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肉搜索”是多数人的暴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兴庭 《检察风云》2008,(16):65-65
最近,有关"人肉搜索"的话题频见媒体。"人肉搜索"是正义还是邪恶,是天堂还是地狱,争论不止。由此法学界和实务界也纷纷围绕"人肉搜索"定义、合法性以及其侵权责任主体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期大讲堂邀请部分专家对此热点进行评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合法,“搜索人肉”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建刚 《检察风云》2008,(16):64-65
最近,有关"人肉搜索"的话题频见媒体。"人肉搜索"是正义还是邪恶,是天堂还是地狱,争论不止。由此法学界和实务界也纷纷围绕"人肉搜索"定义、合法性以及其侵权责任主体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期大讲堂邀请部分专家对此热点进行评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究竟如何看待‘人肉搜索’这一的网络现象?本文将从如何对"人肉搜索"进行立法规范,以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方面作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本身只是一种搜索方式,具有中立性,但是"人肉搜索"存在侵犯他人隐私,泄漏他人个人信息的可能,因此需要对"人肉搜索"一分为二地看待,对于一般的"人肉搜索"行为,不应禁止,但是同时应该将"人肉搜索"置于隐私权保护的视角下进行考察,对于侵犯个人隐私,泄漏个人信息的"人肉搜索"行为,应该予以禁止,满足私权利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人肉搜索"是人工与搜索引擎相结合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手段,作为信息工具,"人肉搜索"具有价值中立性,不是法律直接规制的对象;作为法律事实,"人肉搜索"具有合法与违法的两面性,是法律规制的真正对象。利用信息权利的解释功能,构筑起完整的信息权利之网,是"人肉搜索"法律分析的基点,而信息权利之网上的"网结",是"人肉搜索"法律分析的抓手。  相似文献   

6.
"人肉搜索"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一个社会热点现象,从道德和法律的二维角度来看."人肉搜索"既是自发形成的一种维护社会正义和道德法律的舆论监督机制,同时也可能演变为一种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但是,不管是基于"人肉搜索"的道德舆论监督的积极性,和失控"人肉搜索"的负面性,作为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网民道德教育的加强和网络法规的监管,"人肉搜索"必然会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起源于"猫扑网",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检索方式,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表现。但其不恰当的使用也会导致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受到侵犯,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但是我国现存法律并未直接涉及到"人肉搜索"侵权保护的问题上。本文从"人肉搜索"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肉搜索造成的危害,折射出的法律问题等进行分析整合,对如何规制"人肉搜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在互联网上兴起的新型搜索工具,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网络事件,充分的显示了其强大的威力,但是"人肉搜索"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侵犯被搜索对象的隐私权和名誉权。本文指出如何认识"人肉搜索"以及如何在法律上对其进行规制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腾 《法制与社会》2014,(1):286-287
自从搜索引擎诞生以来,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甚至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搜索族"便是对热衷于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付诸于搜索引擎的一类群体的统称。相对于发动和执行流程的是机器的搜索引擎,近年来"人肉搜索"成为网络上频繁出现的一个名词。"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搜索方式,推崇者认为其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一种方式,对于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有着积极的价值。反对者却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认为"人肉搜索"存在严重弊端,应坚决予以取缔。无论推崇也好,反对也好,当"人肉搜索"被人们不恰当地使用,则无可置疑的成为了侵害公民个人隐私权及其他正当权利的工具,"人肉搜索"演变成了网络暴力。因此,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应对"人肉搜索"这一新兴事物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0.
作为网络时代催生的新语词,"人肉搜索"以其特有的运作机制和信息搜索方式,使得网络世界中的力量渗入到现实生活中,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影响。其作为一种"网络舆论"对维系社会舆论是有益处的,但同时一些网民借助"人肉搜索"恶意造谣、诽谤、曝光隐私、侵犯公民的正当利益等非理性行为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人肉搜索"的界定,以传播学的视角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审视,对其中存在的网络传播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推动网络以及"人肉搜索"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是一种新型网络搜索引擎模式,在带给人们全新搜索体验的同时,它也滋生出一定的社会问题。当"人肉搜索"演变为"网络暴力",公民人格权就会成为这场暴力背后的牺牲品。反思"人肉搜索"的合法性并试从悬崖边上对其进行深刻而彻底的法律救赎,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余云 《法制与社会》2012,(33):14-15
"人肉搜索"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网络现象,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尤其是与公民隐私权保护间的关系备受争议。本文主要从"人肉搜索"的合理性、合法性基础上探讨其与隐私权的冲突问题,认为应对"人肉搜索"进行法律规制,从而实现权利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产物,很快便走进了广大网民的生活。目前很多大的论坛都设置了人肉搜索引擎或制作了人肉搜索网站,以此作为网络营生的一种新的工具,这是社会民主的进步还是法律规范的欠缺;是为无处申冤的人伸张正义,还是为赢取点击率而造势的噱头。好与坏,正义与邪恶,它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到底带来了什么?本文将以人肉搜索第一案为例从隐私权、名誉权的保护,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方面对人肉搜索所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使读者能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网络规范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钱冰青 《法制与社会》2014,(34):267-268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肉搜索"引人关注。本论文就"人肉搜索"的利弊得失以及公众的不同看法乃至可能存在的法律盲区进行深入的探讨,系统地提出相关对策措施(包括从立法、追责以及相关网络责任落实),并对人肉搜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便更好地趋利避害,让人肉搜索为我们所用。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陈自瑶事件"后,"人肉搜索"在网上逐渐流行.最近几年来,随着"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钱军打人事件"、"流氓外教事件"、"华南虎事件"、"辽宁女事件"等人肉搜索事件的层出不穷,"人肉搜索"对越来越多的当事人的生活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巨大影响,社会公众亦开始反思"人肉搜索"行为的是非功过.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这是网络上流传已久的名言,被用来形容"人肉搜索"的强大威力.  相似文献   

17.
论"人肉搜索"中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肉搜索"逐渐兴起并由于其中包含着各种权利的冲突而不断引起争议。本文从"人肉搜索"的含义谈起,重点分析了"人肉搜索"中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并对这种权利冲突的协调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人肉搜索”中的权利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法律争议。在"人肉搜索"中存在着公民知情权与网络隐私权、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名誉权等权利的冲突,对"人肉搜索"不能做简单化的处理,而要平衡好冲突的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社区互动搜索方式,这种新的搜索现象本质上是社会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折射,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原因,并且这种搜索方式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众多网友的参与下,人肉搜索重新构建了社会的伦理道德框架,对人性的阴暗面无情的进行揭露,对社会的阴暗面全方位进行监督和揭露;另一方面,很多别有用心的网友,利用人肉搜索侵害别人的合法权益,甚至演变成网络暴力,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被人肉的人却投诉无门。众多的人肉事件表明,网友对人肉搜索缺乏正确的认知,而我国的法律目前对类似的行为亦缺乏系统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肉搜索在互联网上的日益盛行,社会各方关于人肉搜索的讨论也渐趋白热化.本文从自然法的角度探讨了"以暴制暴"式人肉搜索的不合理性以及对其的规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