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劳动者参加按劳分配权益及其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6条明确指出:“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只能在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企业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经济条件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按劳分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劳动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劳动又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因此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凋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劳动价值论能否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呢?这是关系到劳动者能否享有参加利润分配权益的重  相似文献   

2.
《哥达纲领批判》第一章第三节思考题解答张大军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按劳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劳动者个人消费品的获得,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反复阐述的一个基本思想。由于在这个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还...  相似文献   

3.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关系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社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按其提供的劳动进行分配,这就是按劳分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实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上,必然要求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内在地结合起来,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使多种分配形式同时存在和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为什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这是由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所规定的。马克思说:“分配的结构完全规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论断。这个论断是对按劳分配内在要求的高度概括,又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的科学理论。首先,只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现象就必然发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是从静态上反映劳动者的收入差别、生活水平差别,也从动态上反映了劳动者收入增加的状况。实行按劳分配,个人收入多少、富裕如何与劳动能力、劳动状况紧密相连。社会主义存在旧的社会分工,个人劳动能力还不能全面发展,劳动者的体力和智  相似文献   

6.
股份合作制的分配关系,在理论研究上是股份合作制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践贯彻中能有效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样就需要确立股份合作制分配关系的依据,即“按劳”和“按资”,以调动劳动者的投资和劳动的两个积极性。还需要确立股份合作制分配关系的原则,即对新价值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对税后可分配利润的分配实行按股分红和按劳分红相结合,以按股分红为主的原则;对税后利润的分配实行公共积累的原则。这些原则可用以规范股份合作制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7.
41、为什么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它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1)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方面之一。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产品生产出来后,必须通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后进入消费,因而,分配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同再生产的其它环节一样,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其原因在于: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了任何人依靠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劳而获地取得社会产品的可能性。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尺度,只能是每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同时,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8.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社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按其提供的劳动进行分配,这就是按劳分配。它是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它的主体地位,就会改变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决不仅限于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同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包括常规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两大类,创造性劳动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发展的最积极的带头力量,对创造性劳动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中的作用,从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理论概括即为创造性劳动价值理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同时,创造性劳动价值论决定了社会主义主义的分配原则必须是“按能分配和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我们党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只能是“按劳分配”的传统观点,把“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泊9政策与按劳分配的原则相结合,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提供了一个总体把握的尺度。可以这样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体制的深层次变革。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理论,是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针。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利益正确结合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完善和发展农业生产责任制。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一、商品经济中的按劳分配需要通过社会的形式去实现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并不决定是否实行按劳分配并不改变按劳分配的本质。但是,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对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实现过程却有决定性影响。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由于商品经济的存在,劳动的计量过程复杂化了,从而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复杂化了,不得不通过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去完成。如企业劳动对社会来说还只是局  相似文献   

13.
《前线》1961,(10)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这个分配原则,对手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都是适用的。但是,它在各个生产部门中,表现形式却有不同;并且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具体的分配方法上又有所不同。如何正确地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以保证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能够贯彻实现,充分调动每一个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积极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由于不可能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关系。因此,不可能实行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模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有哪些特点呢?如何实现按劳分配呢? 第一、按劳分配的尺度不能以个别劳动时间为依据,而必须以实现了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依据。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上的,每个人的劳动从一开始就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而不必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向社会劳动转化,因而每个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可以作为计量劳动量的依  相似文献   

15.
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中小企业的作用其他企业所有制不能完全代替国有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基础。国存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规模不同,但生产关系的性质没有差别。它们的生产资料都属于国家所有;企业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体,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而不再是只能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合作、联合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关系,产品和剩余产品都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共同利益进行分配和使用,排除了少数人无偿占有他们剩余劳动和谋求私利的权利。这是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16.
杜光 《新视野》2001,19(5):25-27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我国实行的等级工资制就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按劳分配的涵义。一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对这种分配方式最早作出阐述的是马克思。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马克思在这里说的生产者全部领回来的、也就是社会分配给他的,是他所生产的产品价值中的哪一部分呢?我们可以从…  相似文献   

17.
分配的方式从属于生产方式,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实现。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在分配上的实现,其核心与精髓就是:在消除了生产资料占有权方面的不平等后,承认每个人向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在质和量上的差别,以因所付出的劳动量不同而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多寡来激励人们多劳动、多贡献,由此推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证新社会制度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向更高的“按需分配”阶段过渡,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按劳分配的效率导向。令人遗憾的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只强调了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特征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标志,而忽视了按劳分配的效率导向,忘掉了按劳分配原则以实现个人物质利益的差别性为激励机制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有些还相当严重。按理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使“投劳分配”这个社会主义原则真正得到实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出现了体脑劳动分配倒挂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出现了收入过分悬殊的社会分配不公,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劳动群众的强烈不满。这个问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这是它们能够相互结合的原因所在。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矛盾的一面,是指两种分配方式的依据是不同的。按劳分配依据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贡献。可以设想,在劳动者仅仅作为劳动者各自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并且生产和相互交换他们的商品时,他们从其获得的价值成果中,会首先补偿他们在生产中已经耗费掉的生产资料。这种补偿会由于各个生产部门的技术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其次,各个劳动者在同样的时间内,如果创造出等量的新价值,这个价值就会包含他们的工资加上剩余价值,他们能够分配的也只能是相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按劳分配,这是我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新问题。马克思当年设想的是非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其实现过程为“劳动——劳动券——消费品”。在这里,劳动券是劳动者从社会领取个人消费品的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