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丽佳 《法制与社会》2013,(24):269-270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不仅在于要有好的立法,更在于良法的有效运行,在于执法者对法与伦理的价值认识,在行政行为中所体现的德性修养。目前,我国的社会治理正在朝着服务型政府、合作型治理模式的方向发生着转变,在执法的法律性要求、行政性要求、道德性要求中,后者是核心要素,是前二者的内涵及支撑,执法需要从价值理念出发,探求执法活动和执法者的道德要求。执法者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重新审视其应当蕴含的法律精神和伦理价值,执法活动需要执法者以德性促德行,以德制保德性。  相似文献   

2.
“德性”确为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寻求道德德性确定性,可谓仁智纷繁.本文的伦理沉思指向道德德性的源泉与本质,以道德德性的历史与人性之源、派生之源、德性实践之源三方面探求其源泉,并以道德德性的意向性本质、“中道”本质和实践智慧本质三个方面阐发其本质,阐述其本真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种社会现象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的立法存在对家庭暴力的定义太狭窄、针对家庭暴力案件缺少专门证据规则、政府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职责的规定缺乏等缺陷,应采取制定一部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完善相关法律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健康心灵和良好德性是互促互进的,对个体健康成长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关注心灵健康与德性成长,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最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儿童的心理与道德问题日益增多和日趋严重,与我们对其心灵健康与德性成长关注不够有关.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坚信在培养健康心灵和塑造良好德性方面,教育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而且要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去引导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确立人生的目标,过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洪华娇 《法制与社会》2013,(34):109-110
家庭暴力,大家对它都不陌生,已成为一种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侵犯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本文将从家庭暴力概述、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和司法不完善及防治家庭暴力对策三大部分来探究家庭暴力问题,以便更好的认识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防治家庭暴力应贯彻预防为主、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完善相关立法及司法法律救济机制,明确有关机关分工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才能促进社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强化法律职业伦理规范建设对于提升法律职业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近代以来法律由以德性和人格为中心转向以原则和规范为中心。我们对法律职业伦理的关注不只是规范,同时更是规范的理由。法律职业经过“公正”这一终极价值的范导,选择了一致同意的道德契约,由此构建了人类社会的司法制度。公正之运用,既可生存于司法亦可毁灭于司法。法律职业的道德目的是衡量一切行为的道德善恶或道德价值的标准。只有当拥有创造性特征的道德实践行为引起实践变化或对实践做出贡献时,才能被视为道德批判的对象和目标。我们绝不能低估我国法律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的重要性。中国法律职业伦理建设的当务之急,以及未来中国社会法律职业伦理信念及其表达,需要同时做出两方面的努力:既要指向法律职业伦理制度的规范化、合法化、合理化以及正当性本身,又要构建作为法律职业德性素养培育载体的法律职业伦理新框架。  相似文献   

7.
论教学德性     
教学德性是教学主体为了实现教学生活之幸福或在谋求幸福教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凝聚而成的卓越的教学品质或精神品质,它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对稳定性与动态生成性、为他性与为我性等基本特征.教学德性既不同于教学道德,也有别于德性教学、德性知识,它在幸福教学生活构建、教学行为规约以及学生德性教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麦金太尔出版《德性之后》一书后,德性伦理学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现代德性伦理学重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简单回归,抑或是基于新的道德问题进行的理论重构?麦金太尔虽然对亚氏德性观多有继承,但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时代特性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方法学》2018,(2):45-53
柏拉图虽对古典正义及个人德性伦理的侧重为人所熟知,但其对制度建设和规则秩序构建之不足却往往为人所诟病。然而,柏拉图一生所追求的"理想国"一如他晦涩难懂的理念世界一样一以贯之,虽有损益,然不曾易帜。其《王制》中苦心孤诣的"第一城邦"也难被人理解,无奈的现实纠葛和满怀对现世的关切,使柏拉图似乎走向一种疏离,在晚年的《法篇》中完成了他对"第二城邦"的建构。然透过柏拉图高扬古典正义及个人伦理的背后,窥见其对制度和规则的青睐,在永恒的理想国和世俗的地上城之间,柏拉图并没有如他人所言及的那般抛弃了规则和秩序的价值,反而强调天国和世俗的交融,重视德性伦理和制度建构的双修。  相似文献   

