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珊珊 《工会博览》2009,(7):190-190
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障碍对于地方政府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晟 《工会博览》2009,(7):126-126
在推进提倡电子政务和信息化进程,安全需求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内外同问安全的数据交换、网络域的控制、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加密等诸多环节都需要加强安全防范,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倪智坚 《工会博览》2009,(10):19-20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对政务信息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电子政务建设的遥步推进,也对政务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对新形势,政务信息工作只有不断创新理念,机制和方式途径,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工作需求,更好地搞好政务信息服务,更好地为党委政府的重心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4.
怀恺 《工会博览》2008,(11):100-101
我市的电子政务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互动性,国际化、时效性、信息上网,链接情况等方面做得都很好,与很多县级市比起来已经是很好的了,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县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5.
《工会博览》2004,(21):60-60
日前,由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东城区委党校联合举办的“浪潮杯”职工电子政务大赛圆满结束。全区19个单位的57名选手,经过紧张激烈地初赛,有6个代表队脱颖而出,通过决赛,东城区财政局获一等奖;东城区奥士凯集团公司、东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二等奖;东城区审计局、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东城区朝阳门街道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6.
当下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好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公开建设问题,不仅影响到政府的建设和改革,还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以及提升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则成为地方政府在大数据时代完善信息公开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电子政务存在一个误区,即以机构为中心,而不是以市民为中心。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风暴,令新一届政府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也有了置身沧海中的更多表演机会。非典既过,海外人士更为关注的是新一届政府如何创出执政业绩,造福社会。 2003年3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秉承精兵简政、优化政府结构的原则,这次改革的主要工作重点有三:一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引入,大数据与政府管理创新的研究迅速成为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学界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政府管理创新、大数据与电子政务创新、大数据与政府专项管理创新、大数据与政府管理的技术伦理等五个主题进行了积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大数据与政府管理创新"课题的研究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论是在研究广度还是在研究深度上,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从凸显时代性、加强应用性、强化融合性上下功夫,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汤军 《法制博览》2010,(10):24-25
国人以食为天,可见天上是可以掉馅儿饼的。谁都要吃饭,每天三顿,和谁吃都是吃。早饭和亲人吃,中饭和同事吃,晚饭和朋友吃,这是基本规律。吃,渐渐演变成一种爱好,一个文化,一类文明。日本人生着吃,西方人烤着吃,中国人煮着吃。如此不同的吃结构产生了各自的食具,进而是武器。  相似文献   

10.
彭传武 《当代世界》2008,(10):58-60
最近几年,是安徽发展和奋力崛起,经济社会取得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安徽省外事侨务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大局,发挥优势,锐意进取,争做贡献的重要时期。安徽省外事侨务部门不断增强大局和全局意识,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为全省的对外开放、奋力崛起和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活跃对外交往,着力促进和推动多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友好与合作,全面加大工作力度,提升了服务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个屁     
身为愚陋之夫,本来就不知道文化是个啥东西。一个不知其形、难言其状的东西,经过传统和时尚的碰撞。本土和外来的挤压,严肃和恶搞的夹击,俨然天外来客,似乎是一个东西,又不像一个东西,好看却看不懂,好玩却玩不会。于是四下请教,得答案十数,谨记于斯,日后消化。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4):13-13
四十以后才明白:朋友就像是水中的鱼,深水层和浅水层的鱼永远也不会走在一起;穷和富,官和民,草根和显贵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因为各自对人生的感悟不同,最关键是他们对待世界和自然的心不同。即使是富和富,官和官,显贵和显贵也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因为有利益,有分别,有取舍,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为什么容易犯罪?据有关专家研究,在9~16岁之间,一个重要特点是大脑兴奋性较高,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脑细胞较脆弱,易疲劳,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够稳定,易冲动。尤其在13~14岁,是人的大脑迅速发展时期,大脑两半球以及皮层各部分的联络神经纤维的数量大大增加,神经元的联系复杂化,神经活动机能更加分化和完善。此时,少年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基本接近成人水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由此可见,对少年的教育已是法定的迫切而…  相似文献   

14.
爱怕什么     
毕淑敏 《法制博览》2011,(16):12-12
爱挺娇气挺笨挺糊涂的,有很多怕的东西。爱怕沉默。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爱需要行动,但爱绝不仅仅是行动,或者说语言和温情的流露,也是行动不可或缺的部分。我曾经和朋友们做过一个测验,让一个人心中充满一种独特的感觉,然后用表情和手势做出来,让其他不知底细的人猜测他的内心活动。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 《法制博览》2009,(16):55-55
多年来一直想去绍兴,一直没有去成。绍兴,只在想象中。想去绍兴,主要想看百草园、三味书屋和沈园。前者和鲁迅连在一起,后者和陆游连在一起。可以说,一个是文学的象征,一个则是爱情的象征。一个矮个子的鲁迅,是一座翻越不过去的文学大山。一曲柔肠寸断《钗头风》,唱碎了几代人对爱情的无奈和惆怅。  相似文献   

16.
《工会博览》2013,(8):48-48
近日,在毛里求斯海滨豪华的5星级希尔顿度假村中,北京建工集团邓萍辉和李静华,杨鑫和王倩,曹晋奎和董瑜霞,孙猛和彭君丽四对青年职工,在同事们的见证下喜结连理,面对大海发出爱的誓言。这场集体婚礼庆典,没有家人和亲朋好友,但企业领导的关怀与同事们的诚挚祝福,却让四对新人感到无比温暖。新人杨鑫、王倩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7.
充分发挥老年人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中,未成年入是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和保护工作。同时,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党和国家又十分重视对老年人的关心,照顾和爱护工作。两者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都很大,地位都很重要,形成两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那么,这两个群体之间,如何建立起被社会认可的、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纽带的教育、感化,挽救体系和长效机制,形成牢不可破的隔代亲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减少、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本文提出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国际局势调整和重塑的一年也是中国外交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一年。中国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逆势而上,经济保持快速发展,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份额和投票权上升至第三位,在国际体系中的权重和影响进一步提升,国际总体处境变得更加主动有利,对外战略资源和手段更加丰富,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发展势头令人羡慕。同时,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仍未摆脱危机阴影,  相似文献   

19.
引言。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几乎是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青少年中出现的偏差行为,犹如孩子学走路必然要摔跤一样,经过多次的跌倒、爬起,就学会走路了。青少年在其成长中,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偏差行为。而行为偏差难免导致某种危害或危险后果,使人们接受教训。青少年通过认识和纠正偏差行为,就可以逐渐成为认可和遵守社会规范的公民。但行为偏差如果得不到纠正或者恶性发展,也会导致犯罪。研究和实践均表明,犯罪的青少年大都有一个从染有劣迹到行为偏差,到陷入犯罪的演变过程。因此,研究和探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即对采取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认识和矫正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宁、秩序,都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中国台湾地区形成了与中国大陆、港澳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具有时空发展的特殊性和规律性,这一特殊性和规律性,决定了台湾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因而,在理论上,研究台湾并建构出反映这一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的概念、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型,无疑是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在实践上,台湾研究的广泛开展又是与台湾问题日益重要、人民群众关心祖国统一事业直接相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理论深度决定研究成果的生命力。而检视大陆有关台湾研究的成果,多为政策性和实用性,有不少成果,尚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为了提升研究的品质和学术价值,探讨台湾研究的理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