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2年11月3日,首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开幕。这次会议是湄公河流域开发史上一次最高级别的会议。会议主题是“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增长、公平和繁荣”。会议议程包括评估过去10年湄公河区域合作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10年的合作前景和确认合作承诺,并讨论如何加快发展伙伴关系。这次首脑会议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对湄公河流域内各国(即中国、泰国、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经济合作的全面展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引言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①)合作开发是1992年在亚行的倡导下发起的,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基础之上的,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联合自强的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开发,为中国企业参与该区域的合作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云南企业以其特殊的地域、文化优势,更容易融入次区域的合作开发之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有10多年的历程,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将极大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周边环境,推进实施大西南对外开放与开发战略,并使之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验区。  相似文献   

4.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和中国的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90年代初由亚行牵头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的柬、中、老、缅、泰、越六国共同建立起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在国际上一般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即把“大湄公河”作为澜沧江(中国境内云南段)和湄公河(流经中南半岛段)的统称。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展以来,合作范围日趋扩大,机制也越来越多样复杂。本文拟对此作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中国及云南省的参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主要载体。积极开展这一合作符合国际的根本利益和战略定位 ,有利于促进东盟内部各国统一化进程 ,其主要机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起到了主要的促进和催化作用。云南作为我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体应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投资环境履职问题及其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湄公河开发热持续升温,投资潜力大,投资带来的环境影响甚至潜在环境风险需要防范。本文借鉴国际上经验做法,结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与问题,从法律法规、政府监管体系、金融监管、第三方参与、企业主体作用以及国际环境合作等六个方面提出规范中国企业投资环境履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在昆明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批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以下简称《行动框架》),并要求切实执行。该《行动框架》确定了海关制度、检验检疫措施、贸易物流和商务人员流动四个优先合作领域,是指导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未来10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总体掌握目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参与GMS合作的现状,衡量中国现状与《行动框架》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在未来5~10年实…  相似文献   

8.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主要载体,积极参与这一合作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战略定位。中国企业在湄公河流域的投资经营必将有助于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提升我国与流域5国的实质性友好关系,促进实现该地区的多国共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崛起创造良  相似文献   

9.
董南 《东南亚》2003,(4):41-41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12届部长会议于2 0 0 3年9月17—19日在云南省大理市举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十二届部长会议是继金边领导人会议后的又一次重要活动。此次会议由亚洲开发银行主办,中国政府承办。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这次会议,中国财政部和云南省政府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积极而有成效的筹备工作。财政部长金人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高官会议,主要由参会国高官参加,为部长会议做准备;二是发展伙伴会,即由亚行召集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与发达国家的援助机构和一些国际组织的见面会,主要目的是向…  相似文献   

10.
昆曼通道从2008年通车至今已经有6年,但一直存在通而不畅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的因素也正是影响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整体推进的主要因素。政治互信的不足从根本上限制了该通道的发展空间;昆曼通道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双边贸易自由化协定的缺失,让昆曼通道存在先天不足;而文化交流与认同的不足,则加深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和戒备心理,极大影响了昆曼通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评价GMS经济合作机制下影响我国矿业企业投资经营的柬埔寨区位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矿产资源潜力、矿业发展前景和矿业管理体系。提出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与柬埔寨矿业企业进行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纺织品贸易环境争端四起,美国、欧盟相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此前,许多企业以为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后能大量出口,纷纷花巨资购买了生产设备,但随着设限的增加,使很多国内纺织企业深感“吃不饱”。于是,到东南亚设立厂,建立中转市场,绕过欧、美限制,成为了中国服装企业进入“后配额时代”的重要选择。其中一些企业选择了柬埔寨,如宁波申洲针织集团有限公司将斥资3380万美元在柬埔寨建立纺织工厂,将产品直接从柬埔寨出口美国市场。对于希望到柬埔寨投资建厂的企业来说,了解柬埔寨制衣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优劣势,才能对…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并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以来,约旦经济连续7年增长6%,成为中东地区3个经济持续增长的国家之一.约旦出口的增幅连续7年达15%~20%,是该地区少有的几个出口持续增长的国家之一.①作为西亚的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对外依赖严重的小国,约旦持续的经济增长与本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本文将从约旦内政外交、经济状况、投资政策及与我国的关系等方面对约旦的投资环境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4.
主权观念对地区合作的影响体现在世界观、原则化信念和因果信念等方面。主权观念有利于建立行为者间基本的信任,推动地区合作。但由于各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难以消除的防范心理,国家之间的深度合作也难以实现。在中国-东盟合作过程中,主权观念既为合作的平稳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推动了合作的迅速发展,但也在观念逻辑和现实纠纷上阻碍着地区意识的生成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东亚地区主权观念根深蒂固既与传统价值体系的延续有关,也与近代以来受屈辱的历史记忆有关,同时也受国家发展阶段与现实利益考量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具有长期稳定性,因而在主权观念问题上,短时期内地区各国都无意也无力改变。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哈尔滨市对俄经贸合作受到影响,出现贸易额下滑、出口加工业发展受阻、对俄劳务输出下降等问题。同时,新的内外部环境为哈尔滨市对俄经贸合作升级增添了新的难点,为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提高了难度。哈尔滨市应根据俄市场受危机影响出现的政策变化制定具体可行的应对措施,加大对俄出口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参与俄远东地区开发建设为契机,扩大对俄劳务输出,深化双方的务实合作,从而推动哈尔滨市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对俄经贸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印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两国在旅游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呈全面展之势。本文阐述了发展中印旅游交往在促进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发展两国旅游交往的有利条件和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越南经济发展很快.1991~2000年,GDP年均增长7.56%,2000年以后越南继续保持约7%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动因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北亚合作并不是对欧洲、北美等区域一体化的简单回应和模仿 ,从“东亚奇迹”、“东亚模式”、“东亚危机”到“东北亚合作” ,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调整和创新。东亚危机对“东亚模式”提出的变革要求是东北亚合作的动因 ,即以制度创新引导基于“内部创造”的能动性学习与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为实践“东亚模式”的主体 ,东北亚主要经济体如果能积极有效地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市场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 ,将有力推动“东亚模式”成功变革 ,在本地区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地区间经济贸易往来日益紧密,多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实现对接的一种基本趋势。本文在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参与多区域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参与多区域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