10.
从西方伦理学史看,伦理学研究的领域发生过四次重大转变。这四次转变为伦理学开辟了应该致力于研究的主要领域,但西方伦理学并没有将所有这些领域作为伦理学都应该研究的领域。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对于伦理学界反思和探讨伦理学的学科结构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推动伦理学研究领域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但它本身把研究的领域仅仅局限于德性问题,对其他领域的研究漠不关心甚至持否定态度。伦理学应包括价值论、规范论、德性论、仁爱论几个基本研究领域或主干分支,它们所研究的对象实际上是复杂道德现象的四个基本领域。在这四个分支中,德性论在伦理学中的地位十分特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具有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论家庭暴力犯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尽管家庭暴力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是即使在西方,人们开始重视并系统研究这一问题,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是因为家庭暴力不单纯是暴力犯罪,它总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家庭的伦理价值、社会的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的,被有意无意地掩盖起来,甚至被认为是正常的事情。美国的犯罪学家在进行家庭暴力犯罪研究时,都试图回答,“为什么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在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家庭是最严重的暴力场所的情况下,所有的公共机构和私人团体都会忽视它的存在呢?”① 自前,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的家庭暴力现象不断显现出来。根据1994年…  相似文献   

12.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依法行政需要德性的观照,建设法治政府不仅需要个体德性,同时也呼唤组织德性,二者是互构的,这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也与现代政府管理的价值定位有关.通过阐释依法行政中德性的内涵,剖析依法行政中德性规制的作用,诠释依法行政各主要内容中所涵盖的德性要求,彰显了依法行设需要德性关照.  相似文献   

13.
家庭暴力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它对家庭和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家庭暴力本质及各国立法概况的研究,认为只有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家庭暴力法,才能解决这一困扰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家庭暴力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社会的不重视已经成为现代婚姻生活中的主要杀手,根据调查分析家庭暴力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而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及对策,更好的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家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冉杰 《法律科学》2014,(2):13-25
正义可区分为共荣性正义和优先性正义。但是,对于正义标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迄今仍然没能得到解决。本文仅探究共荣性正义标准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目前主要有两条路径。其一是以人性为依据的理论路径。但是,以何种人性为依据,人们充满争议,而且合乎人性的未必是正确的,这使得这一理论路径难以实现其目的。其二是德性伦理理论路径。但是,它们以之为依据的善或善人,要么是不具有公共的正当性,要么是没有被清楚的界定,因而不能满足法律论证的要求。基于此,依据共同善特别是人类的繁荣,德性法律论证理论建立起了立法和司法论证的共荣性正义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对泸州情妇遗嘱案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6.
从道德的本身属性出发,分析道德危机导致的原因并非美德本身,而是源于义与正义供应的缺乏.因此,道德危机的解决并非在于德性本身,而需要从公正与正义两个方面入手,重新构建现代社会,应对变动型社会和现代化所带来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社区价值观的载体建设--对上海市卢湾区瑞金街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社区中培育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主导价值观,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卢湾区瑞金街道12个社区的价值观载体建设的调查,指出社区的职业化的组织载体、条文化的制度载体、志愿性社会服务载体和自发性的文体娱乐活动载体建设为规范价值和德性价值的形成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文章还从社区价值观的核心组成规范价值与德性价值两个方面来探讨社区价值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公民德性是人在与公共生活相关的审议与行动中,超越个人善、推进公共善的确定倾向。公民德性从树立法治观念、参与公共讨论、参与政治事务的方面塑造“好公民”,为法治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动力。中国已经处于法治转型的关键时刻,为了解决政府主导型模式带来的弊端,完成法治的正当性供给,需要发挥并培育公民德性。目前,中国公民德性的养成存在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历史 传统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立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为中国公民德性的养成提供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对家庭、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家庭暴力这一社会问题,文章从刑事司法角度指出目前我国防范家庭暴力存在的缺陷,并阐述了我国对家庭暴力的刑事司法救济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家庭暴力现象越来越严重:数量越来越多,施暴方式越来越残忍。它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探其根源,笔者认为,认识偏差、立法缺陷、救助缺失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都是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我国要防治家庭暴力,应该从扩大法律宣传、建立专项立法、完善社会救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及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