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最有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一生富于传奇色彩,早期追求个性人生,最终成为一个革命作家。丁玲的代表作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后者于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1933年5月22日,有一位外国友人访问鲁迅,问道:“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您认为谁是无产阶级代表作家?”鲁迅回答说:“丁玲女士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能够得到鲁迅先生如此赞誉的中国女作家,在当时只有丁玲。而丁玲的情感世界,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一生中经历了四段情感和婚姻,记录了这位女作家的欢欣与愁苦、幸福与磨难。  相似文献   

2.
丁玲于1928年以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而在国内文坛上崭露头角。1936年冬来到陕北,成为她革命生活和文学创作的新开端。从此,她在毛泽东主席的关心、教导下,更加热情地投身于根据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其革命现实主义创作也由此进入到新阶段,并以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奠定了她作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和当代著...  相似文献   

3.
王琨 《学习月刊》2012,(20):82-83
一丁玲在早年所塑造的莎菲形象生活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都市,其所承载的恰是"五四"退潮后个体无所归依的时代困境。时代也没有给作家丁玲本人提供超越人物困境与苦闷的路径,因为作者本人也是当局者迷一样地需要开解,因为与莎菲年纪相仿的丁玲彼时也正在迷茫于自己的生活。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  相似文献   

4.
湘女多情,湘女坚贞,湘女多才,湘女也具有湖南男人的一股“蛮劲”。丁玲便是这样一位湘女。她是个“奇才”,《莎菲女士的日记》一发表,便把人们“震惊”。她一出台便不是背棍打旗喊“啊呵”,而是“挂头牌”的角色。她又是一个“奇人”,富有传奇色彩。她是“文小姐”,又穿过红军的军装,做过“武将军”。“奇人”自然有“奇遇”。她被国民党“绑架”、“软禁”过;她本来是个无限忠贞的共产党员,却又被人误解过,命途多舛,被剥夺写作权利20多个春秋。然而,当她获得“解放”,重返文坛之时,她丢开心灵的创痛,豁达大度,既无怨尤,又无悲伤,一如既往地将她的才情、智慧、灵感化为一行行的字,写出一本本的书,奉献给她的祖国,她的人民。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  相似文献   

5.
夏航 《党史文汇》2008,(8):4-13
24岁:“莎菲女士”破茧而出 丁玲的父亲是清末秀才,曾留学日本,因体弱多病,32岁时早逝。母亲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在母亲的教育下,丁玲自幼萌发反封建的思想意识。在桃源第二女校、长沙周南女校、岳云中学读书时,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周南女校国文教员、新民学会会员陈启民给学生讲都德的《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6.
李军红 《理论学刊》2006,(7):122-123
丁玲的创作是真正以女性视角基于女性立场的女性言说,其《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和《三八节有感》,对于在男权中心社会里的女性生活的两个重要领域———爱情和生存做出了根本性问寻,并在理性的反思中流溢出对女性人生的深刻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捕捉其中的女性文化信息及显现的社会学价值,对审视当代女性自身及女性写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名著名的青年女作家,同时更是一位有着强烈革命要求的左毅作家。她的创作不但得到了鲁迅、茅盾、柳亚子、聂绀弩、丁玲、戴望  相似文献   

8.
贺伟 《党史纵横》2006,(11):38-41
1982年夏季,著名作家丁玲来庐山疗养、写作。在20多天的时间里,我与她有较多的接触,为她解决生活、写作方面的一些问题,有时陪她出去游览。20多年过去了,与丁玲接触的很多事情不但没有被时间的流水所冲淡,反而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随着阅历和对生活理解的加深,我对这些往事时常有新的感触和体会。舍生取义无怨悔7月28日上午,我陪丁玲去“黄龙寺”景区游览。走下芦林大桥,我们进入了一片柏树的世界。青石小路的两旁,全是笔直挺拔的柏树,翠绿的树冠象是撑开的巨伞,层层叠叠地交融在一起,从绿冠中挤下来的点点阳光,象珍珠一般滚动在青石板上…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丁玲的交往,影响了丁玲的后半生。第一次见到毛泽东1904年10月12日,丁玲出生在湖南省临澧县胡子冲。原名蒋伟,字冰之,丁玲这个名字是她从事文学创作后用的笔名。1918年夏,14岁的丁玲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桃源省立女子第二师范学校。在她一年级学期结束时,爆发了“五四”运动。丁玲积极投身这场革命,主动担任了贫民夜校的小老师,热情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道理,由于她年龄小,学生们都风趣地叫她“崽崽先生”。1922年,丁玲到上海入陈独秀、李达创办的平民女校读书;1923年,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12月发表处女作…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赠给丁玲一首词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公共租界虹口昆山路7号4楼,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真话报》总编辑潘梓年。丁玲被押到南京两年多后,看管逐渐松弛,她决定到北平找党的关系。在北平,她请曹靖华写信告诉在上海的冯雪峰。冯雪峰让到南京的地下党员张天翼与丁玲联系。张天翼派他的侄女张若嘉送丁玲去上海,交给胡风安排住下。冯雪峰得知丁玲坚决要去陕北中共中央所在地,便与潘汉年商量,派聂  相似文献   

