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完成这个重大任务,必须坚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和辩证规律,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途径,把农村小康建设落在实处。一近几年来,宁波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55%。农村经济社会同步发展,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64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相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是薄弱地区、农业是弱质产业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尤其…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一条根本的解决道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就是从数量上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可以说,城镇化是以农村劳动力为主体的农村人口向非农转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市化的障碍:利益关系的再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京郊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有关农民利益的维护与政府职能改革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几大障碍性因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城市化建设中存在诸如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人口和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城市化功能不强等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对策,作者认为应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同时,对促进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政策选择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瞭望东方周刊》刊登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文贯中的文章说,城市化的本意,重点应是农村人口,而不是越来越多的高楼、宽街、广场。如果城市化排斥农村人口的话,绝不算真正的城市化,充其量只是已有城市的自我现代化。文章指出,当外需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差距,而且有利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近几年来,上犹县非常重视城市化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受“老、少、穷、库“等因素影响,上犹县城市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城区人口不旺;二是缺乏产业支撑;三是管理成本高.……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两农村发展的关键仍在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工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在这“三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农村城市化。列宁说:“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活动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农村的城市化,必定会促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现代,城市化运动表现为两种趋势:一是原有城市的进一步扩大,中小城市向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农村是我国城市化的主战场。农村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是推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在当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农村经济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其放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就地城市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世松  习谏 《学习论坛》2006,22(5):72-74
农村"就地城市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城市化道路,有其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条件.我国城市化的路子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就地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应当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