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波 《理论月刊》2004,(12):70-71
在道的层面,庄子虚无区别于一般反映论二元论的世界观,而是指向存在论的虚无鸦它是存在自身,一种虚无的虚无化。物的虚无是指相对于人之意义的自然世界的虚无,是庄子的人物关系的理想———“无待”的生活世界。语言的虚无,批判一种是非判断的工具性语言观,语言的真理性是道的显现,而非是非之判断。人生的虚无则指向现实逍遥与虚无之境。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形而上学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的物质外壳,也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理性特征。海德格尔对语言哲学情有独钟,在语言的领域里面找寻存在的踪迹,在他看来,传统的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让我们迷失在主体性的迷雾当中。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既不是一种表达,也不是人的活动,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限并不是语言,就其本质,他提出了自己独创的语言思想:语言是一种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一定时期的语言尤其是新词术语不仅是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尤其是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大量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层出不穷。其间产生了大量的汉语新词术语,词汇量之大,生成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对于傣语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云溪子 《小康》2007,(7):88-89
可以说,人之一生,活在“分寸”间。一生之中,有多少时光用于权衡大小、多少、深浅、利弊、得失!有多少精力耗于取长补短,以多济少,用得抵失……掌握分寸之所以要一生为之,乃因其难也!而在现实生活中,最难掌握的分寸之一,是言之深浅。语言的产生,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变化与方便,大概若无语言,那人  相似文献   

5.
思的守望     
在很大程度上,思是对生命的一种审美观照,思像光,它使世界显形。思不仅是一种冥想和观望,也是一种实践。人类之思经历了对理想之思、对人之思、对语言之思。对思的守望永远不会为我们提供关于尘世的一劳永逸的答案,但借助于思,我们才可以超越此地和此时,获得一种无限开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袁杰 《长江论坛》2011,(1):13-16
马克思主义语言的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决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本人就擅于根据表达各种不同情感的需要贴切地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与写作手法,从而使他深邃的思想以清新明快、简洁流畅、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语言得到完美的体现,并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马克思主义语言的通俗化对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玲 《求索》2010,(6):181-183
中国古诗学有别于西方之学,它从作品的创作立意到文本语言组织、从美的构筑方法到美之价值判断都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特质和语言技巧,都是诗人以细腻的诗心在生命的感受中提炼发掘出来的。中国古典诗歌表现出内向维度的探索和追求,诗人常以不同的语言技巧展现出来,并刺探入他人内心的本真中。本文以中国古典诗歌目治法为研究对象,目治法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结构方法,它反映了一种中国古典的心灵主体论,与西方的现象学的精神遥相呼应,着力于人类内在世界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李钢 《求索》2010,(9):206-207,187
作为儒家著作之经典《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本质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学。《论语》的"仁爱"学说并不是经文式的说教,它散发着自然清爽的诗性美,这些诗性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仁爱"的社会生态。孔子不仅提倡社会人文关怀,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孔子学说中,天是万物之本源,万物同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孔子的这一思想通过"比德"的文学手法,在《论语》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是《论语》的文学之美,更是《论语》反映出的自然生态之美。如果说,社会人文之美与自然生态之美是《论语》内容的反观与写照,于文学形式,《论语》也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文质中和"的修辞文学为《论语》美学思想的实施提供了可能,这才使《论语》之语言文字能既简约含蓄又富有意蕴,进而成就诸多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9.
乍一看这标题,也许有人不以为然。笔者也曾担心是不是小题大做,继而一想,我所讲的是文学、电影、电视、新闻报道等面对公众的语言,而不是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对于后者不能过于挑剔,而对于前者却不应一味迁就。再说,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外壳,还可以说是文明的伴娘。一个人的语言状况,不仅表现出他的思维的清浊程度,而且表现出他的文明的高低程度。增进语言健康,这也该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吧。所以,斗胆陈词,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10.
短信语言幽默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默类短信是手机短信的一种重要类型,短信的语言幽默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基础上并通过某种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有其特定的语言——心理结构模式。通过探讨短信语言幽默之形成机制,可以对幽默类短信之成因进行深层的解析。  相似文献   

11.
语言起源问题由来已久。近些年来,随着考古学、遗传学及基因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科学家通过对人类基因之研究,提出颇具影响的人类祖先源于非洲的假说,与此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世界不同区域语言之关系的固有认识。人类语言是否源自同一母语?探究该问题仅依靠语言学力量,倍受限制,而借鉴遗传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之研究成果及方法,将为原始母语之探究开辟新的思路。语言绝非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广视野,多学科交叉的途径,有益于接近和探明语言本质。  相似文献   

