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永才 《世纪桥》2009,(17):38-40
迟子建作品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起舞》和以前的作品相比,新奇之处又有不少:历史与现实、传说的相互叠加,城市民俗与小区民风的水乳交融,与平凡中见精神的深刻警策等。但掩卷思考,标题含义的含混。很能发人深思。全文主要从与半月楼有关的几个人物身上探究标题的多重含义,以此体现作者对美好人性与爱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怎堪重负》是著名漫画家朱根华针对人们关注的热点人口膨胀问题所作的构思新奇、手法夸张、寓意深刻的力作。作品最初发表在1989年4月3日的《人民日报》,今天读来,仍感到韵味无穷,发人深思。漫画的标题《怎堪重负》可谓点睛之笔。它形象地揭示了“人口列车”因超速行驶而造成的人口膨胀,给人类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巨大压力。关于以人口为题材的漫画不少、但这幅作品的立意和表现手法却独辟暖径,与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毫无雷同之处,给人以突发奇想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作品深得著名漫画…  相似文献   

3.
许步广 《求贤》2010,(4):41-43
采访著名画家宫春虎,原本想用《写意宫春虎》的标题。一来因为.画家宫春虎擅长写意马.深化了中国画画马的婉约画风;同时,宫先生给人的印象很温和,很简约,很随性。可以说,写意成为他作品的风格,同时也称得上是他性格特征乃至为人的写照。然而,真要用一个简单的词汇形容他.却又左右为难。他的一切,决非写意那么简单。他的作品以及他本人透过作品渗出的那种人文精神.是“写意”两个字无法表达的.  相似文献   

4.
著名作家陆天明的长篇新著《大雪无痕》畅销,不少报刊连载,好评不断。   “大雪无痕”是作者反复使用的一个意象,其含义当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相仿佛。我以为这是一个具有双关意义的意象:一方面象喻着不管多大多隐蔽的阴谋,都会被人民正义的眼睛识破,使之无所遁迹;另一方面,暗示了腐败分子非常狡猾,善于用伪装掩盖他们的丑恶嘴脸,把其罪恶行径隐匿于道貌岸然的形象之后。其含义的双关性,一定程度地增加了作品指向的复杂性。   该书线索紧凑,情节集中,人物性格鲜明,是十分典型的传统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主义要求“…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作品必须在制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精益求精,而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电视新闻制作手段的进步,电视理论的日益完善,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现了出来.电视新闻标题其制作和提炼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严重的抄袭现象;严重的歧义;准确性差;过渡夸张等.制作电视新闻标题,应考虑要突出新闻价值;贴合新闻内容;真实准确;要有新意;形象生动;拒绝电视新闻“标题党”.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何应钦在任湖南省代省长时,有一年清明节曾去岳麓山扫墓。当时据官方要求,各报必须及时配发新闻,指令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不料,翌日某报却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虽然字数、题意与原标题毫无二致,且更加通俗易懂,但“他妈的”3个字却又是一句国骂,因此,这一语双关的妙题令当事人啼笑皆非,而广大读者也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7.
张雨生 《唯实》2001,(7):69-70
用这句话做标题,实在长了些,但又没办法将它删短。去掉前半句,仿佛领导身先士卒,成了模范,成了表率,提倡向领导学习。去掉后半句,又仿佛领导不能信任,成了对立面,要与之对着干,挑拨领导与被领导亲密无间的关系。其实,这句话丝毫没有那些意思。既不是倡议向领导学习,也不是煽动与领导离心离德。只有这么着放到一块,才能把含义表达完整。意味如何,够人琢磨一阵。 有人说,这句话是他们村胡老头说的。他的小儿子在县里当办事员,胡老头这么着教训儿子。 有人说,这句话是他们厂胡师傅说的。胡师傅对厂领导有意见,这么着提醒徒弟…  相似文献   

8.
传统新闻学理论认为,标题是帮助受众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是引导受众理解和阅读新闻的纲要,是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求的手段,一句话,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广告牌”新闻已经进入“读题时代”正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标题的本质特性有了什么变化,而是指标题在实现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单篇新闻作品乃至报纸整张版面中的地位空前显著从“题为文眼”到“读题时代”,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至少由三个方  相似文献   

