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我爱你这是儿女对母亲的情意不管隔离多少岁月不管远走千里万里  相似文献   

2.
补习孝心     
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我见到一幅这样的漫画:一个人高马大的儿子,将年迈的母亲踢出家门,还大骂母亲是老不死的。他父亲从老远的地方跑来要教训这个不孝子,谁知这位可怜的老母亲却挺身而出:“有我在,我看谁敢!”那个不孝子在母亲身后洋洋得意,他父亲呆若木鸡。表面上,这幅漫画有些夸张,可事实往往如此。父母在年轻时,为了儿女,花费着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乃至自己的青春。他们看到儿女消瘦的脸庞,会心疼得落泪;几日不见儿女,就牵肠挂肚,见了儿女,又嘘寒问暖,尽管儿女常显出不耐烦的神情;儿女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向他们倾拆,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帮助儿女…  相似文献   

3.
凡怡 《传承》2008,(21):51-51
20年前,母亲和邻居为琐事争吵,邻居仗着她儿女都是吃商品粮的,出言不逊:"你命不好,活该在农村受罪。我丈夫是商品粮户口,我的儿女也是。看看你,丈夫是个种田的,儿女皆是农民。我怀疑你的女儿都嫁不出去,要嫁也只能嫁个土包子,若能嫁商品粮的那就算有本领……"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19岁的我虽然不能出面和她争吵,但在心里定下了目标:你等着,我一定要嫁个吃商品粮的男人为母亲出口气。这成了我后来择偶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早在清明节前半个多月,妈妈和我通电话就是一个主题——回老家给姥爷、姥姥扫墓 父亲已近古稀,母亲也是花甲之年了,二位老人多病缠身,特别是母亲晕车晕得很厉害,出趟远门确实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因此妈妈很早就开始张罗这件事 先是小心试探儿女们是否有自告奋勇请假奉陪者,至少不要有人反对;接着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哪一位母亲不为儿女的成长操心劳神,哪一位母亲不惦记着儿女的祸福安危,哪一位母亲不巴望着做官的儿女为官清正、执政为民呢?“儿女为官母担忧”,这种担忧既是对儿女的一种期望,也是对儿女的一种警示。  相似文献   

6.
风筝     
王安忆 《今日广西》2014,(10):30-30
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相似文献   

7.
1996年12月10日,我79岁的母亲黄糯女在生命弥留之际,嘴里呼喊的竟是一位民警的名字——邱娥国。面对我们几个来自九江、景德镇、福州的亲生儿女,她却一个也认不出来。面对这种情景,我们这些作儿女的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一起跪在了母亲的床前,抱头痛哭:“娘呀,娘呀,并非儿女无情,实在是工作在外,没有尽到孝心,我们对不起你老人家呀……”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0,(4):34-36
她是一位乡村医生,她在维吾尔族乡亲的呵护中长大,她熟悉村里每家的情况,能用流利的维吾尔语与村民交流病情,村民们不仅把她当成医生,还当成了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大姐、阿姨、阿帕……她对乡亲的爱超过了对儿女、对家庭的爱。即使是两鬓斑白,这位年近60的母亲仍然没有离开她挚爱的乡亲回到儿女的身边,她就是夏忠惠。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几十年前从台湾到大陆来定居的妇道人家,老家在台北市北投附近乡村,今年七十七岁了。我四岁那年,父亲得了病,因为没钱医治,不久就离开了人间。母亲没法养活儿女,  相似文献   

10.
我的母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诞生,那是一个百业待兴、千疮百孔的时代。母亲曲折坎坷的60年风雨人生路,是共和国从建立初期的蹒跚起步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悄然崛起再到新纪元繁荣昌盛的一个缩影,是一道沧桑烙印见证了新中国60年风雨缥缈、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是一道婉约坚贞的风景铭刻在儿女永远温暖、感动的心坎里。  相似文献   

11.
《乡音》2006,(7)
母亲走了,走得那样匆忙,任凭儿女们再撕心裂肺地呼唤,再痛彻心扉地哭喊,也没有回应地离去了。 "做好人难,更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母亲做到了,是用她对乡亲、对同事、对他人的满腔赤诚、宽厚胸襟写就了好人的一生。三年困难时期,母亲任村里(肃宁县玉皇庙村)的大队长,眼见乡亲们辛辛苦苦种一年庄稼,吃不饱饭,母亲第一个建议解散大食堂,实行生产队管理土地,乡邻互助度灾荒。母  相似文献   

