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不该说话     
《干部人事月报》2009,(5):76-77
从前,一位僧人有一个徒弟好睡懒觉。有一天日上三竿,徒弟还赖在床上,于是僧人在屋外对他大叫:“你还睡,连乌龟都爬到池塘外边晒太阳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此时寺院外正好有个人想要抓些乌龟给母亲煲汤进补,他听到僧人的话后马上赶到寺院旁边的池塘,果然发现有许多乌龟正趴在太阳底下。他抓了几只乌龟煲了汤,随后还带了些乌龟汤给僧人,以感谢其话语的提示。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寺庙民主改革、寺庙爱国主义教育、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及推动寺院教育和学衔制度的发展,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藏传佛教界的调整适应,以寺庙管理由堪布管理向民主管理发展、以寺养寺的经济制度得到确立和发展、僧人培养由传统的寺院教育向多元化教育形式过渡以及僧人生活方式向现代转变等世俗化变革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西藏统一战线》2009,(1):20-21
8月底,海晏县藏传佛教寺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数据录入工作全部完成。该县三座寺院基本情况、历史事件、图片资料、地理位置、寺院所在地区概况、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寺院规章制度、宗教法律法规政策、宗教基础知识、僧人基本情况、照片、通讯录等数据被录入计算机系统,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藏传佛教寺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是一种科学、先进、实用、简易、方便的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使用创新了藏传佛教寺院的管理模式,规范了寺院的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今日中国》中,我发现一篇关于西藏的文章很有意思。我曾有幸四次到过你们美丽的国家,访问过新疆和西藏。我发现西藏人在宗教及经济领域生活得很和谐。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中国中央政府的帮助,西藏本身目前还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在农业及经济方面,国家给西藏带来了很大的满足。贵刊很好地报道了今日西藏人民的生活变化。我建议你们多刊登些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文章,如西藏、新疆,介绍那里发生的变化。因为这些地区还有待于被人们所认识。因为在西方,很少有人了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多刊发有关民族区域自…  相似文献   

5.
护法作为神的代言人,在清代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是西藏佛教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但由于史料的匮乏,这一问题在国内学术界长期没有专门研究。本文通过对藏文、汉文及国外文献的整理,对清代西藏的四大护法及其活佛、寺院等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考述。  相似文献   

6.
刘期胜 《西藏统一战线》2009,(1):F0003-F0003
3月25日,驻哲蚌寺工作组召开由工作组成员及僧人和各方面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学习《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阿旺白桑等10位僧人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7.
许栋  杜斗城 《求索》2012,(10):77-79
佛教在传入我国内地初期,僧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的寺院里,在我国乡村地区活动很少。北魏太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太武帝的一系列限佛、灭佛政策,迫使僧人离开寺院,转入北魏统治较为薄弱的乡村地区活动,使佛教在华北乡村较快地发展起来,对佛教及整个北魏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四川省红原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县佛协把电视机、音响、DVD 搬进了麦洼寺院,对200多名常住僧人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寺院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视听教育。该县开展的这次活动率先在全州拉开了寺院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视听教育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明清男风研究以文人阶层的男风为主要对象,但较少关注文人在下层男风叙述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明末清初通俗小说中,作者不仅故意将男风叙述附加在僧人身上,并且利用僧人男风叙述来划清身份界限、证明文人权力。一方面,不同于文人男风描写中的浪漫感情和高雅趣味,文人将僧人男风刻画为满足僧人性欲、破坏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对僧人男风叙述进行了粗俗化和色情化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文人与僧人围绕男色展开竞争的故事中,文人通过剥夺僧人对于男色的占有权,确认了文人阶层的狎童特权。因此,明末清初通俗小说中的僧人男风叙述,并非对于当时寺院男风流行情况的真实反映,而是经过文人过滤和加工的产物,展现了文人权力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干部人事月报》2008,(23):79-79
有一个寺院,尽管规定了若干不可违背的清规戒律,并三天两头地宣说,但总有些僧人不以为然,屡次犯戒。一天上午,刚刚做完早课,僧侣们正要走出禅房时,寺院方丈扬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个大瓷瓶,落地摔了个粉碎。众僧人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方丈是无心所致,还是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11.
天竺僧人与南诏土著白族的婚配融合段炳昌南诏时期,不少天竺(印度)僧人进入大理白族地区,传播佛教,参与南诏的文化和经济活动,为白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天竺僧人中,有的还和土著白族婚配生子,繁衍后代,融合到了白族之中。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的万历...  相似文献   

