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报真实身份现象日趋增多。其原因:在身份查证和认定等方面存在问题、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等。在司法实践中,要尽量减少并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报身份不明情况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完善身份证管理制度,加快流动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人口信息数字化管理,并在全国联网。建立重点人口的指纹库或DNA信息库,健全法律法规.从而有效打击刑事犯罪,维护法律尊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中按“自报”处理的犯罪嫌疑人总量一直呈上升态势。自报身份刑事案件频发损害了司法的严肃性与公信力,同时,在犯罪嫌疑人主体身份上“当查未查”更有可能导致错诉漏诉.伤及无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案件实体因素和办案程序缺胳均有可能导致自报身份案件增多.但“真性”自报身份案件与“假性”自报身份案件存在本质区别。要减少“真性”自报身份案件,应以公诉引导侦查,督促公安强化侦查力度,并采用“多讯问、四比对”措施强化公诉审查力度;要消除“假性”自报身份案件,应对犯罪嫌疑人身份认定标准进行相应的修正,提高对于网调常住人口信息的认可度,对于有前科记录的犯罪嫌疑人可不做自报处理.同时运用网络传输电子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中按"自报"处理的犯罪嫌疑人总量一直呈上升态势。自报身份刑事案件频发损害了司法的严肃性与公信力,同时,在犯罪嫌疑人主体身份上"当查未查"更有可能导致错诉漏诉,伤及无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案件实体因素和办案程序缺陷均有可能导致自报身份案件增多,但"真性"自报身份案件与"假性"自报身份案件存在本质区别。要减少"真性"自报身份案件,应以公诉引导侦查,督促公安强化侦查力度,并采用"多讯问、四比对"措施强化公诉审查力度;要消除"假性"自报身份案件,应对犯罪嫌疑人身份认定标准进行相应的修正,提高对于网调常住人口信息的认可度,对于有前科记录的犯罪嫌疑人可不做自报处理,同时运用网络传输电子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中按“自报身份”处理的犯罪嫌疑人总量一直呈上升态势.自报身份刑事案件频发损害了司法的严肃性与公信力,同时,在犯罪嫌疑人主体身份上“当查未查”更有可能导致错诉漏诉,伤及无辜.通过实证分析,案件实体因素和办案程序缺陷均有可能导致自报身份案件增多,但“真性”自报身份案件与“假性”自报身份案件存在本质区别,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妥善解决,从源头上有效降低自报身份案件的总体数量.  相似文献   

5.
死刑复核权收回最高人民法院是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如何保障死刑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是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的重要课题。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保护的立法缺失无法真正实现其实质有效辩护。文章在诠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义涵及其法理基础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死刑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保障的现状和立法缺失,提出了改革死刑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保护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按照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脱逃时,诉讼便处于一种等待解决即中止的状态,而且这种等待极可能是永远的,即诉讼的终止。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有必要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应该构建我国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脱逃时的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7.
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怎么称呼?按照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称为犯罪嫌疑人,当案件诉至人民法院则称为被告人。而新的刑诉法出台前则叫法不一,有时称为被告人,有时称为人犯,这并非司法人员故意为之,而是来自法条的规定。从人犯到犯罪嫌疑人,称谓的变化及与之相应的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和措施的落实,反映的是对犯罪嫌疑人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合法权益的维护,反映的是从有罪推定走向无罪推定的司法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在法律上规定刑讯逼供的证据排除规则,是遏制刑讯逼供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此有关国际公约、国际文件和有关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法律均有明确的规定。借鉴吸收其合理因素,我国在刑讯逼供的证据价值问题上,采取如下直接或间接否定其证据价值的基本措施应是十分必要的:一、法律上应明确规定,凡以刑讯逼供的方式获取的供述,一律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以逼取的口供为线索获得的其他物证、书证等除特定情形外,也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二、适当参考国外“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诉讼原则,在刑事法律中不再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如实回答侦查人员提问”这一强制逼迫性极强的内容,当然也不规定那种对抗色彩极强的所谓“沉默权”制度。三、为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供述,法律中应明确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绝回答侦查人员合理提问的,在一定条件下司法机关可作出不利于他的推断。四、除危害特别严重的暴力型犯罪外,禁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夜间讯问,由夜间讯问获取的供述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五、除危害特别严重的暴力型犯罪外,应逐步确立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的第三者在场监督权,尤其是律师在场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作为国家权力代表的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拥有着相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于控辩双方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使得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在实践中受到较大的侵犯和践踏。因此,应尽快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以及缩短羁押期限和保证控辩双方力量均衡等相关诉讼制度,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在刑事诉讼中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取保候审制度的新发展及其适用探讨童争威,刘聪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主动申请或者受理案件的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受羁押的条件下,不逃避或妨碍侦查、...  相似文献   

11.
无主赃款赃物,赃物认领争议,以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立案后、案件审结前死亡的,其非法所得如何处理,是司法实践中对赃款赃物处理时的几个特殊问题。无主赃款赃物应该收归国有,上缴国库。对于赃物认领争议,要在确定真正所有权人的基础上将赃物返还给真正的所有权人。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立案后、案件审结前死亡的,其非法所得应予以追缴,但应完善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12.
刑讯逼供行为不仅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 ,而且严重损害司法机关的威信。刑讯逼供之所以屡禁不止 ,重要的原因就是 :法律的不完善致使一些司法工作人员对刑讯逼供罪的危害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相应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应进一步完善实体法和程序法 ,使司法工作人员增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保护意识 ,最终有效遏制刑讯逼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应当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此项制度的设计有效保障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与合法权益,但司法实践中也存在法定代理人干扰诉讼的违法现象。文章对法定代理人到场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立足实践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讯问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讯问获得的证据种类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以及通过该口供获得的物证、书证。2010年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求公安机关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既要重视口供又不搞刑讯逼供,不搞口供至上;既要探求实体公正更要重视程序公正;既要注重办案的效率更要重视对犯罪嫌疑人正当权益的保护。为此,文章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不规范讯问方法,探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视野下公安办案讯问的一些方法,旨在使公安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从"硬审讯法"转变到"软审讯法"。这种"软讯问法"包括讯问中的语言策略和非语言策略。同时,为了保障这种讯问方法的实施,应当设立一定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未决羁押采取行政化的审查方式加之缺乏其他的配套制度,导致司法实践中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完善我国未决羁押审查程序,应首先将羁押同拘留、逮捕分离,引入羁押听证程序,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服听证结果的上诉权、申诉权和定期申请审查权。  相似文献   

16.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设立了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有助于解决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情形下违法所得的追缴问题。作为新设程序,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实践中与该程序相关的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在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违法所得没收申请的具体要求,人民法院对违法所得特别没收案件的处理方式,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后的处理等问题,是对司法实践中依法追缴违法所得工作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护是宪政权利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刑讯逼供已经成为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顽疾。我们应针对刑讯逼供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探讨遏制刑讯逼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受到讯问后、被采取强制措施前,自动向有关单位或人员如实供述有关机关没有掌握的犯罪行为的案件,应本着设立自首制度的初衷,进行实质主义的理解,而不应当认定为坦白。  相似文献   

19.
超期羁押是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问题。超期羁押是有关机构超出法定的办案期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予以限制,这对于保障人权、司法公正都具有极大地危害。必须从制度上加以完善,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超期羁押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