一时得失,以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品格。我们应加强对朱德的宣传,用以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