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程程 《瞭望》2020,(9):26-27
“法者,治之端也。”全民战疫,处处有法。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三个关键词中,“依法”被摆在了首要位置。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手段。非常时期,重典治乱。坚持依法防控,完善立法是首要环节。疫情防控于法有据,才能依法有序.及时查漏补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法规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孙永兴 《求知》2020,(3):32-3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了党中央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的坚守,对依法战胜疫情、用法治保障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决心和信心,为全国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南辰 《瞭望》2020,(5):75-75
汽车社会进行疫情防控,手段要依法依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擅自封闭高速公路、阻断国省道干线公路,相关城市管理部门应当重视群众呼声,重新评估尾号限行措施在“战疫”关键期的必要性。建议城市主管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暂缓尾号限行。  相似文献   

4.
屈辰  刘娟  张康喆 《瞭望》2020,(9):36-37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疫情来袭,不仅考验着各地的防控能力、治理能力,也是对各级干部法治意识、法治素养的直接考察。党员干部代表党和政府依法执政、为民服务,干部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够不够、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强不强,群众都看在眼里。法治建设,离不开各级干部的率先带头。党员干部更应强化法治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相似文献   

5.
杨伟东 《瞭望》2020,(9):28-29
疫情防控是一场空前的大考,既考验中华民族应对危机的智慧和能力,也考验我们的应对管理制度和应对体系。要交出战胜疫情的答卷,既要靠科学,也要靠法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依法处置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要求。总结疫情防控大考暴露出我们在法治建设中尚存在的短板、弱项,以此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新发展,变危为机,是这次大仗大考带给我们的重大促进。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2)
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依法行政,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兼具司法和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其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建立程度直接影响司法行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会直接影响司法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公众形象等方面的成绩。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需要从人员专业构成、观念培养、制度建设等多方面构建完备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张康喆 《瞭望》2020,(9):38-38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如同一把尺子,衡量着每个人的规矩意识、法治意识。当全国上下正在同舟共济、合力战疫时,也有少数人拖后腿、瞎添乱。有的制假售假发起了“疫情财”,有的隐情不报成为了“传染源”.有的信谣造谣制造了“恐慌点”,还有的拒不接受查验、拒不接受隔离,甚至辱骂殴打防控工作人员。这些行为不仅干扰着抗疫大局,更违反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其核心是要解决国家权力依法运作的问题,要求必须依法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作为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职责主要承担者的政府机关率先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型政府,才能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司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各级政法机关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以和谐司法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文摘     
本刊文摘摘编自各大报刊,敬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以便寄赠样刊及稿酬。欢迎作者自荐文摘。周永康: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政法机关履行好首要  相似文献   

12.
疫情是一面镜子,是一次大考。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法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应该说,我国的公共应急法体系在这次疫情的检验中暴露出了不少短板,有的还是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尽快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蒋涛 《党政论坛》2014,(24):16-16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23日在北京闭幕。当晚发布的5 2 0 0余字的会议公报中,经初步梳理,"法治"出现次数达58次,"依法治国"次数达23次,"党的领导"出现13次。有关"法治"的搭配还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民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基层治理法治化、依法治军等。  相似文献   

14.
曹坚 《党政论坛》2006,(7):35-36
曹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及内涵”一文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长期法治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指导法治建设、法治制度、法治活动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活动的经验总结与客观规律的集中反映。政法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实践,另一方面要在政法工作中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见微知著,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政法工作交汇相融。  相似文献   

15.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全面部署,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党中央要求,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措施,打响了一场防疫抗疫的人民战争。可以说,"战疫"是一次大考,"考"的是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是否披肝沥胆;"战疫"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党员干部对初心使命是否固守如磐。  相似文献   

16.
崔静勇 《学理论》2009,(17):39-41
得其一而思三,死而后已,永无止境的权势欲,是全人类共有的皮鞭倾向。我国现行的国家权力体系内,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都可依法实施监督。政府法治监督就是具有法定监督权的行政机关对其他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合法性、适当性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政府法律监督属层级监督,行政监督属专门监督。其监督是法治而不是法制,法治与人治相对立,法制可为人治服务。法制并无人民监督政府的意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权行为实施全方位监督,是依法行政的保障。一部行政法,将构建为行政组织、行政行为以及对行政组织和行为的法制监督三部分法律规范的总和,足见监督法制在行政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莫赚昧心钱     
江德斌 《瞭望》2020,(11):70-70
大疫当前,有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有禁足家中的网上办公者,但也有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企图借机赚昧心钱的无良者。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曝光六例有关疫情防控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违法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山西运城查处一企业以约10倍于进价的价格,销售红外线检测仪、额温计等;河南省信阳市查处一购物广场以98.6元的价格,销售不到两公斤的大白菜,其实际进价为每公斤3元;贵州省贵阳市查处哄抬猪肉价格;天津市查处高价销售84消毒液;广东省东莞市查处高价销售酒精和体温计;浙江省绍兴市查处高价销售蔬菜等案例。  相似文献   

18.
张玉明 《学理论》2009,(21):89-90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促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指南,科学发展观对于法治的要求更为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法治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对于政法工作者而言,任务是艰巨的,使命是神圣的,要不负使命,努力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好的指导政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坚定的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才能更加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8)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推进依法治校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依法治校背景下,应着重从拓展大学生法治观的教学渠道、更新大学生法治观的教育内容、丰富大学生法治观的教育形式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网络空间法治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网络空间治理水平,提升领导干部网络空间法治能力是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必然要求。通过对领导干部网络法治能力存在的网络法治知识不足、网络法治素质欠缺、网络法治能力运用较弱等问题分析,提出构建包含知识、素质、能力三个方面的领导干部网络法治能力模型,遵循规律,采用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教育,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标准体系等方式来提升领导干部网络空间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