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和重大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促进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的实现路径对于顺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牛先锋 《求知》2012,(1):8-10
和谐社会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首次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引入社会实践.并将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界在研究和谐社会之时,很自然地把目光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之中.希望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得到理论支撑。那么,应该在何种意义上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在何种情况下运用这一思想?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是在何种条件下展开的?突出问题又是什么?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来指导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侯晋雄 《求知》2008,(4):42-4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开展对党内和谐建设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全面实现小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这个问题,近来理论界从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本文拟对主要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以期对广大读者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诠释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途径和方向,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科学而又系统地回答了和谐社会为谁建设、靠准建设,以及如何建设等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5.
潘博 《行政论坛》2009,16(6):83-85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弄清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这已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亟待解决好的实践问题。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虽然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但具有不同的含义,构建和谐社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促进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代社会的主题,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宪法的支撑和保障。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宪政实践证明,平等权的宪法保障程度与社会和谐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平等权获得有力的宪法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关键。一国如果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就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反之,宪法不能保障平等,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美澳两国在宪政建设过程中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研究这两国的平等权保护宪政实践,可以给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找到必由之路。当我们在运用法治保障和谐社会建设时,必须认真对待现实中的不平等和歧视问题,运用宪法加强对平等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2000年元月30日晚9时许,社会青年董永军无证驾驶二轮摩托车,因避让路旁的一堆电线杆,不慎将同方向行路的李翠英(女,57岁)撞死。事故发生后,经公安交通警察大队现场勘验并作出事故责任认定,摩托车驾驶者董永军负此事故的主要责任,路旁占道堆放电线杆的物主应负次要责任,死者李翠英无责任。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内涵丰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和谐社会。对和谐社会的内涵、条件、基础与形成机理、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任务和具体措施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国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共同推进的持续过程和系统工程。组织部门作为党委主管干部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组工文化、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组织部门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徐中 《求知》2006,(2):6-8
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贯穿于党的发展和建设始终,是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党的先进性是具体、历史的,从来是同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历史任务紧密相联的。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新要求,也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诸多方面努力.但关键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项伟大战略构想,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正确引导。当前,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解,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一个和谐社会和社会矛盾的关系问题;从理论深度来看,有一个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即和谐和矛盾的关系问题。最近,本刊记者带着相关问题走访了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同志。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毛泽东同志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初步探索;邓小平同志的理论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和谐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推进;胡锦涛同志完善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这一发展历程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设想.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临沧市"三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并具有了规划指向与操作要求的严格意义.这对县以上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建设思想和建设规划,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对这一重要思想和重要实践加以足够的关注,完全可以引发一场发生于基层的具有科学意义的社会发展领域三重结构的重大变革,并逐步演变成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社会发展领域三重结构的普遍变革.  相似文献   

15.
侯晋雄 《求知》2009,(3):42-45
在全面、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开展对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的研究,对于我们在当代环境下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这个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研究,本文拟对主要探索和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以期对广大读者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刘佳 《学理论》2010,(20):152-153
作为北宋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思想,蕴合鲜明的平等与博爱思想,在“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中,个人的生与死、富与贫、贵与贱都显得微不足道,个体道德自觉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是一种生态意识和宇宙意识,对后世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为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也呼吁建设"和谐世界"。这是"内和乃求外顺,内和必致外和"的逻辑延伸。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华民族注意吸取全人类的智慧,又认真发掘自己文化底蕴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记者: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都在拓展和深化。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先请您谈谈我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李君如: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及其动因。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问题的,是党的十六大。当时主要是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提出这一问题的。十六大报告三处讲到“和谐”问题。一处是在论述全面贯彻“三个代…  相似文献   

19.
罗竞 《学理论》2011,(21):48-49
"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提出的宏伟目标。在详细分析了当前"和谐社会"本质的几种学说后,认为不应该把"和谐社会"的现象当成"和谐社会"的本质,而应该把"和谐社会"界定为"法治社会",并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论证了"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这一命题,指明了这一界定为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的"和谐社会"提供了着力点,为我们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的资源,对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干群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柱石。干群关系从根本上是和谐的,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基。但是,当前干群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强干群关系建设,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其中改革是动力,政策和制度的落实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