12.
邢蕾 《前沿》2014,(3):160-161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被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者和研究者关注,但是它在发展大学英语学习者认知能力的需要、学习有真实意义的语言的需要、学习者在信息时代生存的需要、学习者在变化中终身发展的需要、学习者公民素养提高的需要等多方面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并未得到正确的认识。而将批判性思维融人大学英语教育必须跨越诸如使之成为英语教育主流、摆脱传统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弊端、正视人的发展与语言发展的关系、理清语言学习中语言瓶颈与思维瓶颈等等障碍。  相似文献   

13.
结构主义人类学将语言看作一种文化,而语言又取决于无意识的结构,于是文化被看作与主体性意识无关的社会历史现象。这一定义虽然抓住了西方极权社会人之生存抽象化物化这一现象的外在特征,但却根本误读了文化的本义。事实上,文化应是人之本质性的生存的内容之一,而人之本质性的生存包含超越性与客观现实性两个方面,文化就处于理想的超越性和客观的现实性之间,它起到了沟通理想与现实的作用。但是在极权社会中,人之本质性的生存包含的两个世界完全分离了,文化转变为极权主义统治的工具,而人也舍弃了总体性的生存结构,转而沉溺于“游牧式”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只有从总体性视角重新理解文化,突显文化本身的属人功能,构建以文化共通性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人才能实现对极权主义-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性超越,并真正摆脱被极权主义统治和奴役、被消费主义浪潮裹挟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人类活动中最能体现人的特点的,它所蕴蓄的文化因素和民族特征正在逐步引起人们的注目,时至今日,语言研究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语言研究存在着不平衡的倾斜现象。对于那些具有强大社会影响的语种,例如汉语、英语、俄语等,人们较为关切,其研究已经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对使用人口较少、影响不甚广泛的语种却无暇顾及。比如在我国,专门从事汉语研究的学者就有2,600余人(1989年数字);而语种近百的少数民族语言,其研究队伍不过几百人,悬殊之大,可见一斑。其实,不少最有价值的材料往往是从那些人们知之甚少的语言里找到的,一些有卓识远见的语言学家早就开始了对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研究,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洪芸 《思想战线》2006,32(1):107-110
语言终究是人的行为体现,我们在研究语言时,要考虑人的概念系统形成是基于人是社会网络中成员这一因素。文化语言学派承认语言是一个复杂系统,是许多方面和因素互相作用与综合的结果。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应该结合系统特点即整体性、层次性和演变的非线性,从语言外部着手,利用混沌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禅学思想本是一种佛教思想,而许多文学批评家却力图在禅学中为诗学找到支撑点。从理论上讲,禅学与诗学是根本不相同的。从“悟”的角度来看,禅悟所悟的是隐藏于心中的佛性;而诗悟却是由心及外的悟,所悟的是隐藏于诗歌中的作诗之道。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禅可以不借助语言而仍能使人悟解;而诗若离开了语言,就什么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晚期思想走向语言,认为语言是存在和思想的规定性。此语言是作为存在之道说的纯粹语言,从而区别于遮蔽存在的逻辑语言和日常语言。《源于思想的经验》是海德格尔思想诗作,勾勒了其晚期思想的地图。此诗作是对存在之道说的回响,它呈现为思想的倾听和语言的应答。宁静一词直接相关于语言的发生,宁静与声音(发声)相关,声音与倾听和言说相关。据此,宁静理解为存在的道说,形象化为"宁静的排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宁静":首先,宁静发生,这是存在层面;其次,倾听宁静,这是思想层面;最后,道说宁静,这是语言层面。  相似文献   

18.
蒋冰清  ;刘宇红 《求索》2008,(3):199-200
海德格尔在对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的批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观。他从存在之思来思考语言,认为“语言”是一种未被遮蔽的存在的真理;语言是存在之家;人言对道说的应合与思诗和一乃是通向语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安静的角落     
人多的场所也是语言和思想最为平均化的地方。 说到安静,我们会觉得这种要求越来越奢侈,除了极少数人,对一般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获得的。去哪里都是人流如织,呼号之声震耳,根本没法安静下来。可是人如果一直处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会十分可怕,有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都不会获得最起码的幸福,更谈不上做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不仅是多视角的,而且是多学科的,其中包括语言与文化的空间差异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影响制约关系、语言与文化的结构层次关系以及语言与文化的类型分布关系等。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要学其文化,以达到真正掌握语言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