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风窗》2016,(9)
正虽然改革已经在市场主体准入"清路障、设路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企业户口制度中的障碍与限制还较多。在中国,能够与户口制度搭上边、挂得上号的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在社会领域内的人口户籍制度,顺序是先出生,后入籍报户口;另一类是经济领域内的企业户口制度,特征是出生即入户,入户即"出生"。在社会领域,家庭是社会稳定的细  相似文献   

2.
覃爱玲 《南风窗》2013,(4):32-34
前些年,直接与户口挂钩的利益越来越少。直到最近几年,开始大规模房产限购后,人们对户口的关注重新热切起来。深受高房价之苦的公众,终于在对"房姐"、"房妹"和"房媳"的舆论讨伐中蓦然发现,中国的户籍管理已经积累了大量问题。"我自己就有3个户口,我孩子还是北京市户口。"听到记者问及当地多户口的情况,河南某地一位地方官员刘豫现身说法。因为有过交往并且信任,该官员向记者坦陈,当地多户口现象相当普遍,附近一带有不少以户籍警或派出所所长为中心的户籍买卖链条。  相似文献   

3.
王大鹏 《南风窗》2008,(16):36-37
所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中心工作"模式,就是指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作为有限的政府,在处理事关全社会的中心工作时,并非包揽一切,而是有选择地从事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正的工作,对于可以由社会和第三部门以及公民个人从事的工作,则放手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石勇 《南风窗》2013,(1):41-42
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在恶化,一方面可以说是作为根源、逻辑原点的体制带来的,但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的各个子系统、结构之间不匹配,甚至存在结构性冲突一直得不到消除带来的。2013年,中国社会已嗅到了"改变"的气息。但17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所描述的那种"自然状态",在某种意义上,似乎仍然站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诡异地招手。关于要"改变"的东西,可以列出一个清单,人们都耳熟能详:腐败、滥权、阶层固化、贫富悬殊、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社会冲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经济结构畸形……这一清单还可以列下去。这显然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在恶化。它们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病毒已经传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扩散。也许,既要考虑"杀毒",也要考虑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丰都县公路养护路管理段的223名移民遵照上级的安排搬迁,但除了户口簿上多了个“已安置”的章之外,他们每人只领到了254元“搬迁费”,而没有享受到移民建房优惠政策。上级解释说原因是他们的户口与居住地和工作地不在一起,不符合政策规定。而他们的户口之所以这样,又与他们的工作性质有关,是“历史形成的问题”。且不论这其中是否有“猫腻”,也不必强调他们都曾是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工作的工人, 既然他们是丰都的居民(有户口为证),曾经有自己的合法住处,如今应国家要求而搬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地出现新情况,遇到新问题。尤其是对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吃惯了"大锅饭"的国有企业来说,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次机遇,关键是能不能正确地调整自  相似文献   

7.
读者     
《南风窗》2010,(9):10-10
<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直逼政治体制改革石勇(资深媒体人)据说作为一种政治承诺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发改委仍在"制订"当中。但即使它可以在年内出台,能否把"社会结构基本"调节得符合正义,也是一个问号。这些年,社会的贫富悬殊已经达到了多数人要求重新洗牌的境地,但进行收入分配改革,提  相似文献   

8.
《工会博览》2013,(20):24-24
为加大征兵优抚力度,今年非京籍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如从本市入伍,退役后可落户北京;服役两年本科生总经济补助不低于13.4万元。在北京高校的非京籍本科应届毕业生如从北京地区的高校入伍,退役后被本市用人单位接收,则可以获得北京市户口。据介绍,这里所指的用人单位既包括国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私营企业,只要是在北京注册的单位即可。即使这些单位没有户口指标,通过该政策,该退伍战士也可以获得北京户口。  相似文献   

9.
赵义 《南风窗》2013,(1):38-40
"以人为本"的前提就是尊重"千差万别"。对"千差万别"能够快速"一刀切",被普遍认为是所谓的体制优势。但在"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所谓体制优势的边际收益也迅速递减。政治做不到"以人为本"的最可怕的地方,也许并不在于权力的专横,而是权利残缺的人们抛弃责任的"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0.
《工会博览》2013,(15):35-37
去年,北京市总工会不断拓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狠抓落实,有力推进了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有效维护了职工队伍的稳定.系统梳理职能任务 大力创新工作模式 去年,市总工会对所承担的综治维稳各项任务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创新工作方式、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建立了"3·1·1"工作模式,即三个机制、一支队伍和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1.
骆念荣 《法制博览》2013,(1):127+125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是新的形势下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但创新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并完善体制和法制的建设,尤其是社会自治管理过程中体制和法制的建设,已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钟岷源 《南风窗》2007,(19):40-41
谢军是福建厦门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多次赴台考察体育。他和他的同事在过去数年间陆续承担了多个以台湾体育体制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对于两岸体育的比较研究,国内还少有人涉及。在谢军看来,与大陆的"举国体制"相比,台湾地区体育的管理体制属于混合型管理,此种体制的优点是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亦可鼓励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缺点是权责不容易划分清楚,并由此产生管理混乱,最终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是中央提出的要求,也是需要社会各方面依据职责共同探索、实践和研究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不仅是教育保护青少年的需要,而且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一个实践。  相似文献   

