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1952年生于美国芝加哥,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职于兰德公司、美国国务院和乔治·梅森大学,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该校高级国际研究院院长。1989年,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历史的终结?”(The End of History?)一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1992年,在前文基础上,福山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历史终结论”。2003年3月17日,应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邀请,福山教授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9·11’后的世界:历史依旧终结?”(The World after September 11:Is History Still Over?)的学术讲演。在讲演中,福山教授结合“9·11”事件后新的国际政治形势,阐发了他对“历史终结论”的一些思考。本文即根据此次讲演的录音整理而成,供学界参考,以期引起讨论。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有些是我们不能同意的,为尊重作者著作权起见,本文未加删节,请读者在阅读时注意。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在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移民问题则集中反映了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移民问题急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与美国国内种族关系上的张力以及各种族裔文化特性上的歧异和冲突结合在一起,弥散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在国家安全、社会认同、个人自由三个层面上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试图揭示“9·11”事件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和紧张状态。而重新达致各个层面的平衡,则是美国当下在政治、社会和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以来,美国把反恐战争作为其实现美国价值观全球化的重要手段。美国主张的理由是维护世界和平、正义、自由等现代价值观,这是根植于美国历史传统和美国精神的。但美国如果把它的价值观上升到一种对外行为的目标和行动指南,就面临理论上和事实上的问题。理论上而言,它的主张不具备普世主义的性质,而在国际层面,不仅在被推广的地区,本土文明反而被激励起来反对之,而且西方社会内部也存在对美国式现代阶值观向全球推广的深刻反对。此外,美国能否走出帝国循环的规律,也是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9·11”之后印度在中亚的国家利益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印度开始了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努力,与中亚各国合作成为其外交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它重要的国家利益。本文首先探讨了印度在中亚的安全利益,即挤压巴基斯坦的战略空间,破坏其战略纵深计划,构筑自己的安全屏障;与中亚国家合作反恐,维护印度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参与中亚能源开发,保障印度能源安全。同时还探讨了印度进入中亚地区时所面临的与美、俄、中的中亚战略互动与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6.
约翰·赫茨的“安全两难”模型在国际关系教科书上广为引用,在国际关系研究者中也已成为一种通行用法。不过他关于国际政治的大量论著鲜有关注。然而,他的著作值得受到实质性的重新评估,理由有如下三项:首先,赫茨对现实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的兴起和发展贡献卓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的“现实的自由主义”概念;其次,赫茨的思想发展典型地反映出一位流亡美国的德裔犹太移民的“朝圣之旅”,他见证并研究了几乎整个20世纪(甚至更远);第三,赫茨是一个先行者,他认识到新的全球挑战无法单靠古典现实主义的手段来解决,以及接受“非现实主义”见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和华盛顿特区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袭击。随后美国宣布掌握了充足的证据证明此次袭击为藏匿在阿富汗的沙特流亡富翁本·拉登所策划实施,在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绝交出拉登及其恐怖组织后,美国及其盟国英国开始了对阿富汗的武装打击。经过此次事件后大国关系、国际合作、联合国的作用、安全观念、经济全球化趋势等方面出现一些变化。从恐怖袭击迄今已有三个多月,虽反恐局势逐渐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和《万民法》三部著作,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自由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政治思想——政治自由主义。在全球化浪潮云涌、地球村近在咫尺的今天,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发展动向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约翰·鲁杰大量借鉴涂尔干的社会事实理论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探讨了国际体系演变这一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传统问题。国际体系结构具有二元性,既制约行为体,又由行为体所创造和再造。包括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在内的新功利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国际体系结构对行为体的制约,忽视了行为体建构和重新建构国际体系的能动作用。鲁杰以从中世纪封建国家体系到现代领土国家体系演变的细致分析,阐述了自己的体系演变理论:国际体系中行为体交往密度的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改变了国际体系的单位分异原则,单位分异原则的变化导致国际体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值此江主席“七·一”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特写此学习心得。江主席去年发表的“七·一”重要讲话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江主席“七·一”讲话的主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们各项工作,包括国际战略领域的工作,都处于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白纯 《台湾研究》2005,(1):53-58
近年来,台湾岛内极少数人士与党派利用“二·二八”事件大作文章。他们罔顾历史事实,甚至将“二·二八”事件歪曲为一次“台独”事件。这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今年适逢台湾光复60周年,笔者在查阅有关档案及其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拟对这一事件爆发的深层社会背景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全面澄清历史事实,并以此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