9.
花蝶起舞     
高琨 《共产党人》2008,(6):55-55
从繁花似锦的春天,寒雪冰霜的冬日,"送哥出山"打工又一年了。归心似箭的穆沙带着倦意和欢欣,借新春佳节返乡回家。多日思念亲人的赛麦,禁不住泪花从眼角流出,一抹情愫在心窝涌动。  相似文献   

10.
王鲁宁 《求实》2012,(Z1):107-109
一、戏仿作品的含义和特征戏仿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手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小说、绘画、诗歌、戏剧、音乐、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日益加速,不仅为戏仿作品的制作提供了更  相似文献   

11.
曹雯 《当代贵州》2023,(20):54-55
<正>每接完一部戏,都会重新回到寻常的生活中,去经历、去积累,去读书写字,然后重新向着下一个角色出发。演艺的快乐来自领悟角色的那一刻,体会演员这个职业所感受到的多样人生。在李宜娟的记忆里,故乡遵义是红绿交织的。遵义湘江河畔绿柳成荫,树影斑驳,这里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而与父亲一起散步走过的路,每每回想起,总觉得无限温情。于是,在离开故乡的日子里,李宜娟用笔画了许许多多关于遵义的小画。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看报看题,看书看皮”。人们看报总是先看标题,一条新闻能否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去看,新闻标题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凡那些在新闻史上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无不有一个与之匹配的新颖的标题。如《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这些标题概括了新闻的精髓,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过渡时期的含义,一是理想社会的含义。作为理想社会的含义,是一种学理意义上的含义,它基本上存在于马克思的思想实验室中而没有得到传播。这一含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概念在学理上有着某种相同或相通的之处。但是,马克思的含义是建立在科学的社会化概念和扬弃私有财产这一历史基础上的概念。理想社会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真正实现了人的最高历史本性,即社会化本性的社会。真正领会马克思的这一学理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概念,对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理解人类自由解放境界的深刻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条新闻能不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去看,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添辉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度四川省新闻奖评选会于4月24日在德阳市结束。七十多位评委从692件参评作品中,评定获奖作品439件,其中一等奖58个,二等奖124个,三等奖210个,余为标题奖、好版面奖。本刊参评作品12件,获奖8个,详情见后。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何以如此?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对于文章来说,标题犹如“文眼”,至关重要。因此,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文眼巧不巧、亮不亮,往往决定文章的命运。现在有的文章标题太平、太长,别人一看标题就不想读这篇文章。文章标题的弊病由来已久。时下文章特别是理论文章,标题主要存在三种弊病:一是平,二是长,三是公式化。有的标题竟长达十七八个字,二十多个字,又平又长,又呆又笨,毫无生气。且不管文章的内容如何,只就标题而言,就因其乏味而使读者扫兴,懒得一读。那…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政治思想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其所指含义,一种是其能指含义。“所指”是在其原初情境中具体特定的含义,而“能指”是其脱离原初情境后在后世的相似情境中能够开发出的含义,后一种含义保留了前一种含义的精神和灵魂,但并不完全相同,甚至会产生较大区别和分歧,是对前一种含义的超越和升华,这两种含义的互动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翻开报纸,猛然看到一则标题《魏巍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成遗作》。看着这则标题,我在震惊、落泪的同时,也不由回忆起2004年魏巍为我的书《狼牙山壮士宋学义》写序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9.
徐楠 《党建文汇》2007,(10):43-43
新中国诞生后,作为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对文面格式陆续作了重大改革。 1951年9月26日,中央办公厅通知全国,今后发电报、发文件必须加拟标题,以使文电开宗明义,举目即知该文电的主题。此是新中国任阿公文都有标题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计划的写法     
《军队党的生活》2010,(2):86-86
计划是完成某项任务之前,预先拟定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将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计划的结构和写法 计划的种类繁多,内容各异,形式不同,但结构都由标题、正文、落款组成。标题。一般写明单位名称、时间期限、内容。如“XX连201X年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