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新尝试,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成都市通过实践和探索,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机制,将公共服务需求与社会组织资源有效对接,实现了公共服务供给由政府部门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群众满意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2.
政府购买是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的重要途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融合创新了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的优势,并呈现出新的供给机理和特征。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实践中,三重机制的作用发挥存在不少问题与困境,制约了政府购买的效果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基于三重机制的问题分析,在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渐进改革的推进中,要加强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中的政府引导,完善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相关制度,以增进竞争为核心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程度,以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为核心增强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能力,以理性的社会参与扩大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重要组成机构,承载着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公共服务的核心体现和基础。伴随着公共需求的发展与变化,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突出,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将供给侧改革引入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领域,通过供给端改革发力向需求端传导,是实现公共服务供需均衡,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创新途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明确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价值取向与供给主体定位,以良性协作、达成行动为归依,利用社会与市场机制完善资源配置,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主体的供给能力,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间多元供给机制,完善供给侧改革的配套机制,以供给侧改革促进供需平衡,实现供需"双到位"。  相似文献   

4.
付杨 《学理论》2015,(7):111-112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低效和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趋激烈。本文阐述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概念、特点,并以抚顺市为例进行分析,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较快进展,但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服务供给滞后成为当前社会问题的焦点。因此,创新社会管理,扩展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实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效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政府购买服务还处于零星探索阶段,范围小、项目少。转变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严格绩效评估是推进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创新是政府管理的永恒主题,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所形成的"蝴蝶效应"引领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服务变革的方向。英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变革经历四次大规模转换,价值主导分别是政府本位、市场本位、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供给主体分别是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供给方式分别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和混合多元,形成了官僚体制的供给模式、效率政府的供给模式、整体政府的供给模式和分权政府的供给模式。要实现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需要进一步提升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供给配套制度,激励政府部门自为供给、社会组织自治供给和公民自主供给,实现质量与效益统一,规模与结构匹配。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常用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适用于我国时遇到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公民互助的公共服务协同生产模式.公民并不是单一的、均质的主体,公民内部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使公民可以通过互助互惠满足彼此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公民与政府协同生产公共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政府、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依赖.此外,这种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不仅具有技术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转变会带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从而改善公民与政府间的关系,减少社会失序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理论和政策变迁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社会史。公共服务理论和政策主张始终是社会各阶层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是与贫困和不平等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有关的一场持续的政治斗争。"政府责任"是公共服务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经历了强化、巅峰、紧缩、回归四个阶段的变化。我国目前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偏低,公共服务满意度持续下降,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存在显著的"空间结构"、"类别结构"和"供求结构"差异。如何合理划定政府责任边界并高效履行责任,是我国未来公共服务制度设计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从"粗放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变;从"单一主体"向"协同供给"转变。重视发挥社会信任、公民参与网络和互惠规范等社会资本形式对政治民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与企业经营类似,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纵向一体化"现象。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对于政府职能定位、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创新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有利于政府节约交易成本,掌控风险,维护自身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核心地位。但是,伴随政府膨胀的往往是社会自我服务能力的萎缩与活力的退化,权力意味着在规则制定中的主动地位,但是也取决于社会对规则的接受和满意程度。权力不仅来源于对服务、技术、信息及资源的垄断和控制,还在于有影响力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塑造。政府应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与社会组织协商建构双赢的交易规则,有效供给公共服务,避免权力失灵。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理论和政策变迁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社会史。公共服务理论和政策主张始终是社会各阶层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是与贫困和不平等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有关的一场持续的政治斗争。"政府责任"是公共服务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经历了强化、巅峰、紧缩、回归四个阶段的变化。我国目前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偏低,公共服务满意度持续下降,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存在显著的"空间结构"、"类别结构"和"供求结构"差异。如何合理划定政府责任边界并高效履行责任,是我国未来公共服务制度设计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从"粗放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变;从"单一主体"向"协同供给"转变。重视发挥社会信任、公民参与网络和互惠规范等社会资本形式对政治民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非营利组织失灵的共存表明,在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之中,仅有市场、仅 有政府或仅有第三部门都是不够的,一个健全的社会体系必须同时包含这三种机制和三种力量。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 和第三部门三只手的作用,建立新的公民与政府、市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方式,构建充满竞争和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寻 求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均衡点,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失灵及其角色的动态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自身的行为偏好、政府垄断、政府决策与执行困境以及对政府的监督困难,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失灵、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政府没有根据市场、社会的发育情况,适时、动态地转换自身的角色。在提供公共服务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其角色需进行动态地转换,转换的速度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适应。目前我国市场和社会发育不成熟,与政府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强。政府应继续发挥较大的作用,重点充当培育市场主体、弱化作为生产者和理顺作为安排者的角色,并不断实现其角色动态、渐进式的转换,以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万方 《行政论坛》2014,(3):41-45
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往往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是资源不足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做不了"困境;二是民众理性无知产生的"不便做"的效率与公平困局。面对这种形式的政府失灵,资源依赖理论提供了超越单一行政组织分析的高阶组织集视角,指出政府之外作为环境的社会组织对其的支持作用,同时更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互动的一种依赖关系,而通过优化社会情景、培育社会的自组织能力、规范权力的分配结构等三个方面强化这种依赖关系,是消解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两重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论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耘 《理论导刊》2007,(5):77-79
在市场因素作用不断增强、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量日益增长和需求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应进行市场化改革。由于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方式在效率方面各有优缺点,而且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应根据公共服务的类别和性质选择适合的供给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和增量不足,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必须改进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由非营利组织通过参与外包提供公共服务开始成为一种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方式。但目前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存在政府认识不足与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化保障机制缺失、自身能力不足、公信力低下、社会大环境不成熟等障碍因素。为此,必须通过推进政府观念与职能转变、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公民意识,促进公民参与等途径促进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总的趋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稳定、科学、规范的政治和行政体制,职能重点是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实现路径包括:确立公共服务的公众参与决策及评价机制;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公共服务供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公共服务应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及公众的合作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政府职能的重点转向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空间出现缺位,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供给模式取代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供给模式,从而更好地响应地方经济发展所引致的迅速增加的公共服务需求.以浙江瑞安"老板消防队"为例,围绕多中心理论讨论民间自发组织在提供地方公共服务上所应有的经济角色,并构建一般效用函数模型,分析公共服务不同供给模式的可能局限以及多中心供给的效率改善.结论表明:引入民间自发组织等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充分反映地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偏好;多中心供给模式是克服政府单一供给局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服务的回应原则与公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的服务职能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公共服务的供给要遵循回应原则即要确保所提供公共服务正是社会公众的需要。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难以回应每个公民每个需求,因此公共服务的供给还需遵循公正原则,让所有公民都能享有公正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世界各国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共服务支出过大、公共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公共需求不断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应建立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与同一家社会组织建立持续性的购买服务关系,有利于应对公共服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对上海市A街道的多案例研究表明,关系信任、项目成效和政府介入是影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其中,政府介入通过影响项目成效和关系信任发挥作用。为保证公平竞争和项目质量,政府持续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行为应受到制度规范,购买方需适度介入购买项目,社会组织需加强与购买方的协作和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