14.
叶竹盛 《南风窗》2012,(22):46-47,50
政府让社会的发育逐渐成熟,随着成熟的程度来决定放权的程度。这个方向是对的,这可能是中国未来二三十年的重中之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是主张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代表学者。最近他在《超越激进主义》一书中特别强调了务实改革与中道理性的作用,他认为,当前中国的"强国家—弱社会"官僚威权体制已经造成了诸多困境。强势国家虽然在转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如果不发展"强社会",面对正在抬头的左的与右的激进主义思潮,中国可能陷入动荡的民粹主义陷阱。萧功秦还认为,  相似文献   

15.
王太元 《南风窗》2013,(4):36-37
全国与人相关的管理部门有五六个,如果能横向联网,户证部门做一个多的户口出去,其他地方很容易就显示出问题来。一个地方出问题难暴露些,但要同时在五六个部门掩盖问题,就很容易暴露。形势比人强。之前20年里,不论专职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如何奔走呼号,公众、社会、学界乃至领导,总共没几个人关注狭义户籍工作;但是,"房妹"、"房叔"、"房姐"不断涌现,"多户口"乱象瞬间凸显,记者整天访,领导连夜问,连暂住北京卖小菜的四川老乡也问几句,今日中国,似乎谁想不关注户籍登记管理都不行了一样。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20)
正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张耀隆抛下一句话,"中介两张嘴,做人又做鬼"。在日益板结的社会里,深圳依旧可以不断"创造神话"—且,神话每天都在上演。房子,毫无疑问就是一个非常快速"造神"的平台。以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小区为例,这里的房价在2014年是每平方米4万元至5万元,但2016年9月初,这里的房价飙到每平方米8万元至10万元。"足足翻倍!原来300万元的房子变成600万元。原来500万  相似文献   

17.
据8月6日中工网报道,7月29日,烈日烘烤,西安笼罩在39.9℃的高温中.在西安打工的农民工田保善,在露天下的建设工地绑钢筋4个多小时,因中暑不治身亡.家属与劳务公司展开艰难的谈判,但劳务公司坚持认为:死亡不在工地,不在工作时间,也没有劳动合同,因此不能按工亡、职业病论,但从同情的角度,可以一次性给两万元.度过了5个悲伤、疲惫的日夜后,在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家属最终不得不选择"私了".  相似文献   

18.
孙君志刚,这个性情刚强、好讲道理的年轻人,和我同样生活在有着众多“外来人口”的广州。如果机缘巧合的话,我们甚至还可能在某个草坪上的聊天聚会中相识,而聚会中甚至还有可能聊到“收容”这个话题。 但我和孙君志刚又是有所不同的,我有大学里的正式教职,有正式户口和在天河区公安分局办理的广州市身份证。而孙君志刚在这个城市里,只有一份不太稳定的工作和一张暂住证。他本是一位专业人士,但因为没有正式户口,他就注定要面临种种风险和不公。  相似文献   

19.
石勇 《南风窗》2013,(20):42-44
今天的中国政治、社会结构,可以给年轻人受挫的世俗化理想,以及更年长一些的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想象以一个什么样的出口呢?一个人要彻底弄死他的自我的话,是绝对不可能的—理想也是如此。但在今天,说到"理想",已然是一种社会隐痛了。这正暗示了某种秘密:"理想"在今天的命运,大概就是无数年轻人—无论他是大学生、白领、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公务员—以及这个社会的命运,反之亦然。被压抑到内心深处的"理想",它所指向的现实,还有未来,似乎隐含着某种玄机。  相似文献   

20.
田磊 《南风窗》2011,(7):92-96
文化建设就是从一种应急性的体制,到一种常态的体制;从造反思维、革命思维到执政思维,从战场思维到日常思维,从纯粹的政治思维,到一种广阔的文明思维,甚至也可以说是从以圣人之心为心,到"以百姓之心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