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健 《人民论坛》2010,(4):150-151
信仰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核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自我教育、道德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学生信仰教育,是使他们形成科学信仰、化解信仰危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吴云 《前沿》2007,2(4):76-78
道德信仰的生成机制与人的需要、情感等密切相联。主体的道德需要是确立道德信仰的原动力,主体的道德情感是确立道德信仰的价值指南,道德人格的形成标志道德信仰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鲁班信仰赋予传统工程建造以价值理性,构成传统工程建造的伦理精神——百工之神。鲁班信仰得益于鲁班工匠"把工程做好、做好工程"敬业理念传承、工匠群体崇拜鲁班道德情怀以及传统工程建造祭祀仪式、仪轨。鲁班信仰在现代工程建造"祛魅"中,由于失去工匠崇拜群体,成为游魂和孤魂。现代工程建造背离了工程建造价值理性,导致工程建造与社会处于高度紧张关系之中。赋魅工程以价值理性成为工程建造回归生存论原则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道德居于自我认同的核心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有道德成为做人的基本原则,道德认同生成。在道德认同的作用下,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系统的目标、评价标准和价值活动都不会违背道德原则。道德认同引导下的人生自我价值实现过程是一个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共同满足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读书     
<正>《高线与底线——党员干部15堂人生必修课》方谦编著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定价:25.00元高线是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精神之钙";底线是党规党纪,是党员干部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三严三实"有关重要论述,突出人生价值主题,纵论做官、为人、修身之道,旁征博引,举例生动,剖析透彻,深入浅出,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筑牢底线思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 道德思维是一种从“实然”到“应然”的跨度思维,以讲“应该”、“不应该”为价值特征,以规范的形式来把握道德现象、创造新的道德生活和道德知识的心理过程。它具有不同于哲学思维和美学思维的显著特点。其一,“实践——精神”的两重性。道德及其存在价值不是物质性的,而是属于人的精神世界,但它又不是以孤立的神圣的形式存在于精神世界供人们信仰和膜拜,而是要诉诸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活动,方可显示其社会效应。可见,对道德的把握只有通过实践的途径,而实践又是带有精神性的实践。其二,“现有——应有”的跨度性。休漠第一个发现了道德生活中特殊矛盾:“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实然代表了道德生活的真实存在,即实存道德层次。应然代表了道德的目的指向性,即理想道德层次。道德思维就是要在忠实于“现  相似文献   

7.
《上海支部生活》2012,(7):19-19
文学并非必然指涉人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但终极目标上,文学与信仰具有内在同一性。因此,谈及信仰问题时,让我们一起采撷文学作品中的几朵浪花,在静心阅读中,唤醒每个人心中信仰的微光。  相似文献   

8.
价值自觉力和决断力是一个对人生来说很重要的问题。衡量一个人的素质,除了智商、情商外,还应该有个"价值商"。价值商的核心就是价值敏锐度、价值自觉力和价值决断力,表现在对人生中重大问题的价值感觉灵敏度、反应的速度和抉择的能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可以说是提高人生价值商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9.
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目前道德信仰危机日益严重,导致人们道德信仰失落与无所适从。而道德信仰在情感层面体现为对道德的终极关怀,在理智层面体现为对道德的超越性的理性把握,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因此,分析道德信仰危机根源,按道德信仰规律"重建"社会基本道德信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快速变迁的经济环境下,善作为中国传统价值中对命运、缘分和报应等信仰的核心存在,是中国道德资本的部分.一些当代的中国人回到传统,从其中的词汇与象征符号中获得个人选择指导来寻求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以善为伦理核心的传统道德资本的信仰和实践有助于现代人调适其所处的现代生活环境,并将弥补因为现代化带来的道德与信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高月兰 《理论月刊》2007,(10):133-136
本文以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为切入点,以道德责任的合理性基础为论旨,通过对现代性价值特质和人的价值处境的分析,指出道德责任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日益凸显。具有主观性和无公度性的道德责任只有以伦理精神为基础,才能使人们重新确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终极关怀。经过历史与逻辑辩证,本文指出把伦理精神作为道德责任的基础,不仅具有理论和理性,而且具有现实实践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行为法经济学研究关注在现行法律规则下人的各类涉法非理性行为,试图通过制度设计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以助其实现经济理性。大学生涉法行为的成本分析包括青春成本与人生经营、机会成本与发展成本、法律成本与道德成本、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分析。引导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和经济收益最大化的进路在于利益激励机制、成本效益分析、坚持理性选择、培育法治信仰。法经济学分析的价值考量在于提升个人经营效益、倍增家庭收益、减轻社会税负、催生阳光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价值领导力课堂以教师的价值观塑造和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为中心,通过多维互动与对话,实现课程价值、教师价值和学生价值的互融共生。开展议题学习是价值领导力课堂的重要方式,通过价值共情、价值辨析和价值澄清,实现育人价值。价值领导力课堂是对新时代思政课的思考,是对"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行动探索。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认为,道德意志是一个辨证的完整的概念,只有在对善和恶的扬弃即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道德良心,从而确立真正的道德信仰。因此,作为对善的愉悦的体验的"荣感"以及对恶的痛苦体验的"耻感"就成为道德意志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往往强调注重正面教育环节("荣感"的教育)而忽视负面教育环节("耻感"教育),道德教育耻感环节的缺失,不利于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中国古代先贤特别重视"耻感"在道德信仰确立中的作用,并形成了一整套道德信仰确立的"耻感"文化。研究和借鉴"耻感"以及中国"耻感"文化,从个体自我肯定评价活动(荣感)与个体自我否定评价活动(耻感)的辨证统一中能完整地理解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道德信仰确立的评价论机制。  相似文献   

