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国企员工持股改革是微观层面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需要,是制度层面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推进国企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是优化所有权结构、提升治理水平的需要。但是要使国企员工持股改革少走弯路、不走邪路,真正实现资本逻辑和劳动逻辑的共融,就绕不开对过去国企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员工持股的经验总结和教训吸取。这些经验和教训主要包括:改革缺乏顶层设计,改革认识上存在偏差,改革时间拖得太长,改革实践中存在误区,改革结果偏离初衷等。员工持股改革要基于共享经济理论体系,提高理论认识,实现劳动力产权,兑现人力资本价值,创新问题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罗章  刘啸 《理论探讨》2012,(3):75-79
当前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的制度变迁存在阻力,制度本身的薄弱环节以及各政治行动者间政治力量的非均衡影响了国企回馈社会的价值实现.运用历史制度主义中的历史否决点理论对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的历史进行分析,得出国企与政府在利润分配结构中的关系由对立演变为互利,使得政府缺乏变革的动力,这种二元互利结构成为了阻碍制度变迁的关键否决点,另外,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的自身缺陷、国企自利化、民众政策影响力的缺失也阻碍了制度变革的进行.基于此,政府改革国企利润分配制度要在“国企利润全民共享”的理念指引下,调整政治行动者的关系,通过改革现有制度实现利润分配制度的良性转型.  相似文献   

3.
首先,该书针对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推进思路出现的偏差,基于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现实的改革必要性的认识,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方案,在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演变基本规律进行科学揭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目前"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政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2008年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呈现出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但是,城市社会保障的种种问题预示着这场制度改革仍然具有很大的阻力.利用福利的分析范式揭示城市社会保障背后的福利变动原理.认为福利主体与福利内容的失范是中国城市新贫困群体社会保障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强化国家社会保障力量的基础上优化家庭责任、开拓市场保障机制、健全政府管理,是使福利得以提升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呼唤理论创新近几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人们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存在偏差,不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而是仅仅从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与原则、内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过程中,着重处理好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实、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三组重要关系,对于推动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方式和运作机制,为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指明了方向。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计划在未来的三年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对上海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一、社会保障:现代企业制度的呼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既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一个关键。概而言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8.
论建立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面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加快改革步伐,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是必然。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改革不能操之过急 ,只能渐进推进  相似文献   

10.
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守金 《理论探讨》2006,(4):99-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逐步认识到了“健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把慈善事业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慈善事业作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一、建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的“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养老、待业、医疗三项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的顶梁柱。1.建立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近日发出的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成绩,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诸多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事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全局。目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虽已初步确立 ,但却不尽完善。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是 :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加快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 ,建立高效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2,(35)
宁波市把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企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工程,注重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兼容性,初步形成以职工基本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五大保险配套衔接的全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制度是利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保持利会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应该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吸取其教训,努力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从奥地利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从中得到的启示和建立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荷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荷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与大多数西欧国家相比,荷兰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得相对稍晚,但是发展却较快,它的失业、养老、社会救助以及疾病和伤残保险等社会保障项目都是在1949—1967年间相继建立起来的。荷兰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之初就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宽大性特征,即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对享受福利的资格要求却比较松。这种情况的形成与当时的荷兰社会经济中所存在的两个重要特征有关:一是劳动力市场制度以及政治过程中浓厚的社团组合主义色彩,二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实现。二战以后的西方…  相似文献   

17.
在后危机时代,加强金融监管,重振制造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美国的政策取向。但是,美国实行这些举措的前景并不乐观,仍然会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研究日益深化 ,视野越来越宽 ,但从伦理学角度进行理论思考的还不多。为了顺利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必须建立起对社会保障权力主体 (部门 )伦理道德方面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2 0年来 ,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 ,结合深圳实际 ,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逐步形成了覆盖范围比较广泛 ,保障项目比较齐全 ,资金运作良性循环 ,社会化程度较高 ,法规制度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合法权益 ,减轻和解除了企业和职工的负担与后顾之忧 ,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践证明 ,深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效果是良好的 ,对深圳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历程(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  相似文献   

20.
正多年来,上海国企始终站在国资改革前列,坚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探索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从1993年开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1998年率先开展监事会试点,逐步完善董监事会的设置,通过法人治理结构,为国企权力制衡做出制度安排。市纪委在国企中开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