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市民社会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市民社会的本质黄川对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在西方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但是我国理论界对该问题的兴趣却只是近两年的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们应该怎样整合现有的社会关系,以便能尽快地推动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
梁开银 《法学》2012,(5):92-105
条约理论虽然基本上借鉴了私法契约的原理,但是契约并不能解释和说明所有类型的条约。"条约契约说"掩盖和屏蔽了不同类型条约的本质差异。运用和引入私法之法律行为理论,区分国家"意思表示"与"意思表决",论证多边条约与国际组织公约的决议性质,可以揭示条约之国家意思互动的本质。认识条约本质对于区别研究双边条约与多边条约的解释方法和缔结程序等具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条约法的理论,为我国的缔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周晓佳 《法制与社会》2011,(22):294-294
人归根到底是欲望的结合体,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因就在于其自身存在的欲望。各个人在欲望的驱动下追求自身各个不同的需要的实现,也因此产生各种人际冲突和矛盾。而法律是调整人类行为的强制性规范,法律因为人类冲突无法通过社会潜在的道德机制和价值体系自发调和而产生。本文试通过对人类欲望的分析和对因此形成的人类行为以及冲突的研究进而来探讨法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法与法律的区别——对法的本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法与法律的概念与本质,古今中外,论者如云,定义丛生,莫衷一是。我国学者前些年也有过热烈的争论、至今余波未息。市场经济的建立,更引起对法的本质的再认识。总的说来,过去的讨论,大都限于法或法律的阶级性与社会共同性、法以什么为本位、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别是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等等。1994年8月,在大连经济开发区举行的“市场经济与现代法的精神”理论讨论会,进一步研讨了法的精神。会上,笔者提出一  相似文献   

5.
一 .关于价值的一般理论价值是当前相当热门的话题。通常而言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最基本的存在的两种关系 ,一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关系。二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所以 ,价值关系是社会实践中的一种基本关系 ,是指外界物 (即客体 )所具有的满足人 (即主体 )的需要的特性和功能。所谓有价值 ,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用途和积极的作用 ,其积极效用的程度越高 ,满足主体需要范围愈大 ,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 ,价值也就越小。当然 ,如果某一种存在物不能满足的需要 ,甚至对主体产生消极的作用 ,那么 ,它对主体就无价值而言。由此…  相似文献   

6.
一、“一国两制”下对传统法律本质论的困惑我国法学界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那段众所周知的关于资产阶级法律本质的论述,通常对法的一般本质理解和表述为两个层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所体现的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并且,依此一般又将法律的本质概括为阶级性。我们所谓的传统法律本质论,指的就是对于经典作家关于法律本质论述的如上的理解和阐释。这种理论观点在我国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不容置疑的经典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这种传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从人的本质看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法观念的原本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法是确认和规定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即将特定社会关系转变为社会秩序的规则。所以,从根本上讲,人的社会本质决定着法的社会存在;只要人的社会本质不变,则法的社会存在就不会变。法的功能在于把实现人的社会本质的各种社会关系制度化;法的本质是由一种社会力量保障实现的社会意志,而这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意志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体现为统治阶级的力量和意志。就人的本质和法的本质间的必然联系看,任何人类社会的法都具有基本的共性;法也将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及其理念——市民法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是个历时性的概念。它经历了等同于政治社会,与国家/政治社会相分野,区分于国家、经济的文化领域等几个时期。各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即市民社会的理念。由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理念—市民法的理念—市民法这一线索可看出,市民社会及其理念对市民法及理念起着基础作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应吸纳西方市民法固有品格,进而推动市民法及其理念在中国的根植。  相似文献   

