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文华: 请大家谈一谈抗战初期湖南党组织的活动情况。一个一个谈吧。杨第甫: 首先到湖南的是任作民,大概是一九三七年七、八月之间。(帅孟奇:他是从汉口来的,董老把他从牢里弄出来,在长江局。)对,是长江局,当时湖南党的工作由湖北省委代管。(帅孟奇:长江局派他来湖南。长江局当时是王明当书记)。  相似文献   

2.
高文华.原名廖剑凡,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长春乡。其父廖若冰是小学教员、同盟会会员。高文华少时在豆腐店、杂货店当学徒,1918年到长沙光华电灯公司当工人。1922年,在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学习时,经姜梦周等老师教育和启发,开始懂得革命道理、并于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3.
高文华     
高文华,原名廖剑凡,曾用名廖去恶,1904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市长春乡南湖圫。1922年入湖南自修大学附设的补习学校,白天学习,晚上做工。不久,入船山学社就读,1925年2月由李维汉、姜梦周介绍加入共青团。在此期间,高文华因组织工人罢工曾两次遭厂方开除,饱受失业的痛苦。1925年5月,高文华被派往广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6,(1)
我于一九三八年来湖南,一九四一年返延安,在湘共三年。先后曾任安源特派员、湘宁中心县委书记和省委委员。回顾这一时期中,以高文华同志为首的省委由于坚决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下午,由王首道同志提议,邀请了在长的何长工、张令彬、张启龙、高文华、周里、袁学之同志座谈湖南地方党史。座谈会由王首道同志主持。王中杰同志汇报了湖南地方党史资料征集研究情况。到会同志核实了许多史实,并对今后的工作谈了许多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6.
1940年2月24日,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工作人员撤往广西桂林,徐特立、王凌波仍留湖南工作。2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由衡阳迁往湘潭。省委决定:省委、县委均减为三人。省委由高文华、王涛、聂洪钧三人组成。4月2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湖南工作的指示》,指出湖南党所处的政治环境必然向更坏的方向逆转。湖南党的工作总方针是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坚决撤退已经暴露的各级干部,停止在农民中发展党员。4月,中共湖南省委派县级干部三人到国民党第70军李觉部游击训练班工作。8月,徐特立被迫撤离湖南,由衡阳经桂林转赴延安。9月…  相似文献   

7.
唐振南 《湘潮》2005,(12):24-25
今年是一二九运动70周年。1935年,时任中共北方局书记的高文华“曾参与发动和组织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并选派积极分子投身于长城线驻军和长城内外义勇军抵抗日寇的反侵略斗争”。(《高文华同志逝世》1994年2月6日《人民日报》)。可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去许多当事人在回忆一二九运动时,把他的名字抹去了,致使其参与组织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的这段历史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     
一九二一年七月,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党的“一大”,回湘后,即于十月十日成立了中共省一级领导机构——中共湖南支部,毛泽东任书记。从党的创建到今天的六十六年里,先后担任过中共湖南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的还有李维汉、夏曦、郭亮、易礼容、彭公达、王一飞、宁迪卿、高文华、周礼、黄克诚、金明、周小舟、张平化、王延春、黎原、华国锋、毛致用。为了给广大读者系统地了解湖南省党的历任主要负责人。提供一点资料,本刊特开辟“历任省委书记”栏,将依照任职的先后(交叉任职的,以第一次任职时间为准),逐个对上述人物的生平,特别是担任省委主要领导期间的主要活功,作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9.
《湘潮》1984,(4)
第二次: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帅孟奇: 我们是一九三八年底搬到邵阳。一九三九年开代表会,当时是四个中心县委。会后不久,我就到了益阳,老高还在邵阳。你(指高文华)大概是十二月走的,是先到湘潭,没有到衡阳,衡阳是聂洪钧在那里。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谙世事的青年学生。新学期开始,因为不想当团干部而跟老师讲了好几次。我和…些同学一样,认为当干部费力不讨好,要占去休息时间,影响学习,实在划不来读完《湖南党史月刊》1990年第一期《为了创建新世界——访高文华同志》一文,我猛地从迷惘中惊醒,仿佛看到高爷爷慈善而又严厉的目光  相似文献   

11.
为领导作恶     
正布兰泰先在湖南做巡抚,有一件事大家都夸他,源自他夸了湖南,曰湖南人杰地灵,政通人和,美好生活到了长沙,到了湘潭,到了益阳,到了各庄各院,各村各户,各家各人。这让湖南人民很高兴,别说领导爱听好话,群众对别人夸他也爱得很。但群众后来对布兰泰有些不满了,米价一年高比一年,这怎么行?户口日繁,土  相似文献   

12.
戴安林 《湘潮》2014,(3):50-55
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曾先后4次来湖南视察、指导工作。他对湖南怀有深厚的情谊,十分关心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参观了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深入到工厂、农村,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干部、人民群众中去,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三湘四水,留下了他匆匆的足迹,流传着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1918年10月,农民的儿子毛泽东从湖南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没有听说他办过什么“暂住证”之类的东西。今天,一个湖南韶山的农民,到北京谋生,他的当务之急就是把暂住证办下来。因为……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7,(3)
正在长沙市委党史联络组,组长陈香成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香爹",不仅是因为他名字中有个"香"字,更因为他是长沙市委党史联络组的"香饽饽",在湖南党史界很吃香。情缘党史,老骥伏枥欣然挑大任陈香成,1938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县五峰铺镇田东村,1961年毕业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后,被选送到湖南建设学院学习,同年分配到长沙县工作。从此,他与长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担任长沙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后,从1954年第一次回湖南.到1975年从长沙返回北京,毛泽东先后50次回到家乡湖南视察指导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累计时间300多天。他曾经说,我要搞几个调查的基地,一个放湖南,他把家乡湖南作为了调研考察工作的一个重点地区.在三湘大地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史实、胜迹、故事、佳话。他以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领导风格与伟大人格,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留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建立后,从1954年第一次回湖南.到1975年从长沙返回北京,毛泽东先后50次回到家乡湖南视察指导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累计时间300多天。他曾经说,我要搞几个调查的基地,一个放湖南,他把家乡湖南作为了调研考察工作的一个重点地区.在三湘大地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史实、胜迹、故事、佳话。他以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领导风格与伟大人格,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留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84,(6)
第四次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上袁学之: 望城县,当时叫长沙西乡,最早的基础是滕代远搞起来的。大革命时,滕代远在这里搞农民运动。(高文华:他当时是长沙市近郊区的书记。) 抗战以后,杨东泽(大革命留下的党员),还有杨南轩,他们发展了一两百党员。杨南轩于一九四○年牺牲,杨东泽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去世的。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于1913年春至1918年夏、1920年夏至1922年冬,先后在湖南一师学习、工作了8个春秋。即便于1923年4月调党中央工作之前而两度不在一师的日子里,他也以母校及其附小作为自己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学生到教师再到职业革命家;二是由非凡的师范生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再到杰出的革命家。湖南一师印证着毛泽东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19.
1920年7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开展革命活动,他联合新民学会会员创办了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文化书社。该社及其各分社一直存在到1927年“马日事变”,为在湖南传播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初期建团、建党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11,(12):33-33
陈赓,原名庶康,1903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一个贫寒的旧行伍之家。他小时曾入东山学堂,高小未读完便到旧军队中当兵,对军阀部队的黑暗和相互混战深感厌恶。他18岁时离队到铁路当办事员,业余时间进过毛泽东主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在那里接受了革命思想,于1922年加入中另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