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深 《新湘评论》2010,(4):20-20
人类的天性,从来就有两个方面,一面是性善、为公、清廉;而男一面则是性恶、自私、贪婪。 不论古今,为官者既要有威信、威望,又要有威严、威仪。但为官者“威”自何来?是来自为公、清廉还是自私、贪婪,是靠施仁政还是靠颐指气使、耀武扬威?答案只能是前者。  相似文献   

2.
所谓宦囊,是指做官时所得的财物。宦囊的丰俭,往往说明一个为官者贪腐还是清廉。  相似文献   

3.
人生需要大智慧。尤其是手握重权、身居高位者更需追求大智慧、拒绝小聪明。早在汉朝,司马迁就在《史记》中给为官者立下了三条准则:清廉、行教、守法。到了清朝盛世,康熙皇帝对朝中官员更是明确提出了“尔等为官,以清廉为第一”的要求。为什么清廉如此重要呢?  相似文献   

4.
清醒与清廉     
姜峰 《共产党人》2006,(22):54-55
清醒,即清楚明白;清廉,指清白廉洁。清醒才能清廉,清廉必须清醒。这是某省一位市长不为金钱所惑的体会和经验,实在值得为官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清醒与清廉     
姜峰 《党的建设》2007,(2):39-39
清醒,即清楚明白;清廉指清白廉洁。清醒才能清廉,清廉必须清醒。这是某省一位市长不为金钱所惑的体会和经验,实在值得为官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宦囊,是指做官时所得的财物。宦囊的丰俭,最能说明一个为官者贪腐还是清廉。"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几多日,事事堪称天日盟。"这是明朝况钟在苏州  相似文献   

7.
为官之道以廉为首,这大概是不错的。道理很清楚,为官者的最大特征是掌握权力,而权力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大权在握,可以用之于公,为老百姓办事,造福乡梓;也可以用之于私,为个人和小团体牟利,甚至生出祸端。“廉”还是“贪”,最清楚地展现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为官之道、从政之德。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人们都把清廉作为好官的主要标准之一。然而,廉政仅仅是官员的最低要求,单单做到廉政还是远远不够的。公共权力受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掌握了权力,不仅不能干坏事,还要为老百姓多干好事,“两袖清风不干事,无所事事太平官”的做法不是老百姓所…  相似文献   

8.
政声人去前     
中国有句古话,叫“政声人去后”,意思是对一个为官者的评价是在其去任之后。其实,有时候人们对一个为官者的评价还表现在其赴任之前。春秋时期便有这样一个例子。当时孔子将要出任鲁国司寇(即国家的最高司法官),消息传出后,许多为非作歹、哄骗欺诈,搞歪门斜道的人,有的赶快改正,有的停止作恶,有的连忙逃走,这是为什么呢?《礼记·哀公问》曾经记载了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从中可见一斑。鲁哀公问孔子:“敢问何为政?”孔子答道:“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便可找…  相似文献   

9.
吕尚 《学习导报》2012,(22):48-48
古代,一些官吏为官清廉,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从而获得了与为官清廉有关的绰号。这些绰号,或反映为官者处身不染的清廉情操,或体现百姓对为官清廉者的赞许,别有情趣。 悬鱼太守东汉时,羊续任南阳太守。一次,有个府丞听说羊续爱吃鲜鱼,便托人备了两条大鲤鱼,一清早给羊续送去。羊续婉言辞谢,不肯接受。府丞混迹官场多年,老于世故,笑着说“:区区二尾小鱼,又不是金银财宝,大人何必那样认真?”说着,把鱼往案上一搁,转身就走。于是,羊续把那府丞送来的鱼高悬于官衙中,以示拒贿。  相似文献   

10.
卢平 《先锋队》2013,(12):37-37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有一种诗词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带着历史的沉思、带着清廉的劝诫、带着高洁的操守的能够净化人们心灵的廉政诗词。这些诗词通过抨击贪婪的无耻与愚蠢,弘扬清廉的价值与精神,在我国的文学艺术领域留下了不朽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11.
明代江陵县令范理由于为官清廉,被当朝杨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后,同僚们劝他应该备重礼感激杨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之交,公不私谢嘛!如果我用重礼酬谢宰相,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范理所奉行的“公不私谢”的做法,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不仅值得被提升的“官”儿们所仿效,也很值得那些能提拔人当“官”的“官”儿们借鉴。按理说,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那些德才兼备和符合“四化”要求的干部提拔到各级各类领导岗位上来,这原本…  相似文献   