9.
<正> 《法学季刊》编者倡议,就社会主义社会犯罪根源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探讨(《法学季刊》1983年第2期第26页),本文写了一些初步认识,提出来供研究参考。要预防犯罪,首先要找出犯罪所以产生的根源。为此,我在广东和其他地方做了一些实际的调查。通过调查,感到以往对犯罪根源问题的认识虽然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似乎不够全面,有必要提出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市民社会与现代法的精神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治领域改革的深化和拓展,社会自主领域的日益壮大,长期形成的国家社会高度统一的僵化模式正在趋于解体,传统的国家社会一体化结构将要经历一次向国家——市民社会二元结构的历史性变迁。这昭示着一个事实或一种趋势;一个现代市民社会正在中国冲破重重障碍顽强地发育、成长乃至崛起。当然,建构中国市民社会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社会的法治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体系更有可能成为德日犯罪构成体系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体系尽善尽美,相反,还应该有更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我们现在所有的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概念──即在社会内而在政府控制范围以外的民间组织和活动空间,始创于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市民社会概念的提出.正如布丹的“主权”或卢梭的“公意”(generalwill)等重要概念的创建,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里程碑。《法哲学原理》一书、在酉洋哲学史上的地位.也可媲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霍布斯的《利维坦》,或虞梭的《社会契约论》。本文尝试剖析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市民社会”的概念的性质和内容,并从黑氏身处的时代背景去…  相似文献   

13.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在债权人保护制度中引进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根据新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4.
初唐时期在诗歌理论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前人对初唐诗哥革新理论的认识还存在着某些误解和偏差。本认为:高宗、武后时期已基本肃清了浮靡轻艳的齐、梁诗风的影响,杨炯、卢藏用、王勃的有关章与陈子昂的《修竹篇序》一样,都是讨伐齐、梁诗风的檄。初唐诗风的转变,主要是诗歌内部矛盾斗争的必然,也是许多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追求浓烈的情思和高昂的基调,倡导“风骨”、“兴寄”、“风雅”,正是矫正南朝诗风的正确途径。其实质就是主张诗歌创作应该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干预生活,干预政治。初唐时期的诗人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完善了律诗这一形式,律诗在比“沈宋”略早的“四友”,特别是在杜审言的手中已经成熟、定型了。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与市民法——民法的调整对象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民法还是市民法 “民法”一词来源于罗马法的市民法(Jus civile),为与万民法相对立的体系,后经最高裁判官的作用,两者融合。大陆法系各国皆沿用了市民法的指称。法语用droit civil,德语用Burgerliches Recht,意大利语用diritto civile,荷兰语用Burgerlyk Regt,直译都是“市民法”。大陆法系国家的市民法,英语一般称私法,但为了翻译大陆法著作,也造了Civil Law一词,兼指罗马法和大陆法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那怕在现代西方国家,我们所说的民法,也是被称为  相似文献   

16.
目标与方法的断裂——对默顿社会反常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有着深刻的社会结构的根源。默顿的社会反常理论 ,将犯罪的社会原因解释为社会结构中文化目标与合法方法之间的断裂 ,这对当代中国社会犯罪原因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默顿的社会反常理论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失范论 ,并深受其老师帕森斯的功能理论的影响。本文在对这两者介绍的基础上 ,对默顿的理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我国学界对默顿的社会反常理论多有非议 ,本文对这些非议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认为其中的许多批评是不恰当的。基于对默顿理论的正确理解 ,文章也分析了默顿理论在四个方面的不足 ,不过尽管如此 ,在犯罪之社会原因的解析中 ,目标与方法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两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7.
宋斌帅 《法制与社会》2011,(28):180-181
本文指出公司的社会责任从应然角度看只是理性公司的固有属性之一,从实然角度看则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能力和相应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陈志英 《河北法学》2006,24(1):85-88
中国古代社会存在民事关系及相应的法律调整,而且在国情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范体系.套用现代的认识范式不能对传统民事法律的内容及形式有足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权利理论的研究,无疑是基于权利(广义上也包括人权)的极端重要性。权利及其法律制度是人类安排社会关系、社会秩序与个人生活的一件杰作。至少在现代的人类社会生活之中,权利概念无处不在,它在我们的思维习惯中根深蒂固,以至于不能想象没有它会怎么样([美]理查德·达格尔:《权利》,载[美]特伦斯·鲍尔等编:《政治创新与概念变革》,朱进东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而它最重要的价值,就像范伯格所言,拥有权利能使我们‘像人一样地站立起来'能够与他人直接进行对视,并且在某种根本的方面感受到每个人的平等……而所谓的‘人的尊严'可能就是人们所承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他从物质实践出发,纠正了被黑格尔颠倒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并用"物质交往关系"取代了黑格尔的"需要的体系",此外还将对人的本质关怀作为其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其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在于:形塑中国式社会本位观,将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础,实现经济和谐;梳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紧张关系,构建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实现政治和谐;关注中国和谐社会主体的发展,实现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