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罗显成 《湖湘论坛》2001,14(6):46-47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具有刑事侦查权,在行政管理中具有行政管理权。公安机关行使这些权力时分别表现为刑事侦查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这两种行为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混同。如果人民法院把名称相同而实质上的具体行政行为当成刑事侦查行为,则导致行政诉讼的不能,不但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司法审查,而且,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将失去司法救济。如果人民法院把实质上的刑事侦查行为认定为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诉讼,则势必妨碍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权,甚至放纵犯罪。因此,准确区分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行为和具…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存在权力失控,引发了大量恶性刑讯逼供等违法犯罪行为。立法上的缺陷是导致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缺乏有效监督的直接因素。重新考察认识公安机关的法律地位及其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可否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前提条件。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与公安机关行政治安行为具有共同属性,具备了司法审查的基本条件。将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是对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公安行政不作为是指公安机关负有积极的法定作为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法定职责的一种行政违法行为。对其构成要件要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负有特定作为义务、具有作为可能性和程序上不为三个方面去把握。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认定公安行政不作为时,应当区分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与“刑事侦查行为”,“不作为”和“不能作为”,“工作时间内”和“工作时间外”,要认识到公安行政不作为的构成并非以相对人的申请为要件。  相似文献   

4.
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法规对公安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手段和内容,未作详细具体、明确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实施公安具体行政行为时,可以根据立法目的,按照自己的判断,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作出一定的公安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与羁束的公安具体行政行为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羁束的公安具体行政行为权则是指法律、法规对公安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手段和内容等均作了详细具体、明确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实施公安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严格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处理有关事务的权力。可见,根据上述两个概…  相似文献   

5.
看到《人民公安》第一期刊登的法案评析文章《这笔钱是否应该返还公安局》一文,笔者认为该县法院判决公安局行政行为违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本案中,该县公安局实施了两个行为,一个是刑事侦查行为,一个是民事代理行为,而未实施行政行为(即行政管理行为)。(一)在本案中,该局的刑事立案、刑事拘留、刑事调查和取保候审是刑事侦查行为,不是行政行为。该县公安局将李金长及其妻郑水长的房屋被毁一案立为刑事案件,并将犯罪嫌疑人李某科等三人刑事拘留,后又对此三人实施取保候审。这些都表明,该县公安局在本案中已行使了刑事侦查权…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选择理论下,政府行为取决于公民的意愿和选择。或者说,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要不断地满足公民的权利吁求的。公众对公安机关直接强制行政行为的反感,促使公安机关转变执法观念,摆正位置,开发和运用多种具有行政指导、行政契约等非强制性的行政方式和服务措施,既达到了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推行治安管理的目的,又为群众所接受。这是公安行政执法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国家赔偿法规定,构成国家赔偿的要件之一是职权行为违法。在处理公安赔偿案件时,必须正确区分公安职权行为和非公安职权行为。界定公安职权行为的基本要件是:公安职权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人员;公安机关和公安人员行使的是公安职权行为而不乏非职权行为。界定职权行为时应注意区分公安职权行为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行为;职务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无直接因果关系,不能构成国家赔偿的职权要件,公安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在公安赔偿中,除了确认属于行使公安职权违法侵权外,还应区分是行政职权侵权还是司法职权侵权,以利于正确实施国家赔偿法。区分赔偿案件性质的原则有:依据职权行为确定赔偿案件性质的原则;在规避法律行为侵权案件中,依据所规避问题的性质,确认赔偿案件性质;自由选择原则。另外,在联合执法中赔偿义务机关应是联合执法检查中的具体职权单位。  相似文献   

8.
法律问题之一:是刑事侦查行为还是行政行为垦区公安局认为:“赵晓东、丁良等犯罪嫌疑人诈骗浩良河化肥厂400万元购油款一案属刑事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移送起诉,程序合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第1条第2项明确规定:‘公安、国家安全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的行政受案范围。”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  相似文献   

9.
正确把握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与刑事执法行为的法律属性,对正确执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理解和把握   笔者认为,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公安机关在进行社会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行使职权,以公安机关的单方意志,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所做的影响相对人的法律地位,产生公安行政法律后果的行为。   对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从其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公安行政处罚类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警告、罚款、治安拘留、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暂扣…  相似文献   

10.
处理交通事故是公安机关运用公安行政管理职权进行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活动,也是公安机关的一项具体行政行为。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公安机关针  相似文献   

11.
"好意施惠"行为及相关的责任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意施惠行为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但是它的法律性质却不明确,相关的责任承担往往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认为,好意施惠行为不是法律行为,它应该属于事实行为中的无因管理行为,在特殊情况下,它还可能转化为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2.
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四大特征。在治安管理处罚实践中,要做到行政行为的严肃性,就必须确保执法过程的法定程序完备,不能将自由裁量权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不可朝令夕改,确保处罚决定对违法行为产生拘束力。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其不但拥有行政执法的职能,同时还具有刑事执法的职能。另外,公安机关是一个独立的机关法人,因而还具有民事法律行为。实践中这几种不同的法律行为有时互相交织在一起,使得行为的性质难以认定。由于不同的法律行为引起的侵权行为需要通过不同的法律途径予以解决,所以就必须对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法律行为理论是法理学基本范畴之一,随着行为法学传入中国,我国学者亦重视对法律行为理论的研究。为了避免重复性研究,笔者不揣法陋,对法理学意义上的法律行为理论从研究意义、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的结构、分类、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5.
陈建新 《桂海论丛》2002,18(3):43-45
公共行政行为的实施者是政府组织 ,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最高代表者不应具有自利动因。而事实上政府组织因其具有“经济人”特征 ,同样拥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这种特殊利益往往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突出 ,并由此而产生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动因。必须通过控制政府组织的自利动因 ,来规范公共行政行为 ,以达到保证公共行政行为在规范化轨道上健康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所确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目的,与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为了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安行政行为必须接受人民法院的监督。熟悉和掌握行政诉讼规则对于我们依法办案、文明办案,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非常必要。本人认为,公安机关在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后,应从程序上充分行使诉讼权,从实体上准确把握规定,做透庭审过程细节三方面做好功课,为诉讼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存在着主观说、客观说与折衷说的对立。这种对立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形式的客观说与实质的客观说的分歧。我国通说并非折衷说而是形式的客观说。形式的客观说并不存在实质的客观说论者所批评的过早或过迟认定实行着手的缺陷,是一种值得继续坚持的合理学说。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4条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定位,给我国民事理论和实务带来混乱.基于对法律行为的内涵的正确认识,合法性不应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必备要件,而只是评价已经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的考量要素.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现实不相适应的情况,提出了对该法在适用、实体内容、处罚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疏漏及修改、补充的建议,使该法更加完善,更好地适应办理治安案件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如果行为人在遭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救护一个较大利益而采取损害另一个较小利益的行为是紧急避险。文章从民法角度论述了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通过案例分析了紧急避险行为所致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