12.
吕尚 《新湘评论》2012,(22):48-48
古代,一些官吏为官清廉,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从而获得了与为官清廉有关的绰号。这些绰号,或反映为官者处身不染的清廉情操,或体现百姓对为官清廉者的赞许,别有情趣。 悬鱼太守东汉时,羊续任南阳太守。一次,有个府丞听说羊续爱吃鲜鱼,便托人备了两条大鲤鱼,一清早给羊续送去。羊续婉言辞谢,不肯接受。府丞混迹官场多年,老于世故,笑着说...  相似文献   

13.
花草吟     
花草吟陈田贵冰草盘根错节,越畦窜埂,贪婪自私地吮吸大地的营养,恨不得把它全部攫为已有。自以为关系密结,根深蒂固。可是,当闪光的铧犁划过,不管你怎样负隅顽抗,也无济于事;在根系翻出地面,曝晒在强烈的阳光下时,你可还有再生之术?夹竹桃你的笑靥真迷人,你的...  相似文献   

14.
各级干部如何防腐保廉?我认为汉朝光禄大夫刘向在《说苑·至公篇》中所说的“治官事则不营私家”,至今仍耐品咂,很有古为今用的价值。为官者一手托两家,一个是自己的小家,一个是所管辖的大家。当官不是当苦行僧,对小家不能一点儿不顾。但顾小家必须公是公、私是私,而不能搅和到一块儿。否则公私不分,治官事而营私家,不仅会因私家分心走神,牵扯“治官事”的精力,更可怕的是极易以权谋私、化公为私、损公肥私。倘若如此,势必危及社稷,失去民心,因此也就与起码的官德相悖了。封建社会官民对立,有识之士尽管呼吁,但真能为之者寥…  相似文献   

15.
感情命运     
夜深人静的时候,卸却了一天的浮躁和诱惑,收起了自私和贪婪,我常常陷入关于人生命运的深深思索。常言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想,命运就像人们手掌心里的纹理,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相似文献   

16.
廉洁     
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价值选择。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如果利用手中职权一点点地谋私贪占,即使没有酿成大错与罪过,但也蒙上了不清白不光彩的恶名,再来说服人、教育人,怎能让人信服?然而,自古以来,为官者最难做到的恐怕就是“清廉”二字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讲的就是为官者的好处,难怪今日有某贪官的“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的心迹“妙语”。因此,我们必须大张旗鼓地倡导廉洁,歌颂廉洁,让“廉洁”…  相似文献   

17.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中,有这样的36字官箴碑,至今仍对为官者产生着影响。这则官箴的大致意思是说:官吏不害怕我严厉,而害怕我廉洁;百姓不服我的才能,而服我的公正。办事公正,百姓就不敢怠慢;居官清廉,属下就不敢有所欺瞒。为官公平公正,才能使政治清明;做官清正廉明,才能树立威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强调修德是做官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文人墨客在史学和文学作品中,对忠言直谏、奉法守理、廉洁清正、不徇私情的从政者大加褒奖,对阿谀奉迎、任人唯亲、贪赃枉法、穷奢极欲的当权者给予无情的贬斥。人民群众以此把为官者划分为“清官”和“贪官”,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评价,也是一种道德上的褒贬。海南籍明代清官海瑞已故六百多年,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这就是为政清廉道德高尚的影响力所致。  相似文献   

19.
郭庆晨 《党课》2012,(15):79-80
看了这个题目,肯定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清廉,对于清廉者来说是吃苦;选择清廉亦即意味着过苦日子,怎么能说“清廉是一种享受”呢?不错,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清廉的确是与吃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清廉即是俭朴,清廉即是清苦,因而不大会将清廉与享受画等号。不过,我却坚持说清廉是一种享受。我这个结论,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胡质、胡威父子,是三国、西晋时的重臣要员,在当朝和中国历史上都以清廉而闻名。有一次.晋武帝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我父亲。”武帝又问:“你父亲哪些方面超过你呢?”胡威回答:“我父亲清廉,但唯恐别人知道,我清廉,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如父亲的地方。”由此,清畏人知,便成为美谈和佳话流传下来,被视为清正廉洁的一个道德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