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欧露 《瞭望》2020,(8):22-26
自人类袓先诞生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和病毒起码已经打了25万年的交道。在和病毒对抗中,人类曾打过胜仗。当世界第一个疫苗诞生,人类向病毒发起了反击。1977年,索马里记录了世界上最后一例天花。这个和人类缠斗了3500年的烈性病毒,被击败了。病毒的进化速度是人类的4000万倍。它们结构简单,基因组复制时缺少严格的校对机制,常出现差错,发生变异。某些病毒还可能发生重组,产生全新的病毒。这意味着,人类将不断面临新兴病毒,研究显示,新兴病毒约四分之三来自动物,而后传染给人类。病毒在与人类的斗争中不断变异。城镇化和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则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新的温床。而每一场与病毒的战役,都促使人类不断更新手中的“武器”。  相似文献   

2.
曾程 《学理论》2009,(30):208-208
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国概念”也越来越激起世界人民的热情。同时,“中国概念”的崛起也代表了世界的艺术品交易中心移至了中国。伴随着艺术产业的发展,让世界人们都看到来自中国的艺术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和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召开第三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资本主义危机与社会主义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尼泊尔、古巴、越南等四大洲九个国家的学者共聚一堂,纵论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迁,畅谈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大家一致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形成了巨大冲击,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受到严重挑战,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被广泛质疑,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遭遇全面危机,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尽头也必然带来社会主义的复兴。本刊特摘登部分与会代表观点。  相似文献   

4.
加强全球合作 共同迎接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内瓦专电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给加强全球合作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可能;但世界并未因此而太平无事,相反,一连串新问题、新挑战接踵而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全球合作。这是出席1月30日至2月4日的第22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各国政治家、企业家、经济学家对当今世界形势的共识。 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全球经济界颇有影响,被誉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议”。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2000余名政界领导人、企业界决策人云集  相似文献   

5.
钟龙彪 《求知》2008,(11):40-41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下跌可谓一泻千里,全球都在忙于救市。这场“危机”未来如何继续发展。对美国经济、全球经济的走势将带来什么影响,还有待冷静观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全球化的今天,可以说,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都需要认真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及早谋划对策,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3,(4):33-33
“到2030年,没有国家——无论是美国、中国或任何其他大国——将是霸权国家。”这段话出自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10日刚刚发布的报告《全球趋势2030:可能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2009年,随着世界各主要国家经济回暖,尤其是中国“保八”目标的完成,全球经济似乎又迎来了另一个“春天”。然而,深度剖析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全球经济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反复多变”的后危机时代。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经济必须要谨慎对待来自于国际和国内的种种困难,继续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信息博览     
《侨园》2006,(2)
中文正成为世界新的必备语言近日,一份关于英语全球地位的最新报告指出,英语在全球的统治地位给英国带来很大问题,而中文在亚洲、欧洲以及美国,正成为一种新的必须掌握的语言。在应聘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职位时,来自中国等其他国家的那些掌握多种语言的年轻人比只会英语的英国人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仅会一门英语的英国毕业生面临的经济前景十分黯淡。  相似文献   

9.
《瞭望》2021,(5):26-27
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系统显示,各国和地区正式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累计总数已超1亿。作为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之广、病亡人数之多、抗击难度之大,历史罕见。随着疫苗接种在全球各地推进,随着合作抗疫日益成为世界主流声音1人们坚信:亿兆一心,“战疫”必胜!  相似文献   

10.
李然 《党政论坛》2012,(17):35-36
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市场将世界各国连接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全球性危机中独善其身。各国的内政问题经过全球化连锁反应的传导,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国际政治问题。2012年是世界“大选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历15年的改革开放,变化和成就巨大,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并且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今,中国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中国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受到世界的关注。 今年5月中旬,在东亚地区举行的两个高层次国际经济会议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北京举行的’94中国北京国际高级经济论坛会议,与会各国代表600多人。据报道,如此众多的各国代表来到中国,就是因为他们“都关心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希望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二是在新加坡举行的大型国际研讨会,其主题是“未来的浪潮——东盟、越南和中国:全球的商业机遇”。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代表,都特别关注中国的今天和未来给予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商业机遇和潜力。  相似文献   