12.
媒体声音     
中国对西藏一直很好 西方人好像只是从达赖的关于西藏的故事中了解西藏的,事实上,当地实现了经济繁荣,看看经济增长、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国内生产总值,确凿无疑中国对西藏一直很好。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族》2010,(8):24-25
噶丹·松赞林寺位于香格里拉县城北佛屏山下,为清朝康熙皇帝和五世达赖喇嘛所敕建的藏区十三林之一;始建于公元1679年,是云南藏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寺院下辖八个康参,现有僧人920人。  相似文献   

14.
尼玛次仁 《友声》2005,(1):21-23
20 0 4年 9月 7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亚欧会议人民论坛”上的发言我叫尼玛次仁 ,代表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作专题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 :西藏的宗教文化在亚欧对话中的作用。我是藏族 ,是西藏拉萨大昭寺的僧人 ,也是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的理事。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以一个藏族僧人的身份 ,与大家分享西藏的文化和宗教。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藏族人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藏传佛教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寺庙是宗教的重要载体。现在西藏有 1 70 0多座寺庙 ,遍布全区各地 ,为 4 6万多名僧尼的…  相似文献   

15.
丹霞寺经贸洽谈会成果辉煌十月五日,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贵宾汇集在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霞寺,隆重举行佛像开光,迎奉藏经庆典法会。北京花园寺、开封大相国寺、嵩山少林寺等著名寺院的僧人和居士前往祝贺。丹霞寺是河南省八大名寺之一,位于南召境内,...  相似文献   

16.
全国支援福泽西藏唐涛一位美国学者说,直到50年代初,“世界上没有其它地区像西藏那样,仍然没有带轮子的交通工具……"1952年以前,西藏的经济基本上还是使用人力、畜力和简单工具的传统农牧业经济,没有现代工业、交通和科技的应用.1984年,中央政府决定,...  相似文献   

17.
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得到了贯彻落实。从西藏和平解放一开始,进藏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和各族干部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宗教信仰得到了尊重,各教派的寺院得到了保护。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时,陈毅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给西藏各教派的寺院,赠送了毛主席亲笔题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锦旗,给僧俗供茶供斋,发放布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僧众的关心和对宗教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于正安 《求索》2010,(1):198-199,97
敦煌历书是敦煌出土社会经济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寺院、官衙、社邑三类,是研究我国唐代社会经济的宝贵资料。同时敦煌历书口语性强,方俗语词夹杂其中,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文章对茨柴、打养(样)、顿递(定)、革子、花等五个词进行了考释,希望对近代汉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藏族寺院经济的行为模式初探东噶仓·才让加藏族地区幅员辽阔,寺院分布点多面广,影响很大。因此,藏传佛教寺院在藏族地区一经复兴,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从属于藏传佛教寺院的经济活动,未能够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发展上仍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索穷 《人权》2006,(6):55-55
在西藏拉萨色拉寺的一座经堂前,78岁的老喇嘛西饶江参在舒服地晒太阳。他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人,26岁来到拉萨,在色拉寺生活了整整52年,像他这样的老喇嘛,在色拉寺还有很多。过去,西藏的寺院没有养老制度。西饶江参说那时候有的老喇嘛上厕所蹲着就起不来了,有的得了病身边没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