12.
30年来,身为教师的丈夫悉心照料着患有严重精神病的妻子,含辛茹苦地抚养着3个孩子。30年后,孩子大了,父亲老了,母亲病情依旧。不愿看到父亲在这种死亡的婚姻中继续挣扎的儿女们,经过痛苦抉择,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代替母亲离婚,为父亲重组家庭。  相似文献   

13.
余清楚 《今日浙江》2015,(10):62-62
小时候,常听母亲念叨一句话,生的儿女不如我,要的东西干什么,生的儿女强过我,要的东西干什么。开始我以为这话是母亲自己说的、后来到福州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墙壁上赫然写着他的教子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把话说得很明白:子孙要是贤德而聪慧,把钱留给他反而堕其斗志;要是愚蠢而懒惰,留的钱越多.越是麻烦过错。  相似文献   

14.
■ 掩卷沉思古今中外,在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中,被颂扬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母爱这一恒久弥新的主题了。在世人心中,母爱,是天底下最纯洁、最无私、最伟大的一种情感。母亲不仅是哺育生命的载体,更是儿女们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位启蒙老师。有人说:再歹毒、自私的女人,对自己儿女的爱与付出都是最真挚最深切的。“虎毒不食子”,不仅是人类,就连最凶猛的动物也懂得疼惜自己的孩子。然而,近日发生在四川省江油市的一起母亲与儿子联手谋杀案,可说是人间罕见。本案主人公张思秀因迁怒于情夫对自己的“不忠”,竟然挑唆、蛊惑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亲生儿…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有多少个母亲,就有多少个爱的化身;世界上有多少个母亲,就有多少个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今天,我含着热泪拿起颤抖的笔,蘸着鲜血和泪水,记下我对母亲那锥心刺骨、刻骨铭心的愧疚,记下母亲对子女那泣血滴泪、感天动地的深情,以此来感动人世间所有会哭的有情儿女。  相似文献   

16.
令我一往情深的:是期盼,期盼97香港回归祖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免不了奔波在香港地,铜锣湾、弥敦道、九龙城……这儿本是祖国的一部分,同是母亲的儿女,儿女总要回到母亲的怀抱。天翻地覆,斗转星移,我期盼着:香港回归祖回。流芳百世的“一国两制”,深入人心的《基本法》……令人扬眉吐气。我高歌崭新世纪,我期盼──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地!这首《期盼回归》,感情充沛、真挚。诗作者是香港旅都企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广酉香港合资企业南宁桂荣食品厂港方董事戴保清先生。他在广西工商界、教育界、侨界、新闻文化界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7.
她是一位乡村医生,她在维吾尔族乡亲的呵护中长大,她熟悉村里每家的情况,能用流利的维吾尔语与村民交流病情,村民们不仅把她当成医生,还当成了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大姐、阿姨、阿帕……她对乡亲的爱超过了对儿女、对家庭的爱。即使是两鬓斑白,这位年近60的母亲仍然没有离开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香包     
毕仕举 《人民公安》2011,(10):52-53
精美的香包,是一个母亲对儿子永远的思念和牵挂,是一个英雄母亲对边防儿女最真挚的关爱。  相似文献   

19.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母亲灌输这样的观念:一个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她常常把自己作为反面教材:她是一个很能干的女人,可我的父亲却生性怯懦,母亲一辈子疲于奔命,身累心也累。母亲希望我找一个既能干又有钱的老公,免得像她一样吃苦。读高中的时候,我同班的女同学都先后跟心仪的男生谈起了恋爱,可我一概拒绝,决不动心。我想要的是眼前就能够给我安逸、富足生活的男友。因此,在女生们不解和男生们不满的目光中,我还是固执地选择了等待。高中毕业以后,我只身一人来到深圳打工,在四处碰壁后,我冷静思考了一下,选择了一家保安公司,做了一名普通…  相似文献   

20.
相知杨奇清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罗山县。罗山是河南省建立革命政权最早的县之一,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出发地。在1921年就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罗山青年学社”,1925年建立了党的组织,1926年成立了中共罗山特别支部。在大革命时期,党领导罗山人民举行了多次武装暴动,组建了2000多人的革命武装。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党的组织、政权机构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从未间断,三万多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罗山的儿女,我为这块英雄的土地感到骄傲。投身革命洪流1921年12月28日,找出生在罗山县城一个贫穷的市民家庭。我的父亲是县中学的教员,母亲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