12.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大学校长齐聚清华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中外校长热议的一个话题。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冲突或危机无处不在,“危机”和“危机.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1世纪,人类正处于经济和政渝一体化步向全球共同体的进程中,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文明间冲突使危机在一定时间内成为世界格局调整中的必然产物。“9.11”、“非典”和“汶川地震”等事件给世界各国领导人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从政府到企业乃至个人,都应学习如何有效地处理危机。  相似文献   

14.
贾秀东 《瞭望》2020,(13):12-12
近来,美国少数政客借新冠肺炎疫情污名化中国,不仅激起中国和全球华人的反对,也遭到国际社会以及大多数美国舆论的批评3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对媒体表示,不会再拿“中国病毒”做文章,但25曰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七国集团(G7)成员国外长会上再提“武汉病毒”。G7外长会未能形成联合声明,原因就是部分国家拒绝美国在联合声明中用“武汉病毒”来称呼新冠病毒。  相似文献   

15.
王涛 《瞭望》2004,(44)
目前国际油价不断飙升,纽约的石油期货市场已突破每桶55美元。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油价的第二次飙升,达到了一个高峰。如果油价长期处于高位势必对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世界所有的国家及全球经济都是一个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田恩泽 《瞭望》2011,(47):52-52
当前,源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蔓延。这场已历时四年的经济灾难,给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在美国,在欧洲,一些人在难以承重的情况下,走上街头,从“伦敦骚乱”到“占领华尔街”运动,抗议者表达着不满情绪,他们不满本国的经济现状,要工作,要吃饭,要求公正的社会待遇。西方国家的政府也...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3,(18):28-28
揭露美国“棱镜”案的主角斯诺登提出避难申请的法、德、芬、荷、挪、波、奥、意、爱、西、瑞士、冰岛等12个西方欧洲国家,无一愿意受理。欧洲国家,向来以“人权卫士”自居,法、德等国每年都要接收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避难者”。斯诺登冒着生命危险,揭露美国监控盟国和其他国家,为维护法治、民主和各国公民的隐私权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表示,斯诺登的揭露显示,已有西方国家在使用专制统治,他为维护世界舆论的知情权助了一臂之力。德国绿党负责人特里廷表示,如果西方国家不能保护斯诺登,这是西方“民主”的“耻辱”。这类表态足以证明,他们认可斯诺登对维护法制、民主、公民隐私权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7,(23)
2007年5月25~26日,中俄“国家年”正式活动项目“俄中媒体研讨会”在莫斯科举行,来自中俄主流媒体的代表们围绕“媒体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国务院副总理、中俄“国家年”中方组委会主席吴仪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中俄“国家年”俄方组委会主席梅德韦杰夫为研讨会发来贺信。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南振中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新闻媒体的历史使命》的讲话。南振中说,新闻媒体要善于发现和揭示推动世界逐步走向和谐的“驱动因素”,善于发现并突出反映世界不同国家的共同关注点和利益交汇点。他说,  相似文献   

19.
当你患了肝炎或痢疾时,医生常常会这样嘱咐:回家一定要注意隔离,用自己的茶杯、餐具,和他人分开就餐。有了病人,这样做当然必要,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家家户户都实行分餐,聚餐宴会也设立公用的筷子和汤勺,始终防患于未然,岂不更好? 世界许多国家都采用分餐制,每人一份汤和菜。我国许多宾馆、饭店、食堂也已实行分餐,或在餐桌上预备公筷公勺。可是,我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仍普遍地习惯于一家人你一筷子我一勺地同食一席菜,共饮一碗汤,给传染病“大开绿灯”。 俗话说“病从口入”。不少传染病,如病毒性  相似文献   

20.
西方行政体制改革及对我国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格局急剧变化和现代市场经济挑战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处理的公共事务日益增多、社会期许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要求变高、国家调控和支配资源的能力下降、政府运作的活力不足的矛盾。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开始或酝酿着政府公共行政体制改革。“重振政府活力”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流行、最富有感召力的口号。其中最著名的大规模改革包括英国政府的续阶方案(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