11.
1936年,丁玲被党组织从南京国民党监狱中营救出来后,辗转到了当时党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中宣部特地在一所窑洞里开会欢迎她。会后,丁玲表示愿当一名女红军,毛泽东对此极为赞赏。不久,丁  相似文献   

12.
丁玲是延安时期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传奇人物,她大起大落的人生,半个世纪以来始终为人们所怀念。她以她的磨难、委屈,成为了一个坚强的人;她以她的作品书写的人生,成为了中国文坛上的一颗举世瞩目的巨星。  相似文献   

13.
1982年夏季,著名作家丁玲来庐山疗养、写作。在20多天的时间里,我与她有较多的接触,为她解决生活、写作方面的一些问题,有时陪她出去游览。20多年过去了,与丁玲接触的很多事情不但没有被时间的流逝所淡化,反而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随着阅历和对生活理解的加深,对这些往事时常有新的感触和体会。这里先记述几个片断。舍生取义无怨悔7月28日上午,我陪丁玲去“黄龙寺”景区游览。走下芦林大桥,我们进入了一片柏树的世界。青石小路的两旁,全是笔直挺拔的柏树,翠绿的树冠象是撑开的巨伞,层层叠叠地交融在一起,从绿冠中挤下来的点点阳光,象珍珠…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学巨匠、斯大林文学奖的唯一获得者丁玲,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她的丈夫陈明却把她生前用过的一根方竹拐杖,作为稀世的宝贝珍藏着。 提起这根方竹拐杖,又唤起我们对丁玲的怀念。 1982年10月23日,阔别家乡60余载的丁玲,在湖南省文联主席也是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友康濯、省文联执行主席任光椿的陪同下,来到桃花源参观。  相似文献   

15.
贺伟 《党史文苑》2006,(4):34-37
1982年夏季,著名作家丁玲来庐山疗养、写作.在20多天的时间里,我与她有较多的接触,为她解决生活、写作方面的一些问题,有时陪她出去游览.  相似文献   

16.
1931年初,丁玲的知己和爱人胡也频被国民政府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枪杀。为了调整心情,丁玲在沈从文的陪同下返回家乡常德小住。胡也频的牺牲,丁玲一直瞒着她的母亲。但她又不时  相似文献   

17.
赵曾  王磊 《党史文汇》2012,(7):44-47
享誉文坛的著名女作家丁玲辞世已26年了,她一生经历坎坷,风风雨雨,富于传奇色彩丁玲生前撰写的回忆录中对她早年被国民党当局囚禁和软禁在南京三年的生活做过披露.但由于种种原因,她只是对被囚禁生活做了梗概的叙述,略去了若干细节.近期,年过九旬的老作家陈明出版了《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同忆录》,以亲历者的身份系统同忆了两人相伴走过的历程.然而书中仍未提到丁玲当年与傅焕光的交往.也许丁玲不愿提及那一段往事是因为她在一波波酷烈的充满极左色彩的政治运动中吃过的苦头太多了.  相似文献   

18.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著名的青年女作家,同时更是一位有着强烈革命要求的左翼作家。她的创作,不但得到了鲁迅、茅盾、柳亚子、聂绀弩、丁玲、戴望舒等文坛巨匠的首肯和高度评价,使她成为独树一帜的作家而蜚声文坛,更重要的是她为我们民族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并日益得到国内甚至国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著名女作家丁玲艰辛曲折的一生中,宋庆龄曾三次资助她。1936年9月,丁玲在中共的营救下从南京国民党特务魔掌中逃出,准备去陕北,当时身无分文,处境十分艰难。宋庆龄得悉后,通过冯雪峰送去350块大洋作路费,使丁玲得以顺利到达陕北。后来,丁玲在《魍魉世界——南京囚居回忆》中写道:‘面对这350元,我心里感到灼热、温暖,孙夫人赠我的350元,所代表的对我政治  相似文献   

20.
丁玲是我国现、当代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一生,创造了辉煌的文学成就,经历了政治上的坎坷与风雨。同时,她的感情生活也充满了浪漫、曲折和忠贞。丁玲一生中曾经历了三次婚恋,第一次以爱人的牺牲而告终,第二次则以爱人的背叛而结束,只有第三次,丁玲才与她的夫君携手并进,度过人生漫漫的旅程,美好的爱情也在政治风浪中经受了考验,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