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席忞禾 《当代贵州》2022,(11):56-57
多彩贵州闯新路,民生福祉再提升. 新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贵州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重磅民生大礼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贵州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导向,人民生...  相似文献   

2.
冀秉峰 《实践》2008,(1):39-39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劳动保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的目标要求。报告将劳动保障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用较大篇幅专门论述了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农民工等项工作,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劳动保障工作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清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正确把握党的十七大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10,(23):57
2010年以来,西夏区把全民创业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深入推进五大系统工程,创业就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为推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事实上还面临着一些急切需要清除与化解的障碍与难点,只有清除了障碍、化解了难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走入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5.
吴珊珊  关进礼 《世纪桥》2008,(17):62-64
本文依据科学发展观,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思考。认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6.
2007年5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王珉书记做报告中谈到民生问题时,一连提出了七个"着力",以改善民生问题。王珉书记强调:民生改善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要以普遍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普遍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和解决群众的突出困难为重点,加快改善民生状况。要着力提高就业水平;要着力增加居民收入;要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着力改善居住条件;要着力促进教育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的五年社会建设的成就,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突出了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报告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六个民生重点,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赵玘 《奋斗》2009,(9):57-58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责定位无疑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之一,也是保险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此,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而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要有相应的观念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