15.
法律信仰具有实践性、科学性与指引性的理论品质,它不仅体现了法治的精神意蕴,而且沟通了法治与德治的共同追求——和谐社会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德法互济找到了新的结合点。在法治与德治新形势下,法律信仰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有利于社会价值秩序的重构,并成为现代公民品格的重要体现。法律信仰的培育,需要通过价值认同机制、社会环境营造机制和法律实践机制三个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向警予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诚追寻者、坚定信仰者和忠诚践行者。向警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源动力,以救国救民的朴素理想为方向指引,经过学生时代对科学与真理的不懈探求,在一系列改良与革命的实践探索中最终形成。在此基础上,向警予同其他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道,通过推进信仰的中国化和大众化,始终不渝地坚持信仰、维护信仰和践行信仰,并最终实现"为信仰向死而生"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假冒伪劣引发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问题,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造成这种情况,除了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外,源于政务诚信出了问题。由于党和政府倡导的与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一些领导干部台上说的与私下做的截然相反,使人们内心曾经坚守的理想信念逐渐淡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在行为上失去了法律道德准绳,让人性恶的一面得以散发。鉴于此,当下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按照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意识形态多样性相结合原则,从多元信仰教育中探寻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新路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律基地、道德高地、信仰极地,从根本上解决党内消极腐败和社会诚信缺失及道德失范问题,重构中华民族美好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下的道德自由境况包括三个层次:道德自由的最基本状态——以"无害"为原则的市场经济伦理;高于经济伦理的道德自由——以"有益"为原则的社会伦理;道德自由的"至善"境界——个人加入人类的"永恒存在"原则。这符合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正常道德要求,因此不存在所谓"道德退化"。问题是:人们没有厘清由计划经济的他律性道德转型为市场经济的自律性道德的必然性,因而往往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抽象道德词语,来对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合理"现实,从而得出了今不如昔的道德感叹。中国当下道德较之计划经济时代之道德具有进步性。现今中国人对待道德自由的态度应该是:在守住市场经济伦理的道德底线的同时,努力达到普遍认同的社会伦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倡全社会向高尚的"至善"道德趋近。  相似文献   

19.
张锋 《人民论坛》2012,(26):138-139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人"的工具理性和"道德人"的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日趋增大,究其原因,人们只强调经济和道德之间的异质性,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共生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指导,实现"经济人"和"道德人"两种价值取向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正水,浮天载地,无处不在,万方仪态,让人领悟生命力量、人性哲理和道德光芒。在全省水利战线,有一群如水灵性的年轻水利人,他们以水为师、以水为脉、以水为魂、以水为媒,忠实践行着职业道德。"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忠诚与信仰。2016年太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期间,省防办80后团队里涌现了"父亲肠穿孔紧急住院,得知消息后毅然坚守一线调度""不眠不休持续数日"等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