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1996,(11)
提到富人,人们就会想到挥霍、浪费。“无商不奸”、“无商不毒”、“无商不赌”……似乎为富者就一定不仁。 公众对富人最大的不满集中表现在富人的财产来源及其致富手段的合法性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在1994年夏所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认为富人是通过正  相似文献   

2.
石破 《南风窗》2008,(7):41-43
"富人的提案是否合适,应该由政府判断。但我觉得,富人的钱是下面很多工人辛勤劳动为他挣的,他想得更多的应该是工人。富人当人大代表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光为他们自己说话——他们应该已经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3.
石勇 《南风窗》2013,(15):12-12
抬出"自由"来为富人辩护的文人们,似乎从来不知道,富人的自由的行使,很多时候是以别人埋单为代价的。一说到"自由",中国人,尤其是浅薄文人非常容易激动,口头禅是"这是我的自由",如何如何的。比如最近发生的"富人吃人奶"事件,"自由"这块金字招牌立马就被抬出来为富人的行为辩护。  相似文献   

4.
读者观点     
《南风窗》2002,(22)
《福布斯》本年度内地首富排行榜又一次把富人的剪影暴露于阳光之下,《南风窗》也适时地跟进报道。现实中,很多富人对胡润的排行榜感到恼火、恐慌和不满的原因,除了这个榜漏掉了很多更富的富人之外,主要是担心自己会被税务部门“重点监控”,忧惧自己财富的“成色”不是那么足。 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说一个社会中的多数富人屁股不干净,那么,问  相似文献   

5.
话题的由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党员干部和名人、富人凡违法生育的,一律依法严惩。1月27日,广东专家建议使用刑罚处理名人、富人超生问题成为辽宁省决定取消违法超生的名人、富人的社会名誉等举措之后的又一重大新闻,足见名人、富人的"特权超生"问题,这已成为一个不得不受到重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富人无祖国     
南方朔 《南风窗》2013,(2):95-95
现在似乎已是个富人无祖国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集税权上弃守,而不得不将发债作为政府解决入不敷出的手段,但这种手段总有必须停止的一天,到了必须增税的时候,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富人逃亡的苦果。  相似文献   

7.
让财富充满阳光的味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很多人的想像不同,在中国做资本家并不完全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他们有很多烦心的事。一本杂志公布的调查显示,那些有资格进入富人行列的民营企业家最大的担忧,是“安全”。甚至有人夸张地说,中国的富人生活在恐惧之中。保  相似文献   

8.
穷人出身的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近来频频在报刊上为富人鼓与呼,提出要“为中国有产者正名”。在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他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要为富人说话?在钟朋荣应本刊之邀前往广州就“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走势与中国企业发展战略”作专题演讲之际,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钟朋荣先生,形成了以下对话。  相似文献   

9.
流沙 《法制博览》2008,(10):35-35
看起来,富人比穷人更需要钱。穷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钱。而富人未必需要,却时时刻刻惦记着钱。所以,穷人只是偶尔被钱所困,而富人是常常被钱所困。  相似文献   

10.
巴黎狗墓园     
巴黎是富人的天堂,也是富人之狗的天堂。在巴黎除了有狗餐馆、狗医院、狗娱乐场外,还有狗墓园。狗墓园是富人们专门埋葬狗和猫的公墓。墓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与其说这里是庄严肃穆的墓,不如说是情人幽会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08,(22):28-28
前不久,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南京作报告时说:“我们虽然还不是很富,但也要开始学做成熟的富人。”说得很有道理,切中时弊,一针见血。这话其实还应再补充一句,我们不仅需要成熟的富人,同样也需要成熟的穷人,只有大家都成熟了,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2.
丁学良 《南风窗》2011,(11):92-92
面对富人移民潮,中国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善各方面的制度环境,让富人们在这里生活和投资变得更加容易、公正和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我觉得公众要把眼睛盯着政府,而不是光盯着富人,制约和监督政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社会要进步就要保护和尊重勤劳的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创造财富的人。 今天有些人骂富人好像是给穷人出气,其实他们是害了穷人。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富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评价体系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勤劳朴实、重信守诺的穷人和贪婪粗鄙、见利忘义的富人,各自站在道德光谱的两端,老死不相往来。而20多年市场化的狂飙突进带来的严重社会不公,使这样一种道德二分法有愈发根深蒂固之势。因此,当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和他所创办的格莱珉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传来时,他马上成了许多人手里“批判的武器”。  相似文献   

15.
我与中国的富裕阶层接触很多,但我发现中国任何一个富人都不可能真正快乐。首先,他们的生活没有安全感,任何一个富人都在警觉的环境下生存。比如2006年的首富,公安局一查他,他撒腿就跑去香港。作为一个首富,他和犯罪嫌疑人、撬锁流氓没什么差别,警察一敲门,他就拎包走人.  相似文献   

16.
近日《福布斯》和“中国大陆百富榜”相继对中国富人进行排名,然而不少上榜者却都极力否认自己的财富规模。富人忌讳上榜,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同样,东南亚国家,富有阶层也普遍存在有财不外露的心态,他们刻意隐瞒财富,甚至他们当中还有人很后悔自己变得富有。笔者以菲律宾为例来谈谈上述之奇怪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读编往来     
《南风窗》1997,(1)
贵刊去年11月号关于“富人与中国”的独家策划,别开生面,很有震撼性。但我以为,现在不仅应提倡“富”,更应提倡“贵”,也就是精神价值的高尚,思想境界的高贵。现在富人不少了,但气质大都是“富而不贵”,骨子里还没有  相似文献   

18.
英国青年胡润在中国工作了几年以后,一直困惑于如何成功。有一次在英国度假,他问他父亲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诀窍,他父亲就反问他:“你给中国带去过什么?”胡润后来回忆说这句问话对他来说有点醍醐灌顶的意思,他明白要成功就是要为尽可能多的人做些什么。循着这一线索,他后来做了一个中国的财富排行榜出来。虽然一开始没有多少人理会这些事,但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富人都知道这个刚刚结婚没多久的英国小伙子。每年9月胡润把他的富人排行  相似文献   

19.
邢少文 《南风窗》2012,(4):12-12
近两年来,关于富人的移民潮时常被讨论,甚至被当成中国社会诸多问题的意象之一,有着几分借酒浇块垒的味道-似乎中国的有钱人都在着急"逃离"这个国家。也有人说:让他们走吧,他们已经不再是中国新时代所需要的富人  相似文献   

20.
个税再改革的符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应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做出太多让富人减税的政策设计,而是应该在其他方面给富人提供刺激投资需求的政策设计,如行政效率的提高、投资机会的公平分配等。目前对个税改革的种种方式,体现的主要还是政治意义,距离实现真正的纳税公平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